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兀术后人在哪里?后代隐居甘肃平凉市800年,如今仍拒绝谈岳飞

笑看人间事 2024-12-19 18:35:56

八百年的沉默:金兀术后人隐居甘肃的背后故事

“家族的荣耀,有时是光环,有时却是沉重的枷锁。”在甘肃泾川县,有一个村庄藏着古老的秘密——它的居民大多是女真人的后裔,与金朝“四太子”完颜宗弼,历史上那个赫赫有名的“金兀术”,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

与许多名人后代的高调不同,他们选择了低调隐居,甚至对一段历史避而不谈。

为什么这些人不愿意提起岳飞?又是怎样的隐情,让他们在八百年里选择了沉默?

金兀术的封地:成了后人守墓的孤岛

故事的开头要从金兀术的“封地”说起。1130年,作为金国的军事统帅,金兀术率军在西北战场多次击溃南宋的地方武装,泾川成了他的驻地和封地。

战争的胜败没有永恒。

1140年,郾城、颖昌两场惨烈的战斗,金兀术的“拐子马”骑兵被岳飞的岳家军打得溃不成军。狼狈退回北方的金兀术,不得不承认:南宋这边的山河,怕是再也占不下了。

这之后,金兀术的军事生涯逐渐走向低谷,却因与南宋投降派的“合作”收获了政治上的“善终”。

1148年,他病逝于金国都城,封号赫赫,但他的次子完颜享却没那么幸运。1154年,金兀术的后代因卷入朝廷权斗,被新登基的完颜亮处死,尸骨被送回泾川安葬。从那以后,完颜家族的亲族被迫迁至泾川守墓,世代为先人守陵。

泾川县的九顶梅花山,成了这个家族的“孤岛”。在某种意义上,这群人既是王族的遗民,也是历史的囚徒。

隐居八百年:一场漫长的自我流放

泾川的完颜村很特别。三千多村民几乎都姓完颜,他们的传统、习俗、甚至长相,都留着女真人的影子。这个村子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外姓人不得随意进入,族人之间不通婚,岳飞的名字更是一个禁忌。

为什么避谈岳飞?这事要追溯到金兀术的历史角色。

很多汉族人的记忆里,岳飞是抗金英雄,而金兀术则是“反派”。更让人愤慨的是,岳飞被南宋奸臣秦桧诬陷杀害时,金兀术正是背后推手之一。

可在完颜村人眼里,这段历史却是另一个版本。

他们认为,金兀术是民族英雄,统一中国的功臣,而岳飞的存在,只是因为南宋的偏安政策需要一个“对立面”。于是,这段历史成了两种记忆的交汇点,也成了完颜家族最大的精神负担。

八百年来,他们选择沉默,不是因为认同,而是因为不能说。

对于完颜村的后人姓氏既是身份的标志,也是烙印。他们的祖先是金国的统治者,而金朝本身却在历史中被定义为“北方入侵者”。

南北对抗的民族记忆,在汉族人口中是抗金的正义之战,可在完颜村人眼里,金兀术是他们的祖先。

他们无法否认血缘,却也无法公开为之辩护。这种矛盾的身份,让他们的历史认同显得格外复杂。

“我们是中国人,但我们也是完颜氏的后代。”一位村民说,“提岳飞,只会让大家觉得,我们是站在对立面的。”

于是,他们选择了隐居,选择了沉默。这不是主动选择的骄傲,而是被动接受的妥协。

尽管隐居了八百年,完颜村依然保留着许多女真人的传统。比如他们的“放神鹰”习俗,这是古代女真人崇尚英雄精神的象征;他们的祭祖仪式,仍然使用带有满族风情的小调歌舞。

这些传统,让他们与周围的汉族村落显得格格不入。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也不得不融入汉族社会。

从守陵到农耕,从马背到田间,完颜村的村民逐渐失去了女真族的生活方式。

如今,他们已经被登记为汉族。

即便如此,他们仍然坚持不唱《岳飞传》,不看与金兀术相关的戏曲。这些禁忌,成了家族的底线。

2002年,一篇报道意外揭开了完颜村的“秘密”。甘肃日报的一则消息,让远在东北的满族联谊会知道了泾川的完颜氏后裔。2004年,来自哈尔滨的考察团千里迢迢赶到甘肃,开启了一场跨越八百年的“认亲”。

当泾川的完颜村人看到从东北赶来的“亲人”时,许多人热泪盈眶。这些陌生人带来了关于女真王族的记忆,也带来了他们久违的“身份认同”。

这场见面,让完颜村人意识到,他们并不是孤立的。

尽管历史的车轮已经碾过,但他们的故事,依然有人在倾听。

历史,总是复杂的。对于泾川的完颜村人他们的过去既是一段荣耀,也是一段沉重的记忆。

八百年来,他们选择守墓、隐居,不是不想融入社会,而是害怕被误解。在汉族的主流叙事里,岳飞是英雄,金兀术是敌人。可在完颜村的记忆中,金兀术是家族的骄傲,而岳飞的名字,则是无法触碰的伤疤。

有人说,历史是一面镜子。

它既能照出真相,也能反射出偏见。在金兀术后人的故事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民族冲突,还有个人命运的挣扎与妥协。

正如历史学家所言:“真正的和解,不是抹去记忆,而是承认记忆的多样性。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