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两山“及随后的“两山”防御轮战中,我军被公认的三次失误是:
1.收复老山时,14军军首长插手下级指挥,临时改变40师118团1营穿插路线,导致1营落入越军预定的炮火封锁区,遭受重大损失且穿插失败。
2.从14军40师手上接手老山防御的11军32师,遭遇上级一厢情愿的单方面降温,被“三不主动原则”捆住手脚打仗,导致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3.第67军从第1军手上接防老山第一天,被越军夺去211高地两个哨位,在上级“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下仓促反击,伤亡很大。
收复“两山“及随后的“两山”防御轮战,作为我国军事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承载着无数英勇战士的热血与奉献。在这场历时五年(1984 - 1989)的战争中,既有辉煌的胜利,也有令人深思的决策失误。
在探讨这场战争中的失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战争本身就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每一个决策都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情报的准确性、战场环境的变化、资源的调配等等。
收复老山的战斗,是这场长达五年之久的战争中一个关键节点。在这场战斗中,14 军军首长插手下级指挥,临时改变 40 师 118 团 1 营的穿插路线,这一决策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原本经过精心勘察选定的穿插路线被更改,1 营落入越军预定的炮火封锁区,遭受重大损失且穿插失败。
战后为了探究真相,上级还派 人专门沿着这条穿插路线走了一遍,结果徒手都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充分说明了更改后的路线在实际执行中的不可行性。
从历史资料中可以发现,类似的指挥层级之间的冲突和决策失误在战争中并不罕见。例如在某些战役中,高层指挥者由于远离前线,对实际情况了解不足,下达的命令与基层的实际情况脱节,导致作战效果大打折扣。
14 军 40 师师长刘昌友将军在 2013 年秋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事仍感到内疚,他提到:“如果战前我和陈培忠政委汇报时坚持原来的方案,那情况可能大不一样。但军令如山啊!”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在战争中,下级在面对上级不合理的决策时所面临的困境。
在这场战斗中,最初昆明军区将穿插失利的责任认定在向坤山、顿景田等人头上,对他们进行了停职审查、撤职降级处分。但经过本人申诉和上级进一步调查,最终撤销了对他们的处分。这一过程也反映了在责任认定和处理上的审慎态度。
而 14 军军长刘子波在战后被调到昆明陆军学院任院长直至退休。这一处理结果在当时引起了一定的讨论,有人认为这是对决策失误的一种问责,也有人认为在战争这样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某一个人。接下来,我们看从 14 军 40 师手上接手老山防御的 11 军 32 师所面临的困境。由于越军在“7.12 大战”中遭受重创,炮弹消耗殆尽,我方错误地判断越军想要战场降温,于是给 32 师制定了“三不主动原则”:不主动炮击、不主动越境、不主动宣传。然而,当越军恢复炮击后,我方仍要求 32 师继续执行这一原则,时间长达两月之久。这一决策严重限制了 32 师的作战主动性,导致了许多不必要的伤亡。
在军事史上,类似因对敌方态势判断失误而导致己方陷入被动的例子并不少见。例如在某些战役中,由于对敌军的增援和战略调整估计不足,导致我方的防线被突破,造成了重大损失。
32 师参谋长杨子谦在《战边关》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情况,他写道:“副军长要求我们师领导对‘三不主动’指示仍然只有执行的责任,没有再传达和质疑的权利,后来我们称之为‘三不主动原则’。” 这一原则使得 32 师在面对越军炮击时无法有效反击,每天对小炮使用的炮弹数量也被严格限制,最终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而令人遗憾的是,制定“三不主动原则”的人并未为此担责,反倒是原本将升任副军长的刘玉尊师长,因为在昆明军区副司令员视察时喊出“前方战士流的是血,不是水”,表达了对这一原则的不满和对战士生命的关注,而被取消提拔,次年转业。
再看第 67 军从第 1 军手上接防老山第一天发生的情况。在与越军的战斗中,第 67 军被越军夺去 211 高地两个哨位,在上级“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下仓促反击,造成了重大伤亡。
在战争中,“不惜一切代价”的命令往往是在极端情况下下达的,但这也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战术合理性。在这次战斗中,由于决策的仓促和战术的不当,导致了大量的伤亡。而与后来精心准备后成功夺回 211 高地的战斗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之前决策的失误。
值得思考的是,在这次战斗中,无人为这一错误决策负责。67 军军长后来升任成都军区政委,参谋长后来升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9 师长虽不赞成匆忙反击并因此丢掉了指挥权,但后来又成功夺回 211 高地,升任山东省军区副司令员。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宝贵的教训。
首先,在战争中,各级指挥者必须充分了解战场实际情况,避免盲目决策和越级指挥。其次,对于情报的收集和分析必须准确、及时,避免因误判敌方态势而导致战略失误。最后,在责任认定和处理上,应当公正、客观,既要对失误进行问责,也要充分考虑到战争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这场战争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留下的经验和教训永远值得我们铭记。那些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英勇战斗的战士们,他们的奉献和牺牲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同时,我们也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不断加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指挥水平和作战能力,确保在未来的战争中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取得胜利,保卫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幸福。
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指责和批判,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行,让我们的军队在未来的征程中更加坚强、更加智慧、更加不可战胜。
刘子波,付全有,粟戎生
能看到这样的文章,难得!
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军队战斗力确实是建国以来最弱的时候,很大体现在各级指挥员经验不足,指挥失误导致伤亡惨重的情况不在少数,后期才好起来。
粟戎生张志坚
赵括有爹名赵奢
第一军打的最好,伤亡最少
你认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