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打过春节档4部?《周处除三害》给了内地电影“一个教训”

令狐伯光体 2024-03-07 21:37:20

文|令狐伯光

最近台湾电影《周处除三害》在国内电影圈确实小火了一把,无论是一开始口碑,还是豆瓣评分8.4,除了票房表现上远远不及,这电影在电影圈确实火了。而且,刚火的时候一堆网友用来踩内地电影,比如春节档电影。

如果要我个人评价的话,《周处除三害》本身质量和《第二十条》《飞驰人生2》差不多。

这三部电影本来题材就不同,其实也很难比较,你单独从电影完成度,影视工业和核心表达水平来看,其实差点不远。它还是比《热辣滚烫》《红毯先生》要强一档的样子(《摇太阳》撤档太早,没看就不评价了)。

至于这电影评价在网友那里评价那么好,主要有两点原因吧。

一是非常符合同期春节档那部国产剧《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里那句台词:你是真的饿了

2024年春节档从定档开始网友就争议过喜剧太多,缺少工业电影和多元题材。几部电影都是一个题材+喜剧(而且有些电影喜剧还很突兀),从内核来讲《热辣滚烫》和《飞驰人生2》还差不多,《红毯先生》嘲讽娱乐圈小众,《摇太阳》最差早早撤档了。

最后就只剩下一部《第二十条》,这电影内核还是深刻的,完成度也高,电影还是好看的,所以票房最终才会逆袭,但夹杂的喜剧元素影响了口碑。最终导致整个春节档同质化高,值得讨论的不是那么多。

二就是《周处除三害》是典型的影迷会喜欢那种电影,有尺度,有广度,有深度,尤其是后半段还有各种隐喻。相比之下,《第二十条》沉重的话题讨论不多,《飞驰人生2》除了梦想和燃能讨论的也不多。

《热辣滚烫》刚上映时讨论倒多,什么梦想,女性主义和现实话题。但是被电影自己铺天盖地的营销反噬,春节档刚结合网络口碑就急转直下,基本上以批评为主了,属于新时代中国营销电影的典范。

而《周处除三害》这种质量上乘,尺度和广度,尤其隐喻多的电影自然受到欢迎。

三害隐喻“贪嗔痴”?《周处除三害》还是有两把刷子

这电影有三教,三毒,三害,三顿饭,三次开枪处决,三个女人,三次转变……这一切不是一一对应,但能前后接应,最终完成了一整部电影。这不是一个写实片,而是一个譬喻片,甚至可以说半个宗教片。

他开枪画的十字、关帝的圣杯、佛教的三毒,都代表了男主角不是一个正常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有一种宗教升华使命的聚合体,这是他的权柄,也是他的使命,而这个升华的方式也早就说清楚了,那就是除三害,除的不止是三个人,也不止是他自己心中的三贼,也是所有人的心中贼。

破土而出更是正常,耶稣是下葬后复活, 道教有尸解成仙,唐僧也是在凌云渡脱胎换骨的。你用这个视角去看,就很合理了。这也是印度片为什么总是离谱的原因,印度几乎所有电影都一定会按照这个逻辑去设计。

那个香港佬就是嗔,嗔的外化不是暴力,是不受控制的情绪,因为脑子里取不出的子弹,香港佬失去了情绪控制能力,会无缘无故生气发怒,所以那些手下才会在灯亮灭不正常的情况下也不敢进去查看。

通缉榜排序就是一贪二嗔三痴,贪是欲望,是不满足,对顺的东西千方百计想要得到,对于现代社会就是钱和名利。陈桂林是想活的,真不在乎生死,陈桂林怎么会入教呢,没有人可以真正无欲无求。

痴也不是执念,而是无知,陈桂林自开始走入杀人道就是无知,痴为众生相,烦恼皆由痴起,可以说,任何人想要不痴,只有坦然接受生死的时候,就是万事万物介无所谓的时候,陈桂林最后下飞机自首的时候,痴都还未除,还是觉得自己出名了,好像很了不起,是无知的表现,直到他意识到自己其实没得病,小美给他送行剃了胡子,他平静的哭了,意识到人世美好,自己所做的恶无意义,坦然接受自己作恶该死的时候,他的痴念才算除。

没用的警察,反复出现的枪?《周处除三宫》的细节

另外,像电影里面反复出现的“枪”,一开场陈桂林受人所托(或者被黑道老大下追杀令不服),接了黑道的委托,枪杀黑道老大,这把枪是来着黑道的枪,是黑吃黑,以黑道执行枪决,最后把黑道的枪丢了。

