牺牲太大!神舟十八号已经安全返回,为什么3名航天员的脸肿了?

江卿曻 2024-11-05 09:03:20

文|江卿曻

编辑|江卿昇

前言

在航天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神舟十八号的成功返回再次点燃了人们对航天员的关注与期待。

然而当我们看到三名航天员安全出舱时,却发现他们的脸色微红、浮肿。

这令人不禁疑惑,究竟是怎么回事?太空的神秘与挑战让人向往,但它对航天员的身体又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在这次任务中,航天员们不仅完成了艰巨的任务,还面临着身体的挑战,究竟他们在太空中经历了什么?

航天员的身体反应

2024年10月31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当舱门缓缓打开,三名航天员在地面工作人员的协助下,一个接一个地走出返回舱。

然而细心的观众很快注意到了一个异常现象,三位航天员的脸部似乎有些浮肿,面色也略显潮红。

这一现象立即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讨论,有人担心航天员是否生病了,也有人猜测可能是太空环境造成的影响。

事实上,这种面部浮肿的情况并非神舟十八号航天员独有,而是许多执行过太空任务的航天员都曾经历过的生理反应。

例如在神舟十三号任务中,女航天员王亚平返回地球后,她的面部浮肿更为明显。

与出发前的照片相比,王亚平回到地球时的脸颊明显圆润了许多,这种变化不仅发生在中国航天员身上,美国、俄罗斯等国的航天员也曾出现类似症状。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答案与太空中的微重力环境密切相关。

在地球上,我们的身体适应了重力环境,体液在重力作用下主要集中在身体的下半部分,然而一旦进入太空,失重环境彻底改变了这种分布状态。

在微重力条件下,人体内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再受到重力的约束,开始均匀地分布在全身,这就导致了更多的体液向上半身,尤其是头部和面部聚集。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体液重新分布的过程并非瞬间完成的,通常在进入太空后的前几天,航天员会感受到明显的不适,如头痛、鼻塞等症状。

这是因为突然增加的头部血流量会导致颅内压升高,随着时间推移,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新的体液分布状态。

当航天员完成任务返回地球时,情况又会发生变化,重新回到重力环境中,体液再次开始向下半身移动。

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因此我们看到刚出舱的航天员仍然面部浮肿,通常需要几天到几周的时间,航天员的体液分布才能完全恢复到地球重力环境下的正常状态。

除了面部浮肿,航天员返回地球后还可能出现其他一些生理反应,比如,有些航天员会感到头晕目眩,站立不稳。

这是因为在太空中,人体的平衡系统已经适应了失重环境,突然回到地球后需要重新调整,还有一些航天员可能会出现暂时性的视力模糊,这与颅内压的变化有关。

面对这些生理变化,航天医学专家们早已制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在返回地球后的最初几天,航天员会接受密切的医疗监护。

他们会进行各种检查,并按照专门设计的恢复计划逐步适应地球环境,这个过程通常包括适度的运动、特殊的饮食安排,以及必要的医疗干预。

尽管我们已经了解了这些生理变化的基本原理,但太空环境对人体的长期影响仍然是一个需要持续研究的课题。

随着人类探索的脚步不断向更远的太空迈进,我们不禁要问:在更长时间的太空任务中,航天员的身体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微重力环境的挑战

在微重力的环境中,航天员的身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科学研究表明,短期的太空飞行就可能导致航天员的肌肉质量损失10%到15%。

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他们的身体状态,还可能对他们的日常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太空中漂浮的感觉虽然令人兴奋,但这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健康隐患。

在神舟十八号的任务中,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度过了长达数周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们的身体逐渐适应了失重的状态,肌肉和骨骼的负担减轻了,身体的某些部位甚至会出现萎缩。

这是因为在微重力环境中,肌肉不再需要像在地球上那样承受重力的压力,结果就是肌肉逐渐变得虚弱。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必须进行专门的锻炼,每位航天员都会在舱内使用特制的运动器械,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这些训练不仅有助于维持他们的肌肉力量,还能防止骨密度的流失,航天员们每天至少要花费两个小时进行锻炼,以确保在返回地球后能够顺利适应重力环境。

然而即便如此,航天员们在返回地球后,仍然需要经历一段艰难的适应期,刚回到地面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四肢无力,甚至出现站立不稳的情况。

