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挖出9岁女孩墓,棺盖上书写“开者即死”,打开后结果如何?

濛濛评娱乐 2024-07-23 11:35:00

1957年,在陕西西安市城西梁家庄,一座千年古墓意外被发现。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的进入墓室之后发现,这里竟然有一个埋藏了千年的秘密!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刻在墓主人石棺上的四个大字——"开者即死"。而且在这字迹的周围还有干涸的血迹······

这句诅咒般的警告,不仅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更激发了考古专家们对墓主人身份的强烈好奇。

考古人员决定开棺一探究竟。

发现神秘墓葬

1957年,西安某单位计划在梁家庄修建工程作业。工程开工后,工人们每天如常进行挖掘工作,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揭开一段尘封千年的历史。

一个平凡的工作日,一名工人正在挥舞铁锹,突然感到手臂一颤,紧接着听到地下传来一声闷响。这声音与平常挖到石头或砖块时的感觉完全不同。

带着好奇,工人小心翼翼地拨开周围的泥土。随着泥块被清理,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屏住了呼吸。一块平整的青石板赫然出现在眼前!

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工人深知自己生活在一个文物大省。从小耳濡目染,他们常开玩笑说:"陕西地下三尺都是文物。"此刻,工人的脑海中立即闪过一个念头:这极有可能是一座古墓!

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工人立即向施工队负责人报告了这一发现。负责人迅速赶到现场查看情况,随后果断联系了当地文物管理单位。

消息传出后,考古专家们以惊人的速度做出了反应。仅仅两小时后,一支专业的考古队伍就赶到了现场。

专家们对发掘现场进行了初步勘测,仔细检查了露出地面的石板及周围的土质情况。

经过初步判断,专家们认为这座墓葬的规格并不算大。考虑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墓葬位置,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座普通官宦之家的墓葬。

鉴于墓葬已经暴露在外,面临被破坏的风险,考古专家们当即做出决定:立即开展抢救性发掘。

这一决定意味着他们将与时间赛跑,尽快将这座古墓中的文物和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

就这样,一场意外的考古发现拉开了序幕。

没有人能想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工地会成为揭开历史谜团的关键之地······

"开者即死"的诅咒

随着抢救性发掘的进行,墓葬的整体形制逐渐显露出来。

考古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是一座带有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正南北方向,墓道长约7米,入口较小,底部较宽阔。

根据墓葬的平面结构,专家们很快判定这是一种"平面呈甲字形的土坑竖穴墓"。这种墓葬形制通常被视为高规格墓葬,往往只有皇族或极高阶层的人物才能拥有。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座墓葬的占地面积并不算大,与其高贵的形制似乎有些不符。

面对这一疑团,考古队伍加快了工作进度,希望能从墓室内部的构造和出土文物中找到更多线索,解开墓主人身份之谜。

很快,他们就在墓室中间发现了一件令人惊叹的存在——一座精美绝伦的石椁。

虽然墓室内部装饰较为简单,但这座石椁的隆重程度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原来,在石椁内部还套有一座内雕外凿、精致无比的石棺,仿佛是为皇室成员量身打造。

石棺的造型令人叹为观止,它被精心雕刻成一座缩小版的宫殿建筑。

棺盖上,青龙和朱雀的图案熠熠生辉,周围则环绕着精美的莲花纹饰。最令人惊艳的是,宫殿门两侧竟然刻有侍女的身影,栩栩如生。

考古专家们对这座石棺进行了仔细研究,很快就下定了判断:这是典型的隋代歇山式建筑风格,当时正是隋朝的建筑艺术达到顶峰时期。

然而,他们从未见过如此造型独特的棺椁,这种程度的奢华装潢即使在皇家陵墓中也是罕见的。

几位资深专家对视一眼,脸上尽是困惑。按照这座石棺的制作工艺和装潢风格来看,墓主人的身份地位绝不应低于王侯或公主、王子。

可是,墓葬本身的规模和占地面积又显得太过简陋,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

正当考古队伍准备进一步探查石棺内部时,一声突如其来的惊呼打破了现场的宁静。一位专家指着石棺,脸色煞白,其他人立即围拢过来查看情况。

只见石棺棺盖上,赫然刻着四个大字:"开者即死"。

这四个字仿佛带着千年的诅咒,瞬间让现场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考古队员们面面相觑,一时间不敢轻举妄动。

这个意外发现立即引发了激烈的讨论。有人提出,古代墓葬中确实存在各种机关,用以保护墓主人的安息和随葬品的安全。

比如,棺内可能充满了剧毒气体,一旦开启就会导致中毒身亡。也有人猜测,棺内可能布满了尖锐的填充物,如果贸然开启,很可能会被刺伤。

然而,更多的专家对此表示怀疑。他们指出,如果真的设置了致命机关,为什么还要特意刻上警告?这不是多此一举吗?

而且,如果真有机关,那么这个警告岂不是会让盗墓者更加小心谨慎,反而增加了被盗的风险?

经过长时间的讨论和权衡,考古队最终做出了开棺的决定。他们认为,作为专业的考古工作者,有责任揭开这个千年之谜,为历史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墓主人身份揭秘

当石棺终于被小心翼翼地打开时,考古队员们惊讶地发现,躺在里面的竟然是一个8-9岁的小女孩。

这个意外发现立即引发了更多的疑问:为什么一个如此年幼的孩子会拥有如此高规格的墓葬?

