李姓,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至商纣王时,世袭为理官的理徵因直谏触怒纣王被杀,其子利贞随母亲契和氏逃难,后到豫东鹿邑定居。因沿途食李子(木本植物的果实)得以生存,为了报答“木子”保命之恩和躲避纣王的追捕,自利贞开始改理为李,从此中国有了李姓。河南鹿邑县作为老子的故乡,也被视为李姓的发源地。
湖北李氏的繁衍与发展湖北,位于长江中游,自然风光旖旎,更因其悠久的历史,成为了众多姓氏的发源地、迁徙地与繁衍地。李姓在湖北的繁衍与秦汉时期的人口迁移密切相关。随着楚国的强盛,李姓逐渐在湖北地区扎根。特别是在唐朝,李姓作为国姓,各地都有李姓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大幅度膨胀。宋元之后,李姓更是大量南迁,湖北李姓因此成为当地的第一大姓氏。
湖北李氏的分布如今,李姓在湖北省的分布极为广泛,主要集中在武汉、襄阳、荆州、黄冈、宜昌、荆门、随州和恩施等地。其中,武汉、荆州和宜昌的李姓更是占当地人口的第一位。据统计,湖北省的李姓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5%,大约有400万人左右,是全国李姓大省之一。
湖北李氏的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长河中,湖北李氏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医学大师李时珍,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人,历经27个寒暑,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被后世尊为“药圣”。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李先念,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这些杰出人物不仅为湖北李氏增添了光彩,更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溪石(1902~1931):湖北阳新县人,又名程俊。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阳新地区从事农民武装组织工作,任中共阳新县委委员。他参加了鄂东南农民武装起义,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二次反“围剿”作战中,李溪石英勇无畏,但不幸在1931年因“肃反”扩大化被害,年仅29岁。李天德(1916~1996):湖北省红安县人,原名叶宗德。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李天德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公安军总务处处长、后勤部副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李正清(1916~1997):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曾用名李正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多个职务,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第25军73师政委、军委机要干部学校政委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李四光(1889~1971):湖北黄冈人,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他在地质科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9年,李四光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李公达(1905~1971):原名李德芳,又名李达,湖北省罗田县人。他是著名的冶金学家,毕业于南开大学化学系,后赴美留学获得冶金工程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历任北洋大学教授、矿冶系主任等职务,为中国的冶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抗日战争期间,他积极参与了钢铁厂的筹建和规划设计工作,为国家的抗战胜利提供了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