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元帅科涅夫:二战苏军进攻之王,硬刚德国党卫军,挡住莫德尔

论戈 2024-07-10 21:54:20

1945年4月底,苏军开始进攻德国首都柏林。

此时,纳粹帝国的首都虽然还有“百万大军”,但在苏军的百战精锐面前一触即溃,朱可夫已经准备好接收这颗邪恶帝国的“心脏”,给自己再添上一枚“苏联英雄”勋章。

但就在朱可夫意气风发时,他的前任副手,眼下的竞争者——科涅夫元帅却已经率先一步进城,要抢朱可夫的风头。

朱可夫对此颇为不满,要不是苏联高层早早划定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和第2方面军的战区,两方人马可能要起冲突。

朱可夫和科涅夫向来不和,“柏林之争”只是两人矛盾的一次爆发。战后,朱可夫和科涅夫还都在回忆录里挖苦对方,甚至50年代后朱可夫失势,科涅夫还在报纸上撰文批评他。

朱可夫当年曾大骂:“我救过他的命!这个忘恩负义的人!”

二战里,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被誉为“红军三驾马车”,三人战绩都很辉煌,都率领过白俄罗斯方面军和乌克兰方面军,负责二战整个欧洲东线的反攻。

在三驾马车里,科涅夫最擅长于大规模进攻,被誉为“苏军攻城锤”和“进攻之王”。

但鲜为人知的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元帅,在1941年战争爆发时曾因为不断打败仗,损失大量军队,差点被斯大林同志枪毙,步巴甫洛夫大将的后尘。

当时,还是朱可夫力劝苏联高层刀下留人,给科涅夫时间去成长,这才有他后来的辉煌。

那么,科涅夫是怎么成长为一代名将的?他在苏德战争里都有怎样突出的表现?科涅夫晚年和朱可夫的关系到底如何演变?

一、政工出身的元帅:科涅夫

科涅夫全名叫伊凡.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他于1897年出生在俄罗斯基洛夫州尼古拉斯克县一个中等农民家庭,在苏联诞生后,他的家庭成分被划分为“富农”。

科涅夫童年接受沙俄的基础教育,14岁从学校毕业,离开家庭去当了林场学手艺。他曾做过伐木工和锯木工,技术尚可,要是没什么意外,他可能会成为一名林场工人。

但在1914年,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科涅夫的职业生涯,当时沙俄在全境征兵,林场的工人大量被征去当兵,只有未成年人还在工作。

科涅夫当时年仅17岁,还不能去当兵,两年之后,科涅夫才成为沙皇俄军的一员,被培训为一名炮兵。

一个农民的孩子,小学学历,几乎不懂数学,怎么能当炮兵呢?这在现在看来有点离谱。

但在当年的沙皇俄国,这就是沙俄军队的现实情况。

沙俄是个贫穷的帝国,老百姓生活水平很低,军队里识字的就能当炮兵,而不识字的就只能当步兵。

科涅夫是幸运的,当炮兵的俄军大多活到战后,而步兵则大量填了沟壑,因为一战期间有三分之一的俄军士兵连步枪都没有,只有一根绑着刺刀的棍子。

科涅夫随军到欧洲作战,正值俄国和德国战争白热化阶段,俄军死伤惨重。俄军生活条件极其恶劣,国内也因为过度征兵而怨气重重,各个阶层都不愿意打仗,最后激起国内的暴动。

1917年,沙俄发生“二月革命”,随后紧接着是“十月革命”,俄国宣布建立社会主义政权,退出战争。

当时沙俄军队有1000多万人,战后大部分都被解散,少部分接受改编。

科涅夫年纪小,经验不足,被遣散回家,但他已经有志于加入革命,后来和布尔什维克有了联系,成为红军的一名士兵。

当然了,有文化的科涅夫不会在一线当大头兵,他接受了政治培训,成为一名基层政委,参加了苏俄内战。

5年内战里,科涅夫曾在部队里担任过“装甲列车”部队的政委,这种武器很有时代特色,就是焊接装甲,装上机枪大炮的武装火车。

装甲列车这种武器颇具科幻色彩,一辆火车就是一个战斗单位,在战场上横冲直撞,以高速冲过敌人的防线,用重火力打击敌人。

可能正是在“装甲列车”的服役经验,让科涅夫心里种下“进攻为王”的理念,一生未改变。

苏俄内战结束后,科涅夫曾在远东服役,担任陆军步兵第17军的政委。后来因为他表现优异,被选到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学习高级指挥。

