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思极恐:篡改史书这件事儿,朱棣的确做的不地道

梨评历史 2024-08-01 15:03:05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起兵四年的朱棣带着燕军长驱直入,直抵金陵,兵临城下之际,小舅子徐增寿打算作内应,迎朱棣进城,却事泄被杀。

但金陵城内人心惶惶,想要迎朱棣入城的又何止是徐增寿一个?

眼见建文帝覆灭在即,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直接打开城门迎接朱棣,燕军得以攻入金陵,至此,江山易主,在无悬念。

入城后的朱棣大肆搜寻建文帝的下落,但不管如何,始终未能找到其踪迹,只能伪造尸体,对外宣称建文帝自焚而死。

王学圻版朱棣,个人最喜欢的朱棣影视形象之一

那么接下来就是登位了,而恰巧,翰林院编修杨荣拦住了朱棣,问了一句:“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一句话点醒了朱棣,算是给上头的朱棣浇了一盆冷水。

如果直接就宣布登位,岂不是坐实了自己造反的事实?虽然自己所作所为的确如此,但毕竟得顾忌一点名声。

因而朱棣先拒绝群臣的劝进,而后又拜谒孝陵,几番劝进后,最终于六月十七日宣布即位。

只是这皇位虽然坐了,但毕竟是从侄子手上抢来的,千百年后,史书上注定要留下一个“篡”字,为此,朱棣只能矫饰自己的皇位的合法性。

至于手段?自然是抹黑、造谣和篡改史书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皇位可以坐得稳。

只是朱棣改得了史书,却堵不住天下人的嘴,以至于朱棣抹黑的太狠,连清朝都看不下去了,可见朱棣的抹黑有多离谱。

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而朱棣抹黑建文一系的集大成者,就是永乐年间编撰的《奉天靖难记》。

虽然《奉天靖难记》没有署名,也没有明代任何文人的点评,但其文风和《明太宗实录》极为相似,尤其是最后对朱棣的点评更是与《奉天靖难记》的文风如出一人。

而《明太宗实录》又是英国公张辅监修的,加上张辅一家深受朱棣信任,很显然,朱棣就把《奉天靖难记》的编写交给了张辅。

《奉天靖难记》的编写始于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可以将其视为朱棣记录“奉天靖难”的第一部史书,也是朱棣为自己正名的大作。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主导了明朝前期对史书的编撰。

毕竟后面的皇帝都是朱棣的子孙,为了自家皇位稳固,总不能掀老祖宗的底吧,所以自朱棣之后,明朝史书里禁止使用建文年号、不承认建文帝的皇帝身份、称官军为贼、视齐、黄等人为奸臣等等。

《奉天靖难记》

《奉天靖难记》对建文的抹黑和朱棣的粉饰

既然要抹黑,自然不能放过自己的好大哥朱标了。

说实话,朱标本来和靖难没啥关系,但朱棣为了粉饰自己继位的合法性,索性连朱标都一起抹黑了。

比如说朱标身为太子,多次忤逆太祖意,遭到责骂后,心怀怨言,在宫内行诅咒之事,又在宫内招募三千勇士,似有不轨之举。

初,懿文太子所为多失道,违太祖意,太祖尝督过之,退辄有怨言。常于宫中行咒诅,忽有声震响,灯烛尽灭,略无所惧。又擅募勇士三千余,东宫执兵卫。

要知道,朱标可是朱元璋的心肝宝贝,老早就将其视为储君进行培养,甚至让重要的朝臣都兼任东宫属官,就是为了防止太子属官和自己朝臣爆发矛盾。

要说朱标真的有太子党,那么他朱元璋就是最大的太子党。

朱标算是历代权位最高,地位最稳固的太子,没有之一

不仅如此,朱元璋放权给朱标,将普通政务都交给朱标处理,就差等朱标登基了。

而当时内外,都很认可朱标的地位,哪里来的违太祖意,甚至还玩起诅咒和募兵的下三滥套路?