随着进一步的清理,一件令人惊叹的黄金头饰映入眼帘。这件头饰由上百朵精致的小花组成,每朵花都是由金丝和珍珠巧妙镶嵌而成,繁复精美得令人叹为观止。

更令人惊艳的是,在头饰顶端还悬挂着一只展开翅膀的金丝蝴蝶。这只蝴蝶全由金丝缠绕而成,即便经过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保持着灵动的姿态,仿佛随时都能振翅飞走。

小女孩的脖子上戴着一条同样令人惊叹的金项链。这条项链由28颗金球串成,每颗金球上都镶嵌着珍珠。

项链底部的坠饰更是精美绝伦,由宝石、黄金和玉石巧妙组合而成。在项链的纽扣处,还镶嵌着一颗蓝色宝石,宝石上精心刻画着一只鹿的图案。

考古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条项链在当时必定价值连城,即便经过千年时光,依然璀璨夺目,其历史文化价值更是无法估量。

除了这些珍贵的首饰,考古队还在墓中发现了总计230件陪葬品。这些陪葬品几乎涵盖了小女孩生前可能用到的所有物品,从日常用具到玩具应有尽有,充分反映了操办者的用心。

就在考古队员们被这些精美的陪葬品震撼时,一块墓志铭的发现为这个神秘的小女孩揭开了身份之谜。

原来,这个小女孩名叫李静训,字小孩,是隋朝左光禄大夫李敏的女儿,母亲是宇文娥英。不幸的是,她在9岁时就离开了人世······

为何年仅9岁拥有如此高规格墓葬?

随着更深入的研究,李静训的家族背景逐渐浮出水面,揭示了她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她的外祖母杨丽华不仅是北周的皇太后,还是隋朝的乐平公主。而李静训的母亲宇文娥英,则是杨丽华唯一的女儿。这样的血缘关系使得李静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皇室后裔。

李静训出生后,很快就被外祖母杨丽华接到身边抚养。对于经历了北周覆灭、隋朝建立等巨大变故的杨丽华来说,这个小外孙女的到来无疑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灵慰藉。

年迈的杨丽华仿佛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她的生活因为李静训的存在而有了新的盼头。

杨丽华对李静训的呵护可谓无微不至。然而,命运却总是难以预料。

大业四年三月,隋炀帝决定外出巡幸。杨丽华为了让心爱的小外孙女开开眼界,高兴高兴,便带着李静训一同随行。

在旅途中,杨丽华更是极其用心地照顾着孩子,生怕她受到丝毫委屈。

不料,就在这次旅程中,李静训突然患上了重病。可能是水土不服,也可能是舟车劳顿,小女孩的病情急剧恶化。

尽管御医们竭尽全力,但最终还是束手无策。就这样,年仅9岁的李静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李静训的突然离世对杨丽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当场崩溃痛哭。

旁人眼中,杨丽华仿佛在一夜之间迅速衰老,失去了往日的光彩。这个9岁小女孩的离去,带走了杨丽华生命中最后的慰藉和希望。

尽管悲痛欲绝,杨丽华还是强撑着亲自操办李静训的葬礼。她决心要给心爱的外孙女一个最好的告别。

葬礼的规格远远超出了一般公主的待遇,杨丽华不惜动用自己所有的资源和人脉,只为给李静训一个最体面的安息之所。

杨丽华亲自挑选每一件陪葬品,每一样物品都饱含着她对外孙女的深厚感情。那些精美的黄金头饰、珍珠项链、宝石饰品,无一不是当时最珍贵的物品。

除了珍贵的首饰,杨丽华还精心准备了李静训生前最喜欢的玩具和日常用品,希望能在另一个世界继续陪伴着她。

葬礼的奢华程度甚至超出了皇家丧葬礼制的规定。按照正常礼制,李静训作为一个年幼的公主,本不应该享受如此高规格的葬礼。然而,隋炀帝却默许了这场超规格的葬礼。

杨丽华是隋炀帝的姐姐,并且隋炀帝也理解杨丽华失去至爱的痛苦。

葬礼结束后,杨丽华命人在棺盖上刻下"开者即死"四个大字。

这既是对盗墓者的警告,更是她对外孙女最后的保护。她希望李静训能够安息,不被后人打扰。

结语

李静训的故事,虽然短暂,却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这个拥有皇室血脉的小女孩,在她短暂的9年人生中,得到了外祖母杨丽华无微不至的呵护和深厚的爱。虽然她的生命戛然而止,但也因此幸运地避开了随后发生的皇室悲剧和动荡。

她的墓葬设计颇具深意。外围其貌不扬,内里却珍宝满载,这种反差或许正是为了避人耳目,保护墓主。

而那句震慑人心的"开者即死"诅咒,更像是杨丽华对外孙女最后的守护,希望她能在另一个世界安息。

这次考古发现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物质层面。它不仅揭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片段,展现了隋朝贵族生活的一个侧面,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一段跨越千年的动人祖孙之情。

在帝王将相的宏大叙事之外,这个小女孩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人性面。

李静训的墓葬,就像是一个时光胶囊,将那个时代最真挚的情感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它提醒我们,无论是在何种时代,人性中最珍贵的爱与牵挂始终存在。

这个9岁女孩的故事,成为了连接古今的一座桥梁,让我们得以触摸到千年前那份刻骨铭心的亲情。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网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