1927年,科涅夫第一次从政委转为军队指挥,担任步兵第50团的团长。30年代初,科涅夫再次去伏龙芝学院深造,毕业后升为师长。

30年代后期,欧洲已经战云密布,东亚也陷入全面战争,日本开始入侵中国。

苏联东西两线都有军事压力,科涅夫奉命在蒙古带兵,和朱可夫一样参与了1939年对日本的反击。1941年,科涅夫被调回欧洲,几个月后,苏德战争便爆发了。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的550万大军杀入苏联,科涅夫此时正在北高加索军区带兵,他奉命率领第19集团军西进阻敌,但遭到德军的沉重打击。

1941年秋天,科涅夫接过西方面军司令这个烫手山芋,但他的部队士气低落,很快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包围圈”被德国围歼,苏军损失66万人,莫斯科震动。

作为方面军指挥,科涅夫带着少数部队逃出了包围圈,苏联高层非常震怒,派人去问罪。

苏联高层觉得,西方面军高层军官们“犯下了巴甫洛夫式的错误”——弃军而逃,随即下令要把科涅夫等人枪毙,以儆效尤。

这时候,是朱可夫拦住了斯大林同志,他帮领袖开导说:

“杀人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打击军队的士气,让事情变得更糟糕。科涅夫是个人才,我了解他,给他一次机会。”

二、败军之将变为常胜将军,科涅夫跻身“三驾马车”

斯大林思考再三,最后决定给朱可夫面子,并把科涅夫调到朱可夫身边当副手。

科涅夫很感激朱可夫,要不是朱可夫仗义执言,科涅夫很有可能步巴甫洛夫的后尘。毕竟66万大军报销,莫斯科危在旦夕,这个过失必须有人负责。

朱可夫在1941年末拍了胸脯——死守莫斯科,远东地区调来的增援部队快要到达,全国的动员已经开始。加上寒冬来临,德军补给线太长,苏军还是有一战之力。

科涅夫则被调到加里宁方面军担任司令,该方面下辖三个集团军,在莫斯科正面防御德军。

1941年末,“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科涅夫用这场战役重新证明了自己,朱可夫和科涅夫都受到了斯大林的表扬。

次年,朱可夫指挥了声势浩大的勒热夫战役,也叫“火星行动”,科涅夫率苏军加里宁方军,和西方面军合兵,近200万人和德军对垒。

然而,这场战役绵延几个月,苏军死伤惨重,其中科涅夫“猛冲猛打”的战术让苏军步兵伤亡惨重,却战果寥寥。

科涅夫的步兵集团军面对德军装甲部队毫无优势,前后伤亡数十万人,这是科涅夫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之一。最后科涅夫又被调走,去南方的草原方面军任职。

1942年的勒热夫战役虽然是一次失败,但从战略上来看,苏军虽败犹荣。

这场绞肉机式的鏖战,消耗了德军大量的军力和资源,尤其是牵制了德军预备队和装甲部队,间接让南部斯大林格勒战场的德军失去后援。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军开始反推德军。

当时草原方面军兵强马壮,该部队虽然是预备队起家,但人马齐整。科涅夫手下有60万人,近2000辆坦克和自行炮,科涅夫摩拳擦掌,要给自己争取一枚勋章。

很快,双方就进入了苏德战争第二个分界点——“库尔斯克战役”,德军和苏军在数百公里的战线上互攻,共300万人参战。

此战中,草原方面军的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纳粹党卫军“元首师”、“骷髅师”、“帝国师”交手,以顽强的斗志抵挡了德军的冲锋,并在坦克战里以数量优势击退德军。

战后,科涅夫受到嘉奖,晋升大将。

科涅夫距离元帅仅有一步之遥,而此时在乌克兰,苏德双方的强弱已经变化,苏军无论人数、装备、补给都强于德军。

1943年的德军盘踞西乌克兰,曼施坦因元帅多次求援,但因为北非和意大利的战事,纳粹不仅抽不出兵力增援东线,还要从东线拉走一些精锐去阻挡英美。

而苏军要做的,就是追击。

从1943年到1944年,苏军连战连捷,在1944年的“科尔松战役”里,科涅夫手下的草原方面军已经改称乌克兰第2方面,在切尔卡瑟合围了德军第11军和42军数万人。

苏军把这次战役称为“切尔卡瑟合围”,1月初到2月中旬,科涅夫和瓦图京的部队围攻包围圈的6万德军,科涅夫负责外围防御,成功挡住10万德军的解围,最终全歼包围圈内的德军。

