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扩张政策的演变
越南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政策方向确立了其在东南亚的地位,试图通过军事行动实现区域影响力的扩张。1978年12月,越南军队跨境进入柬埔寨,迅速向首都金边推进,推翻了柬埔寨政府。这场战争的代价极其沉重。越南需要维持大量军队驻扎在柬埔寨,同时对抗柬埔寨的游击队,战争持续了近12年。
与此同时,越南还试图在老挝扩展其影响力。越南支持老挝的共产党政权,派遣顾问和军事援助以巩固双方的社会主义联盟。
尽管越南在老挝拥有政治上的影响力,但其在老挝的军事存在并没有如在柬埔寨那样显著,主要是由于越南自身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已经在柬埔寨战争中受到严重消耗。此外,国际上对越南的批评和制裁也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军事扩张。最终,越南在老挝的政策主要转向了提供政治和经济支持,而不是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干预。
海上扩张与南海油气争端
在陆上扩张策略遭遇重重阻力后,越南政府很快调整了其战略重点,把发展重心从陆地转移到了海洋资源的开发上。南海,以其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而闻名,自然成为越南的新焦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越南政府在2000年对国家的《石油法》进行了重大修订,这一改动主要包括显著提升了与外国投资者合作时的资源分成比例。原先的分成比例在30%至50%之间,修订后提升至高达80%的分成比例。
随着新法律的实施,国际石油巨头如埃克森美孚、壳牌、总公司等纷纷加大了与越南的合作力度,纷纷进入南海开展深海油气勘探和开采活动。为了适应这些活动的需求,南海地区很快建立起了密集的油气平台网络,这些平台几乎覆盖了越南声称的整个海域。
然而,越南的这一扩展行为并没有得到所有邻国的欢迎。特别是中国,对越南在南海的活动表现出了明显的不满和强烈反应。中国政府坚持其对南海大部分海域拥有主权的立场,认为越南的开发活动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中国对越南及其合作伙伴的油气勘探船只进行了多次驱赶和抗议行动,这些行动包括水炮驱赶、船只包围和严正的外交抗议,双方在这一地区的紧张关系因此显著升级。
对于越南而言,南海的油气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海洋资源的开发对保障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尽管面临来自中国的强烈反对,越南仍然积极推进南海的油气开发计划,试图通过国际合作和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开发权利。
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在南海的活动
在越南与各大跨国石油公司合作开采南海油气资源的众多合作伙伴中,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是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这家公司通过与越南政府达成的合作协议,获得了多个海上油气区块的勘探和开采权。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进驻南海后,立刻在获得的区块内进行大规模的油气勘探活动,并迅速开展开采项目。
随着勘探活动的推进,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发现了两个问题区块,即135~135/03区块和07/03区块。这个问题的出现,使得原本相对顺利的合作进程发生了重大转折。因为这两个区块地理位置较为敏感,进入了中国所主张的“九段线”范围之内。
九段线是中国提出的南海海域主权范围线,涉及大部分南海海域,中国政府一直坚持这一范围是中国的海洋权益区域。因此,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在这些区块的开发活动,直接涉及到中国主张的主权范围,使得中越之间的资源争端急剧升温。
2017年至2018年间,中越南海争端再次升级,中国政府对越南在争议区块的油气开发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中国派出舰队,部署在海南岛附近的南海海域,对135~135/03区块和07/03区块实施近距离监视和警告,同时还增加了舰船巡逻的频率,以明确表态。这些行动向越南和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息:中国绝不会对九段线内的资源开发行为置之不理。
中越南海争端升级与谈判
中国的强硬态度给越南政府和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越南方面试图继续维持其在南海争议区块的开发权,但频繁的军事存在让越南的油气开发行动变得异常困难。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作为合作方,虽然依然希望继续从中获利,但也意识到钻探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尤其是在中国的巡逻舰频繁出现在争议区域附近的情况下,勘探和钻井作业多次被迫暂停,工期和成本急剧增加。
面对中国的持续施压,越南政府在多次尝试交涉未果后,最终不得不放缓在这些区块的开发计划。越南政府向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和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穆巴达拉集团发出通知,要求他们暂停在争议区块的钻探作业。对于这两家跨国公司来说,停工意味着已投入的资金和资源面临损失,项目的盈利能力受到极大影响。
谈判过程持续了数月,双方就如何赔偿停工带来的损失进行了激烈的讨论。跨国公司要求越南政府支付合同终止费用以及赔偿因停工带来的直接和间接损失,而越南方面则希望将赔偿金额降到最低,以减轻财政压力。最终,双方达成协议,越南政府同意支付这两家公司巨额的终止合同费和赔偿损失费,总金额达到10亿美元。
赔偿协议签订后,西班牙国家石油公司和阿布扎比穆巴达拉集团从争议区块撤出,暂停了在南海争议区域内的油气开发。
越南油气产业的困境与前景
目前,越南的石油年产量只有1000万吨左右,与十年前的高峰时期相比下降了三分之一。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越南的老油田资源在持续开采多年后逐渐接近枯竭,储量明显下降,难以再提供以前的产量。老油田的减产意味着越南亟需找到新的油气资源,特别是南海深海区域的资源。然而,深海勘探和开采对技术和资金的要求极为苛刻,而越南恰恰在这两方面都面临困难。
越南的石油开采技术相对落后,特别是在深水作业方面的能力有限。南海的许多油气田埋藏在300米以下的深海区域,而越南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远远无法达到这种深度的开发要求。即使越南有意在深海区域进一步勘探开发,昂贵的设备费用和高风险的技术投资也让其难以承受。
中国在南海的油气开发投入了大量资源和技术力量。到2022年,中国的南海油气年产量已经达到了3000万吨,是越南产量的三倍。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在深水区域的油气开发上取得了显著突破,深水油气产量超过920万吨,占总产量的很大比例。中国不仅具备成熟的深海钻探技术,还拥有自主研发的大型深水钻井平台和配套设备,使得在深海区域的开发变得更加高效和稳定。中国石油企业在南海的开采活动日益深入南部区域,探索并开发了更广阔的海域,充分利用了南海丰富的油气资源。
越南虽然在地理上靠近南海,享有开发这些资源的便利,却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越南的石油勘探企业不得不依赖进口设备和外国公司的技术援助,导致其开发成本大幅增加。此外,由于南海争议区块的复杂局势,外国公司在进入越南的油气开发市场时普遍谨慎,担
与此同时,中国的“自力更生”策略和强大的技术优势使其在南海深海资源开发上占据了显著的先机。中国逐步自主制造并投入使用的深水钻井平台不仅具备世界一流的技术水准,还大大降低了作业成本和风险。这一切使得中国在南海的资源开发进展得更加顺利和迅速。
南海深水油气资源无疑是未来开发的重中之重,而中国的技术进步让这一远离陆地、资源丰富的区域变得触手可及。越南虽然“近水楼台先得月”,但在技术和设备落后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对深水资源的有效开发。
参考资料:[1]胡德坤,晋玉.越南2022年《油气法》及其在南海油气侵权的新动向[J].边界与海洋研究,2024,9(4):2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