抹黑完好大哥,朱棣又开始抹黑起好侄儿了。

比如朱允炆是矫诏嗣位的,登位后不思朝政,整天纵欲好色、大兴土木,甚至还忤逆焚毁朱元璋和马皇后御容,哪有一点人君的样子:

允炆矫遗诏嗣位,忘哀作乐,用巫觋以桃药祓除官禁,以硫酸水遍洒殿壁,烧诸秽物以辟鬼神

更离谱的是,抹黑朱允炆和母猪交合,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毁后官,掘地五尺,大兴土木,怨嗟盈路,淫供放恣,靡所不为,遣宦者四出,选择女子,充满后官,通夕饮食,剧戏歌舞,嬖幸者任其所需,谓其羊不肥,辄杀羊以厌一妇之欲

常服淫药,药燥性发,血气狂乱,御数老妇不足,更缚牡羊母猪与交。

到了后面,朱允炆又是残忍好杀,又是后宫狐狸满天飞了,就差指着说朱允炆就是纣王了,既然朱允炆就是纣王,那么他朱棣就是伐纣的周武王了。

在《奉天靖难记》里,朱棣容貌奇伟,举动不凡,相面人说他“龙颜天表,有真太平天子”的样子,更别说朱棣文才武略,无一不通,简直就是朱元璋最优秀的儿子,没有之一。

朱棣画像

既然是最优秀的儿子,那么朱元璋就很重视他了,要不是朱标“挡”前面,朱棣铁定被封为太子。

在《奉天靖难记》里,还记载了这么一段故事。

说朱棣自就藩后,在边疆屡立战功,深受朱元璋夸奖,认为“异日安国家,必燕王也。”

因太子朱标所作所为,引起朱元璋的“失望”,回到后宫后,和马皇后抱怨:“朕与尔同起艰难,以成帝业,今长子所为如此,将为社稷忧,奈何?”

马皇后表示,天下大事,我一个妇道人家怎么能说呢?

朱元璋又叹了一口气道:“诸子无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抚国家吾所属意。皇后慎无言,恐泄而祸之也。”

从这段对话里可以看出,朱元璋认为朱棣是所有儿子最优秀的,也是“想”让他继承皇位的。

马皇后复原图

一方面是对建文一系的大肆抹黑,一方面写朱棣是文武全才,以证明朱棣是为了天下百姓而起兵的,且奉天靖难可是老爹朱元璋写在《皇明祖训》里的,可不是为了自己哦!

大规模篡改《明太祖实录》

当然《奉天靖难记》只是开胃小菜,最重要的是对已经成书的《明太祖实录》进行篡改,毕竟《明太祖实录》是要流传于出去的,也是为自己正名的最好的地方。

如今流传于世的《明太祖实录》其实已经大规模修改两次,要知道其他实录都是一次性修成的,而《明太祖实录》要大规模修改两次,可见朱棣对这件事的看重程度。

初版的《明太祖实录》实际上早就在建文三年(1401年)时期修好了。

但随着奉天靖难,建文一朝所修的初版《明太祖实录》彻底遭到了焚毁,因而朱棣即位后,立马命人重修。

至于原因,朱棣表示,初版《明太祖实录》未能很好的歌颂朱元璋的功绩,作为儿子,理应好好歌颂一番。

因而在李景隆为监修的情况下,第二版《明太祖实录》在八个月内编写完毕。

然而对于第二版的《明太祖实录》在,朱棣还是不满意,在永乐九年(1411年),命姚广孝、夏原吉为监修。

这次重修,耗费了整整九年,直到永乐十六年(1418年)才彻底编修完毕。

如今流传的《明太祖实录》正是第三版

对于第三版《明太祖实录》,朱棣表示很满意,毕竟很好的粉饰了朱棣的皇位,他能不开心吗?

而之所以修了这么久,就是因为将《明太祖实录》里的内容改成和《奉天靖难记》一样,意图否定建文一系的非法继位和朱棣的合法继位。

第三版的《明太祖实录》,可谓朱棣篡改历史的集大成者,从里到外,方方面面进行了修改。

比如成为谜团的朱棣生母问题,在《明太祖实录》里,则直接改为是马皇后第四子,宣扬朱棣的嫡出的身份:

皇后生皇子五人,长曰标,懿文太子;次樉,封秦王;次棡,封晋王;次今上;次橚,封周王。

除此之外,朱棣还在里面增加了一段出生的异象,比如有“云龙之祥”之兆等等。

在一番篡改下,朱棣不仅拥有嫡子身份,还深受马皇后的喜爱,在三位兄长接连辞世的情况下,他这位最大的“嫡子”,理应继承皇位。

在给了朱棣嫡子身份后,又在其功绩上下功夫,比如《明太祖实录》记载,说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武定侯郭英征战不利求救,朱元璋派朱棣前去征战,顺利平定。

然而根据《毓庆勋懿集》记载,郭英一生只有八封救书,分别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七月九日、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正月以及洪武三十年(1397年)六封,丝毫没有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的记载。

燕王本就是塞王之一

这么一对比,显然《明太祖实录》伪造了救书,朱棣此举,就是为了宣扬自己是被朱元璋寄予厚望的。

而后,《明太祖实录》还继续伪造朱元璋有传位给朱棣的意思。

比如说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四月,朱标去世后,朱元璋认为老四朱标英明神武,最想自己,因而想要传位给他。

但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前面还有秦王和晋王呢。

朱元璋一想到不能越位给老四,伤心大哭起来(上不及对,因大哭而罢)。

此后,朱元璋又接连两次想要立朱棣为太子,但都因为各种原因而作罢。

可以说在《明太祖实录》里,朱棣就是天生要当皇帝的,那么老大哥朱标呢?自然被无视了。

《明太祖实录》里有一个原则,即凡是有利于建文一系的材料一律不予以记载,包括朱标,目的就是故意隐瞒历史真相。

说实话,朱元璋早年为了历练朱标,必然会让他参与朝政,而朱标死后,朱元璋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不仅发布立储令,还继续让他继续参与朝政,而且临终前,必然发布让朱允炆继位的遗诏。

但这些,都没有记载在《明太祖实录》,显然,朱棣就是故意隐瞒这些能够证明建文帝合法地位的材料。

篡改玉牒,自认为马皇后第四子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不,朱棣还在玉牒上做文章。

《明太祖实录》里固然可以篡改自己的身份,但宗人府有皇家玉牒,玉牒可是将每一位皇子的母族、出身和脉络记载的一清二楚,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滥竽充数。

因而朱棣开始动起了玉牒文章。

目前流传于后世的明朝最早的玉牒就是编写于永乐年间的《天潢玉牒》,且编写应当是宗人府所修玉牒或建文帝敕修玉牒基础上形成的。

《天潢玉牒》

而如今流传于后世的《天潢玉牒》又有两个版本,其中之一是记载于绣石书堂抄本、《金声玉振集》本和《国朝典故》本的“二子版”,即马皇后只生下第四子朱棣和第五子朱橚,而朱标、朱樉和朱棡都是其他妃子所生。

另一个则是大家熟知的“五子版”,即朱标、朱樉、朱棡、朱棣和朱橚都是马皇后所生,记载于《纪录汇编》本和《胜朝遗事》本。

其中“二子版”成书于永乐元年(1403年),也就是第二版《太祖实录》编修时期,至于“五子版”则成书于永乐四年(1406年),成书于第三版《太祖实录》之前。

而朱棣之所以修改玉牒,是因为《皇明祖训》规定,只有嫡子才可以继承皇位,朱棣只能费尽心思修改玉牒来改变自己的出身。

一开始编出“二子版”,考虑到当时还有不少朱元璋时代的人,这么糊弄有点说不过去,最后又编出“五子版”。

然而经过这一段掩饰,似乎暗示朱棣可能真的非马皇后所生,不然他为何要篡改玉牒呢?

可以说朱棣为了自己证明的合法性,无所不用其极,通过抹黑、造谣和篡改历史等手段,让朱标和朱允炆彻底沦为昏君的典型,甚至都不肯承认朱标的太子地位,属实有点不太厚道了。

尤其是《奉天靖难记》里张口就来的造谣,连一贯喜欢篡改历史的清朝人都看不下去了:

其于懿文太子及惠帝,皆诬以罪恶,极其丑诋,于王师皆斥为贼。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称其语多诬伪,殊不可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好在朱棣给力,在位期间兢兢业业,缔造了“永乐盛世”,让“篡位劣迹”彻底沦为小范围黑点,更不会影响后世对他的评价,毕竟后世看皇帝,首先看的就是他的文治武功,这一点,朱棣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永乐盛世

1 阅读: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