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在失重环境中已经适应了不同的平衡机制,而在重力环境中,这种机制需要重新调整。

许多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后的最初几天,都会经历一种被称为“重力再适应”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航天员们不仅需要重新适应地球的重力,还要面对身体其他方面的挑战,例如,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也会受到影响。

在微重力环境中,心脏的工作负担减轻,心率和血压都会发生变化,当他们回到地球后,心脏需要重新适应重力带来的压力,这可能导致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除了生理变化,航天员在太空中还面临着心理上的挑战,长时间的封闭环境、与外界的隔离以及高强度的工作压力,都会对航天员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许多航天员在返回地球后,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心理适应期,为了帮助航天员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航天医学专家们也在不断研究和完善相关的心理支持方案。

尽管航天员们在太空中接受了严格的训练和准备,但在真实的太空环境中,他们仍然会面临许多不可预见的困难。

比如在神舟十八号的任务中,航天员们在执行任务时就曾遇到过设备故障和突发状况,这些挑战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对他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太空探索将越来越深入,长时间的太空飞行将成为常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问题也将愈发重要。

我们不禁要思考,在未来的深空探索中,航天员们又将面临怎样的生理和心理挑战,如何才能确保他们的健康与安全,使他们能够在更长的时间里完成更为复杂的任务?

太空生活的艰辛

在微重力环境中,航天员的生活不仅仅是完成任务和进行科学实验,他们还必须面对身体健康的多重挑战。

长期处于失重状态,航天员的骨骼也面临着钙质流失的问题,导致骨密度降低,研究表明,航天员在太空中每个月的骨密度损失可达1%到2%。

这意味着,经过几个月的太空生活,他们的骨骼强度将显著下降,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为了抵抗这些不利影响,航天员们在太空中需要进行专门的锻炼,国际空间站上配备了多种运动器械,包括跑步机、力量训练器械和自行车等。

航天员们每天都要进行至少两个小时的锻炼,以保持肌肉和骨骼的强度,此外航天员的饮食也经过精心设计,确保摄入足够的钙和维生素D,以帮助维持骨骼健康。

然而尽管有这些措施,航天员在太空中仍然会经历骨密度的流失。

在神舟十八号的任务中,航天员们不仅要完成科学实验,还要进行日常的锻炼和饮食管理,他们的生活节奏相当紧凑,每天都被安排得满满当当。

除了锻炼和饮食,航天员们还需要进行设备维护、数据记录和与地面指挥中心的沟通,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常常让他们感到疲惫不堪。

不仅如此,航天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同样不容忽视,长时间的封闭环境和与外界的隔离,使得航天员们在心理上面临巨大的压力。

他们需要时刻保持高度的专注和警觉,以应对潜在的突发情况,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任务本身,还有来自于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许多航天员在太空中会感到孤独和焦虑,甚至出现轻度的心理不适,为了帮助航天员应对这些心理挑战,航天医学专家们在任务前会进行心理评估,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方案。

航天员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家人联系,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此外航天员们还会定期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学习如何管理压力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神舟十八号的任务中,航天员们不仅完成了科学实验,还在心理和生理上都经历了巨大的挑战。

他们的经历不仅是科学探索的缩影,更是人类意志的体现,在面对太空生活的艰辛时,他们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毅力,尽管条件艰苦,航天员们依然坚持不懈,努力完成每一项任务。

随着人类对太空探索的深入,未来的航天任务将更加复杂,航天员们将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的健康和安全将成为科学家和航天机构关注的重点。

如何在微重力环境中保持身体健康,如何应对长期太空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结语

神舟十八号的成功返回,让我们看到了航天员们在太空中所经历的艰辛与挑战。

他们的脸部浮肿不仅是生理反应的结果,更是对太空生活的真实写照,每一位航天员都在为人类的科学探索而奋斗,展现了无畏与坚韧的精神。

参考文章

大河网2023年10月31日《神十六返回,航天员出舱后为何脸部浮肿,需要被抬着走?》的报道

中科院物理所2024年2月22日《生活在空间站的宇航员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的报道

如果你也喜欢我的文章,不妨点个“关注”吧!小生在此谢过了!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