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病逝的北大才女,葬礼破格在八宝山举行,一生让人怜惜又敬佩

削桐作琴 2024-09-18 11:24:50

文|削桐作琴

编辑|削桐作琴

2003年8月27日,年仅24岁的北大才女张培祥因病逝世。

9月2日,在北京八宝山举办了张培祥的葬礼。

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和张培祥的班主任以及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现场分别悼词。

到场的人除了北大的师生之外,还有诸多学术界的大咖人物。

张培祥是谁?为什么可以在八宝山举行葬礼?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名人为她送别?

两次辍学

张培祥出生于醴陵市原转步乡筱溪村,父母都是农民,一家子的经济来源就是地里的收入。

如果仅仅是普通的农民,养家糊口至少没有问题。

但是张培祥的父亲体弱多病,母亲又身患小儿麻痹,这样的情况让家里的条件非常差,食不果腹几乎是常态。

和村里同龄的小孩一样,到了年纪,张培祥就被父母送到了学校。

父母起早贪黑拖着病体赚钱,只为了养活整个家,这让张培祥非常珍惜学习的机会。

自从上学之后,张培祥就付出了比别人多一半的努力,在学校的时候,她认真学习,回到家之后,她就积极帮父母做家务。

这样的付出也是有成果的,自从上学之后,张培祥一直是学校里的第一名。

然而在弟弟渐渐长大后,家里又有了新的矛盾,张培祥家里的经济条件只能供一个人上学,无奈之下下,10岁的张培祥离开了她最爱的学校。

但是心疼侄女的姑姑,却坚持要让孩子上学,之后将张培祥带到自己家那边的学校。

之后,张培祥就凭借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名牌中学,但是无力支付学费,之后在亲戚的安排下,张培祥进到了醴陵四中。

尽管家里条件差,但是张培祥总有一种拼劲,她在初中的时候,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

最终,成功进入当地有名的高中:醴陵一中。

可惜的是,尽管已经有了学校的补贴,张培祥的父母依旧没办法供得上张培祥的学习。

高中开学几个月后,张培祥离开了学校,跑到广州一带打工赚钱。

高考状元

学校的尖子生辍学,这让当时的罗校长非常惋惜。

罗校长是一位非常珍惜人才之人的人,为了能够让张培祥再次回到校园,几次三番打听张培祥的消息。

经过了四个月的努力,最终张培祥重新回到了校园。

不负众望,再次回来之后的张培祥依然在考试中稳坐第一名的宝座。

这一次的张培祥更加地努力,她得到了太多人的帮助,再次回到学校之后,她希望自己能不让那些人失望。

1997年的高考,张培祥平静地走进考场,付出了全部努力之后,她相信自己即使是高考也能顺利考出高分。

8月份的时候,高考的成绩传来了,张培祥考了全省第五名,株洲市第一名,是株洲市的文科状元。

这一刻,张培祥终于放心了。

之后就顺利拿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农村走出来的金凤凰,张培祥的命运迎来了新的转变。

北大才女

知道自己条件的张培祥,开学的时候带着父母亲友凑来的1000元走进了北大的校门。

从此以后,她一边学习一边赚钱。

她永远是宿舍里不见身影的一个,早上很早就出门去图书馆学习,晚上很晚才忙完工作回到宿舍。

就这样的生活,她坚持了四年。

四年里,她没有管家里要一分钱,学费和生活费全靠自己的兼职。

除此之外,她也不忘学生的重要任务:学习,每学期的奖学金都有她的名字。

2001年,张培祥终于毕业了。

但是她并不满足,她希望能够钻研更加深刻的知识。

于是便考取了北大的法学专业,开始了研究生的生涯。

即使是忙于赚钱,张培祥也没有放弃读书,自小就热爱书籍的她在大学的时候有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她以“Flyingflower”的笔名在北大的论坛上发表了自己对于《红楼梦》的解读。

独到的观点和大胆的用词,让《大话红楼》一下子火了起来,而她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和读者。

之后更是以自身的经历创作出《卖米》,简单的着笔就让许多读者潸然泪下,被读者称为“可入选语文教材”的佳作。

研究生毕业之后,张培祥回到了湖南老家,在湖南卫视开辟了新的节目《新青年》,在张培祥的主持下,整个节目很快就席卷全国。

之后更是接连创作出《飞花读红笔记》、《红楼十日谈》等等著作。

英年早逝

似乎是天妒英才,就像她的笔名一样,飞花,短暂的绚烂,迅速的凋零。

2003年,“非典”席卷全球,当时身在北京的张培祥也被恐怖所笼罩。

一开始,她以为只是简单的感冒,就自己买药在家治疗。

没想到即使吃了药,病情也不见轻,张培祥的咳嗽越来越重,经常头晕目眩,更重要的是她的身上有各种红点。

耐不过朋友的要求,最终张培祥在朋友的陪伴下到医院进行了检查。

然而结果不如人意,并不是感冒,而是急性白血病。

之后就被安排在北京三院住院。

躺在病床上的张培祥只能在黑夜降临时,一个人默默哭泣。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人生如此坎坷。

白天的时候,她慢慢开导自己,看淡一些,没关系。

当时得知张培祥的病情之后,她曾工作的地方都纷纷出资,希望能够留下这名才女。

但是由于病情来得急,即使手术也没有希望。

患病一个月之后,已经知道时日无多的张培祥在网上发了自己的告别信,文中有一段小诗:

忽视浮云寄此身,容中罹病愈酸心;

无非碧海情天恨,总是红楼痴梦人。

泛月千年犹有泪,残芳一笑便成尘;

长安昨夜风催雨,且向樽前莫泛神。

2003年8月,只有24岁的张培祥闭上了双眼,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9月,在北京的八宝山举办了张培祥的追悼会。

之后按照她的遗言 骨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留在北京安葬,另一部分带回老家。

结语

张培祥的父亲将女儿的骨灰安置在家附近的一座茶山上,那里安静又沐浴着阳光。

之后又亲手设计了一座亭子,取名为:怀念亭。

张培祥短暂的一生,充满了各种波折和苦难。

但是她却并不认输,一直在顽强地与命运做抗争,即使到了疾病的最后时期,她也并没有认命。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最终在24岁的花季,张培祥遗憾离世。

我们常说生活苦,然而在张培祥身上,活着就已经耗费了全部的精力。

然而她却用短暂的一生开出了绚丽的花朵。

信息来源:

1.株洲日报数字报: 《永恒的怀念》2018-06-04

2.北京青年报: 《北大才女张培祥作品生在普通农村家庭坚持打工养家》2018-05-31

3.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大才女<卖米>写哭整个朋友圈,但你们知道她是怎样一个人吗?》2018-05-30

4.新华社: 《张培祥<卖米>是真实的经历吗?记者探访“飞花”故乡家人》2018-06-01

如果喜欢本期节目,烦请点击“关注”,既方便浏览往期作品,也不错过下期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