这次胜利鼓舞士气,而且打光了乌克兰地区的德军坦克,让乌克兰的德军再无一战之力。

此战后,莫斯科直接发来嘉奖电报,科涅夫被直接晋升为苏联元帅,和朱可夫平起平坐。

三、不对老战友落井下石,科涅夫问心无愧

从开战头两年的失败,到后来南方战线上大放异彩,科涅夫用两年完成了蜕变,面对曼施坦因、莫德尔这些德军名将也不落下风。

在“切尔卡瑟合围”里,莫德尔带兵猛攻苏军防线也无法解围,但在两年前的勒热夫,就是莫德尔让科涅夫的部队伤亡惨重。

科涅夫的这种转变被人视为“奇迹”,但仔细剖析,这一奇迹其实和苏军的人数、装备、经验变化有关。

1941到1942年,苏军一败涂地,除了士兵素质差之外,缺少重武器,以及基层军官经验不足是主要原因。

而在1943年后,苏军的装备好了起来,坦克数量一直多于德军,基层部队军官也成长了起来。加上几乎源源不断的兵源,苏军能够形成以多打少,以强打弱的局面,仗自然好打。

在这样的对比下,科涅夫的能力才更好地被发挥了出来。

1945年,苏军杀入东欧,盟军在法国登陆,欧洲战争的结束进入倒计时。

此时,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朱可夫这三驾马车是苏军的前锋,他们在东欧不断推进,目标都是率先进入柏林,在人类史上留下“柏林征服者”的称号。

“三驾马车”都是元帅,都战功赫赫,并且深受士兵们的拥戴。他们所率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乌克兰第1方面军,消灭德军数量都在百万以上。

但斯大林同志为了政治和军事上的平衡,准备让朱可夫的部队负责柏林主攻,把城市核心地区划入朱可夫的战区,其他两位元帅对此虽有抱怨,却也没有公开反对。

至于科涅夫,在进攻柏林期间,和朱可夫有一点小摩擦,这是他在战争末尾最后的发泄。

二战结束后,科涅夫担任过一系列要职,比如苏军驻奥地利司令,还短暂担任苏联陆军司令,这是科涅夫在斯大林时代的顶点。

到了赫鲁晓夫时代,朱可夫因为为人太高傲,树敌太多,被排挤出了领导层。1957年,朱可夫就被撤职,跌入谷底。

但科涅夫则如鱼得水,他和赫鲁晓夫相处得很好,这位政委出身的元帅情商较高,为人处世更圆滑,会说话,朋友多,在哪都能吃得开。

科涅夫在赫鲁晓夫时代节节高升,担任过陆军司令,国防部副部长,后来还去东德担任驻德苏军司令。

在二人的晚年,对于老对手朱可夫,科涅夫也是毫不留情地批评。

1957年朱可夫失势后,就有署上科涅夫名字的文章,说朱可夫打仗思维僵硬,好大喜功,喜欢揽功劳,而且他要对1941年的溃败负上一定责任。

朱可夫曾抱怨:“我曾救了科涅夫一命,但他没记得我的好。”

但实际上,根据科涅夫家人和亲信的回忆,这篇文章不是科涅夫元帅写的,是苏军政治部写的“斗争文章”,只是署上了老元帅的名字而已。

事实上,老帅虽然不喜欢朱可夫,但也不喜欢落井下石。

朱可夫晚年对科涅夫的评价比较中肯,他说科涅夫的才能是将军级别,但不能做元帅,他对进攻的热情很高,但战术欠缺,并且粗心大意。

当年在利沃夫,就因为科涅夫疏于侦查,认为德军没有力量反攻,导致德军装甲兵打穿了苏军步兵防线,险些造成溃败,这是一个方面军元帅绝不该犯的错误。

但在朱可夫眼里,政委出身的科涅夫情绪高昂,善于鼓舞士气,为人热情大方,这让他深受下属的拥戴,也是朱可夫看好科涅夫的地方。

只是在1963年,科涅夫因为和赫鲁晓夫的矛盾而淡出高层。1973年,科涅夫病逝于家中,葬在红场墓地。

次年,朱可夫也溘然长逝,有趣的是,二人出生时相差1年,去世时也间距1年。

文/商学野

参考资料:

1、《位居朱可夫之后的卫国战争名将科涅夫元帅》,王穗

2、《朱可夫元帅与科涅夫元帅的恩恩怨怨》,徐隆彬

1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