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让中方取消反制措施?欧盟对华关税刚落地,法国就宣布派人访华

小白嘚吧嘚吧 2024-11-01 09:26:01

"打人喊疼"这个成语用在当下的欧盟身上再合适不过。10月29日,欧盟不顾中方多次争取和谈判,强行落地对华电动车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谁料这边制裁刚出炉,那边法国就按捺不住给中国打来电话,想谈一谈白兰地的事。

这场闹剧要从今年7月说起。彼时欧盟放出风声,要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新能源产业下手。有意思的是,在草案出台前,欧盟根本没跟中国好好沟通过。更讽刺的是,欧盟内部人员还向美媒透露,他们自己的调查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非但不会冲击欧盟市场,反而能刺激欧洲车企技术创新。

但这些客观事实似乎打动不了欧盟决策层。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的表现堪称"双标教科书":一边高喊要捍卫欧盟贸易自由,一边却要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市场。

10月4日,欧盟不顾中方据理力争,执意推动成员国投票。中国的反应可谓干脆利落:10月8日立即宣布对欧盟白兰地征收最高40%的保证金,同时开启对乳制品、肉制品、化工制品的反倾销调查。这一招直接打在了法国的痛处上,毕竟法国是欧洲最大的对华白兰地出口国。

德国作为欧洲汽车工业的龙头老大,从始至终都反对这次贸易制裁。德国汽车协会直言不讳:欧盟这是在拿欧洲车企的未来赌博,不仅会对欧洲经济造成巨大负面影响,还会严重波及整个行业。

据德媒披露,欧盟此次对华出手主要有两个考虑:一是为波兰、匈牙利、拉脱维亚等新建汽车生产基地开辟生存空间。欧盟打算用高关税把中国车企"请"出欧洲市场,然后以市场准入权换取技术。

二是近年来欧洲经济持续下滑,内部保守势力抬头,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即便欧盟高层多次提醒,但在经济衰退大环境下,这股"保护主义"浪潮似乎已难以阻挡。

最有意思的是法国的表现。本月8日投票时,法国明明投了赞成票支持制裁中国。结果制裁一出台,法国贸易部长索菲就急着给中国打电话,表示要来华访问商讨白兰地问题。马克龙政府还说中国是在"纯粹的政治立场",这话说得着实令人啼笑皆非。

要知道法国一直是中国在欧盟的重要伙伴,双方关系向来不错。但这次法国先是支持制裁中国,转头又想来华"求和",这种两面派作风着实让人看不懂。如果法国真想解决白兰地问题,总得拿出点诚意来,否则这趟访华之旅恐怕要无功而返。

深入观察欧盟此次动作的背后逻辑,不难发现这场贸易保护主义闹剧充满了荒谬性。欧盟内部评估都显示中国电动车有利于欧洲市场,却偏要搞所谓"反补贴税";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国都表示反对,欧盟依然我行我素;法国更是上演了支持制裁后又急着来华谈判的戏码。

这种种矛盾行为背后,透露出欧盟当前的三大困境:

第一是产业转型的焦虑。欧盟正在东欧地区布局新的汽车产业链,急需为这些新兴汽车基地创造发展空间。但问题在于,用贸易壁垒替代产业竞争力提升,这种短视行为只会让欧洲汽车工业在全球竞争中越来越落后。

第二是经济衰退的阴影。近年来欧洲经济持续低迷,民众对开放市场越发排斥,保守势力趁机崛起。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经济困难时期搞贸易保护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德国车企的担忧绝非空穴来风:这种政策会严重影响整个欧洲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第三是战略自主的迷思。欧盟一直标榜要实现战略自主,但在实践中却总是摇摆不定。对华关系上更是如此:一边想要中国市场,一边又要搞贸易限制;一边强调对话合作,一边又搞对抗制裁。这种摇摆态度只会损害双方互信,影响合作共赢。

有意思的是,在10月29日制裁措施落地后,中国并没有把话说死。中方表示愿意继续对话协商,展现了大国的理性与克制。但同时也明确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这个态度很清楚:对话的大门始终敞开,但原则问题绝不含糊。

法国此时急着派人来华,表面上是为了白兰地问题,实则反映出欧盟内部对制裁政策的担忧。毕竟在当前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任何一个理性的经济体都不愿意失去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市场。

德国车企的反应更值得玩味。他们直言欧盟此举是在"拿欧洲车企的未来赌博"。确实,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欧双方本可以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但欧盟这种短视的保护主义做法,最终受害的恐怕是欧洲自己的汽车产业。

那么问题来了:欧盟声称要维护"公平竞争",却在自己的评估显示没有市场冲击的情况下强推贸易壁垒,这到底是在维护什么?是真的"公平竞争",还是某些政治势力的特殊利益?

这场闹剧给我们的启示是:在全球化时代,任何试图通过贸易保护主义获取短期利益的做法,最终都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正的竞争力来自于创新和进步,而不是设置壁垒和限制。

那么你觉得:当法国贸易部长来华谈判时,中方是应该"卖个面子"放松白兰地反倾销措施,还是应该坚持"先礼后兵"的原则,要求法国在电动车问题上先做出实质性让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