而后面与警官互殴,戳瞎警官眼睛打败警官,所以没有被警官用枪这个意向处决,并且可以夺取警官(白道)的枪,在警局领取了白道的委托,再之后的枪决就是陈桂林在以白道执行处决,除了两害并把枪最终还给了警察(白道)。

枪不仅是礼器,而且是正义的审判。枪是从警察手里夺来的,是正义的延伸。它的审判在延伸后是广义的,不只是罪恶,也还有蒙昧。周处的害只有他的自省才能除掉,最初百姓的议论对他没有作用,这就是警察打不中他的原因。他反省了,让枪打中他,也就能打中了,害也就除掉了。

这部电影里,警察是天道投射人间的最终执法者,陈灰就是警察的代表,代表陈桂林最终会受到天道法律制裁,陈灰打出的子弹,会飞到电影结尾,即我们已经了解的让子弹飞一会儿的周处除三害,最后发现第三害是自己,而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

正好他们同姓,所以陈灰这里也代表陈桂林的良心,之前作恶,所以良心蒙了灰尘,良知的心眼被贪嗔痴的刀戳瞎了一只,电影里面的刀或者尖刺金属与电影里面的枪相反,就是人心欲望贪嗔痴的象征。

所以,三恶都有用刀尖害人,陈桂林也用尖刺物戳瞎了陈灰这个良知的一只眼,但又没完全瞎。所以最后陈桂林自首,打电话给陈灰,把枪还给陈灰,哪怕受了那么大伤害残疾的陈灰,还会那么和善的跟他和解,因为陈桂林的良心回来了,良心才会很温柔的把他抓起来,这就是陈桂林的自我救赎的方式。

最后结局也是被警察,用枪执行的,打的是心脏,贪嗔痴都是来自于被色相欲望迷惑的心之三毒,贪心,嗔怒,痴怨。

陈桂林自己戒贪嗔痴这个角度确实令人深思,很多人都以为他只是痴的象征,没留意他的贪嗔一面。我在影院看完就认为礼堂的删改严重削弱了陈桂林身上恶的一面(理解为嗔也不错,因为他走了又回头了,有人认为是除恶务尽,但是他把别人的生死交给你说的枪,事实上跟尊者的设局欺骗并无两样),最后的醒悟并不在自首(他还在叔叔和媒体前得意洋洋),也不在刮胡子时流的泪,也不在看到补好的西装时的痛哭,我觉得是在行刑前的遗言,平静的面对自己的结局并接受。

不过有一点需要补充,能让陈桂林走上除三害的根本动力不是医生和她的谎言,那只是给陈桂林设定了行动的期限。在医生骗他得肺癌之后,他就说要干一票大的,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他向来贪名,二来他贪名的原因主要是想证明给奶奶(虽然奶奶未必知道他以前干的事,他也未必想让奶奶知道)。

奶奶走了,他要彻底干票大的,然后医生才骗他希望他去自首,他自首也不是医生的话起作用,而是关圣帝君和掷筊的九次启示。

《周处除三害》的爆红,给了内地电影“一个教训”

最后,我倒觉得《周处除三宫》这电影没有现在网友吹的那么好,毕竟什么吊打春节档,横扫内地电影都来了,它某种程度正好填补了春节档电影乏味的空白,但最主要问题还是它是当前内地电影的空缺。

虽然有网友说如果这是部内地电影,在主角是杀手和邪教杀人立项都通不过这点。

我觉得这确实也是事实,内地的条条框框确实太多了点,这是客观存在的,在审这点标准是真的不公平。比较简单的道理就是去年曹保平的《涉过愤怒的海》和《坚如磐石》,真的是被删得乱七八糟的。

为了上映妥协太多,重拍,删减,最终搞出了很多问题,你说电影本身有问题,但这种“审查标准”不一确实也很影响电影质量,这是事实。

《周处除三害》确实是部不错的类型片,各方面都兼顾到了,因为审的关系,还是我们市场很缺乏的电影。导演的前作《江湖》,他获奖的作品,影片里面的叙事结构,画面音乐和象征隐喻等这些都有呈现。

《周处除三害》里不仅延续深化了这些,还在主题上翻新。还有《江湖》里的刘德华饰演的洪仁就,在周处开篇葬礼的花环上出现了(桂林仔吃盒饭那里)也算一个联动。周处就是导演拍了江湖沉寂后再醒悟的对人生的感悟:一个人的价值到底在哪里?戒掉贪嗔痴,找到自我本真。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