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的传承!

粘人说文化 2024-06-28 20:32:3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流传千古,其中一句“少小离家老大回”更是成为无数游子的心头好。

近日,在短视频平台上,一位网友分享了自己读这首诗时的经历,他刚读完前两句,就被母亲打断:“不要读了,我受不了了。”原来他的妈妈已经哭得泣不成声。

视频发出后,引发许多网友共鸣,有人表示,这诗太戳人了;也有人留言说:小时候读不懂古诗,长大后才知道字字皆是血泪。

这首诗为何能跨越千年而流传至今?它背后蕴含着什么文化意义呢?

返回故乡,是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文化基因。

在古代中国,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深蒂固,人们普遍有“故土难离”“落叶归根”的情感。

因为战争、求学、做官等各种原因,许多人不得不离开家乡,背井离乡的他们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于是写下了大量关于思乡的诗句。

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四句诗,以月作为情感媒介,把个人思乡之情上升为普遍的人类情感,引起广泛的共情与共鸣。

除了思乡诗,还有大量描写故乡的诗歌,如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与思念。

这些描写故乡的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还反映了中华民族重视亲情、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这种传统在中国社会中代代相传,深深烙印在每个人的心中。

回故乡的路途总是令人向往而又忐忑。

在古代社会,由于科技水平有限,旅途常常充满了未知和危险。古人出行主要依靠车马和步行,速度慢且耗时长,因此旅途往往漫长而艰辛。

为了抒发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许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关于旅途的诗歌。

如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道:“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诗人通过生动描绘旅途中的风景,表达自己对边疆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关切。

这些诗歌不仅展现了古人旅途中的艰辛与不易,还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对友情、亲情的珍视。它们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

当一个人回到久违的故乡时,内心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亲人的思念和牵挂,也有对故乡变迁的感慨和无奈。

这种情感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词人通过对比少年时的无忧无虑和成年后的忧虑重重,表达了对故乡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人生百味的感慨。

再如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梦境和想象中的杜鹃啼血的场景,抒发了对故乡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逝去青春的哀伤。

这些诗歌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故乡的眷恋和思念之情,还寄托了人们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它们以其深邃的思想性和丰富的情感力量,成为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佳作。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