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30年前,可能有些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脑溢血、脑梗、中风等病症,但如今,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而且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我们的血管就像自来水管一样,年龄越大、坏习惯越多,血管内沉积的垃圾也就越多。这些垃圾会积累而成斑块,不及时清理,斑块会越来越大,血管一天比一天窄,最终把血管堵死了,造成不可逆伤害!
其中,我们身上有一处血管最容易堵,堵了之后最危险,这个血管就是——颈动脉,多项研究证实,50-75%的缺血性卒中都由颈动脉病变造成的,而且很多人发生脑卒中,因此不能说话了、半身不遂了、甚至瘫痪了才发现!
为什么颈动脉最易堵?
要想知道为什么颈动脉最容易堵?首先你得知道颈动脉是哪里!
在我们的脖子前方,气管两侧,各有一条小拇指粗细的动脉血管,它是血液从心脏流向头脑部的主干河流,这就是颈动脉。如果你用手在下颌角往下触探,就能摸到这两根动脉随心脏的搏动而跳动。
颈动脉一旦被堵,大脑就会严重缺血,8分钟大脑就会被损伤,出现失明、失语、半身不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脑梗”、“脑中风”!如果时间再长一些,甚至会出现脑死亡。
颈动脉易堵的原因:
1、独特的Y字型结构:靠近头颈部会有一个“Y型”的分叉,这里很容易出现颈动脉腔狭窄,甚至完全堵塞!
2、颈动脉比较狭窄:相较于其他主动脉,颈动脉较窄,血液有杂质、斑块时更容易堵。
3、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管壁上沉积了一层像腊样的脂类,使颈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
统计资料显示,约2/3的脑梗塞与颈动脉有关。颈动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直接连通大脑,一旦被堵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预防颈动脉堵塞?做好这4件事,健康过冬!
调整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
注意饮食结构,避免高盐、高糖、高热量饮食,戒烟限酒,少吃肥肉、猪油、骨髓、奶油等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 C、高纤维的水果蔬菜。
坚持运动,控制体重。保证每周运动 4次~6 次,建议每次 30 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快走、骑车、游泳、广场舞、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形式。
定期做颈动脉彩超
30~50岁是男性动脉硬化速度加快最明显的20年,尤其是40~45岁这5年的患病率几乎超过了前40年的总和。基本上,血管在40岁左右已经逐渐硬化,血管壁上出现斑块,再加上劳累,稍不注意,血管就极易发生堵塞,突发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急症。
建议:30岁后,定期查一次颈部血管彩超,是筛查颈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最便捷的手段!可以在平时的体检套餐中,加上一个颈动脉超声检查,价格在100元左右,可判断出将来中风的危险。
及时发现身体信号
及时发现身体的信号,颈动脉堵塞早期可能表现为突发头晕,时不时一侧面部、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者短时间内言语困难、眼前发黑等,此时就应该做颈动脉彩超检查。
控制好“慢性疾病”
当然只靠饮食并不能完全远离血管堵塞,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疾病,注意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注意生活作息要规律,不熬夜,保证睡眠,保持乐观的心态。
查出颈动脉斑块怎么办?我们要注意三个点!
既然颈动脉是早期发现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监测窗口,40岁以上人群,特别是有心脏病、三高、家族史、抽烟酗酒等高危人群可能在超声检查结果中提示有颈动脉斑块,很可能就忧心冲冲了,我们该怎么正确对待这项检查结果?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首先,颈动脉斑块很常见,不必过于担忧。
据统计,我国中老年人的颈动脉检出率可高达60%左右。即便只是受年龄增长这一生理因素影响,血管也会出现老化、斑块,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现象。因此,一般而言,中老年人血管里长斑块并不奇怪,人老了都会形成或多或少的动脉硬化。
但血管斑块增大,危害不容小觑。
斑块本质上是动脉硬化的表现,病变初期,血流通道虽无障碍,但已是危险信号;当斑块慢慢长大,超过血管腔的一半及以上甚至百分之七八十,血流明显受阻,易导致脑供血不足,病人常出现脑部缺血症状,主要有头疼、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也可能会发生一过性脑中风,眼黑、头晕、失语几分钟就好转,俗称小中风,此时,很容易进一步引发脑梗。
因此,血管出现斑块时,我们要注意三个点:斑块大小、是否造成狭窄、狭窄程度怎么样。
对于颈动脉斑块伴狭窄50%以下的患者,无缺血性脑卒中症状,血脂在正常范围内,可根据个人情况调整饮食,生活习惯,做好一级预防。
对于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或是斑块超过血管腔50%时,就需要药物治疗了,并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因为此时就有血栓破裂的可能了,即使暂时未发生卒中,大脑因长期供血不足,也会导致脑细胞萎缩、血管性痴呆等病。
但如果斑块增大,血管狭窄超过70%时,一定会出现血流障碍,即便没有症状,也要积极地进行医学治疗,甚至根据具体病情遵医嘱寻求介入治疗或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