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四星!快舟11号遥四火箭发射成功,将武汉一号卫星、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天雁22星和灵鹊三号01星送入轨道。发射时间是5月21日12点15分,地点是大漠深处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在4颗卫星中,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特别吸引眼球,这是个什么用途的卫星呢?其中确实大有玄机。
与其它火箭不同,快舟11号是车载发射的,与公路机动的洲际导弹类似,旁边没有高高矗立的发射塔架,只需要一块空地即可,这就是所谓的“无依托发射”。
快舟11号的发射车采用双四级长行程液压缸同步起竖方案,实现了“一车一箭”无依托机动和“一键式”快速测试发射。说白了,就是发射之前不需要太多准备,拉出来就能打,随时、随地都能把卫星打上天。这在紧急情况下,尤其是战时需要快速补充损失的卫星时,有相当大的优势。
不光发射方式像洲际导弹,快舟11号连样子都挺像的,整个箭体呈光杆型,除了头部之外没有变径。如果不说这是一枚运载火箭,恐怕大部分人会把它当成一发导弹,射程非常远的那种。最神奇的是,火箭整体刷的是白漆,但在箭体中部却有一截绿漆。有人调侃说:这是因为绿漆是底漆,白漆是面漆,中间没刷面漆是为了省成本,真是太“导里导气”了。
不知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快舟11号的箭体头部一个比较细的双锥体金属帽。当火箭点火后开始升空时,这个金属“帽子”会冒出火光和烟雾,在火箭飞行过程中也是如此。这是个什么装置?为什么其它火箭上面就没有看到呢?
它其实是快舟11号的RCS调姿发动机,正是因为有了它,才使快舟11号拥有了快速部署和低成本的优势。快舟系列都是固体火箭,使用固体燃料发动机。目前大多数运载火箭用的是液体燃料,例如液氢液氧、液氧煤油等等。之前发射嫦娥六号的长征五号火箭,芯级就是氢氧发动机,助推器是液氧煤油。
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大、比冲高,但缺点是不易储存,无法一直存放在火箭的燃料箱内,因此需要临时加注。像氢氧发动机用的液氢和液氧,都需要极低温的环境,否则就会挥发掉。而火箭是没有保温层的,只能在发射前一段时间内将液氢加注进去,如果过了时间还没发射,就得再把燃料抽出来,非常麻烦。
固体燃料就没有这个问题,推进剂呈固体形态,由氧化剂、燃烧剂和少量的各种添加剂以化学方法或物理方法混合而成。固体燃料会以一定几何形状制成药柱,提前放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内,或是直接浇铸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中。固体推进剂分为均质推进剂(如单基推进剂和双基推进剂)和异质推进剂(如复合双基推进剂和复合改性双基推进剂)两种,是可以长期储存的。
因此固体火箭不再需要提前加注燃料,在接到发射命令后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发射准备,快速反应能力极强。固体燃料发动机也能达到很大的推力,例如美国航天飞机使用的SRB固体助推器,单台最大推力高达1379吨。不过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燃烧时间较短,而且无法多次启动,适合用在洲际导弹和快舟这一类快速反应运载火箭上。
另外,液体火箭需要用涡轮泵把燃料送进燃烧室,结构比较复杂,而固体火箭不需要涡轮泵,推进剂直接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再经喷管膨胀加速后喷出,结构非常简洁。多级固体火箭还可以串联起来,依次点火,实现更大的运力。
由于火箭发射后不可能走直线,需要程序转弯、调整方向。对于固体火箭来说,可利用摆动喷管、燃气舵等方式来转向。快舟11号也是固体火箭,但却没有走寻常路,而是采用了栅格舵+调姿发动机的方式。
在火箭底部装有四块可动的栅格舵,能通过空气阻力来改变和调整火箭方向。不过刚起飞的时候火箭速度还不高,栅格舵的效果不明显,这时就需要用到RCS调姿发动机,该发动机装在快舟11号的头顶位置,通过喷燃气的方式产生反作用力,与栅格舵配合,就能够实现整个发射过程的方向调整。
如此一来,就省去了摆动喷管及其伺服机构,简化了控制系统,从而降低了运载火箭成本,同时还为日后的子级分离落点控制奠定了基础。快舟11号的发射成本大约是1万美元/公斤,虽然比SpaceX的猎鹰9号贵出不少,但与同类型的固体火箭相比是非常便宜的。国际上小型运载火箭的报价是每公斤2.5万至4万美元,快舟的优势相当明显。
而且快舟火箭虽小,运载能力却不弱。全箭采用轻量化设计,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比例达到了94%。因此它能以78吨的发射重量,将1吨的载荷送到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系数相当高。与快舟11号类似的还是美国的“米诺陶”5和俄罗斯的“创始”号运载火箭,有意思的是,这两种火箭都是由洲际弹道导弹改装而来。
其中“米诺陶”5的一、二、三级采用了“民兵”和“和平卫士”两种固体弹道导弹的发动机,俄罗斯的“创始”号运载火箭则是由SS-25弹道导弹改造而来。因此无论是快舟11号,还是米诺陶5和创始号,都显得“导里导气”的。
除了火箭之后,这次快舟11号打上天的卫星也很有看点,最吸引人的无疑是那颗“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在卫星轨道分类中,高度在500公里以下的被称为低轨道,这里距离地面较近,看东西比较清楚,在低轨道运行的侦察卫星,无论是光学成像还是SAR雷达成像,同等重量下的分辨率都要优于高轨道卫星。
美国的地球观测者公司的 “魔鬼鱼”卫星计划,可在250公里高度的轨道完成组网,能够向美国空军、陆军提供近乎实时的卫星图像,宣称的空间分辨率可达0.15米,通过星上智能处理等技术,能在几分钟内就向用户发送实时图像。
如果是通信卫星的话,距离近了信号质量当然更好。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就采用了在低轨道大量部署的方式,能够实现全球的互联网服务。然后我们自然就可以想到:如果把卫星高度降得更低,侦察和通信效果不就更好吗?于是便出现了超低轨道的概念,即150~300公里之间的轨道。
然而卫星轨道是不能随便降低的。在低轨道的太空中,虽然接近真空,但还是存在稀薄大气层,空气密度比中高轨道要大不少。航天器在低轨道运行时,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大,速度会越来越慢,轨道也会越来越低,如果不加干预的话,最后的结局就是坠入稠密大气层烧毁。
在300公里以下的超低轨道,这种效果更加明显,而且还特别容易受到太空异常“天气”事件的影响,例如前一阵子发生的地磁暴,就是太阳表面发生了日冕物质抛射或耀斑,将大量带电粒子喷射出来,这些粒子如果正好对准地球,就会干扰地磁场,特别是会对大气层产生加热效果,使高层稀薄大气的密度突然增加。运行在低轨道的卫星受到的阻力会异常上升,弄不好就会坠入大气层。
这种事情是发生过的。2022年2月3日,SpaceX发射了49颗星链卫星,正赶上一次地磁暴,由于星链卫星在与火箭分离时处于200公里左右的超低轨道,需要靠自身动力慢慢爬到更高轨,结果由于大气密度突然上升,多达40颗卫星无力回天,最终进入稠密大气层烧毁。
因此工作在超低轨道的卫星,需要有对应的手段,技术水平相当高。为了尽量减少空气阻力,超低轨卫星不像其它卫星那样奇形怪状,需要尽量呈流线形,特别是在运动方向上的截面积要尽量小。另外这类卫星还需要配备高效的推进系统,最好是霍尔或离子电推,能以最小的燃料消耗实现速度的补偿,将轨道高度保持住。
我国在2023年7月22日发射了第一颗超低轨道试验卫星“乾坤一号”,入轨高度为500公里,未来将根据任务需求,在300公里、268.13公里、250公里的轨道高度完成超低轨道长期稳定飞行业务,最终突破200公里及以下的极低轨道,完成短期飞行业务试验。
接下来我国还会建设超低轨通信、遥感一体星座,将拥有300余颗卫星,具备“全球任一地点10分钟内查访”的能力,如果能实现那就相当厉害了。这次快舟11号发射的超低轨技术试验卫星,应该与超低轨通遥一体星座有关,希望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能够发展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