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74岁朱德回乡,看见“机关托儿所”牌匾,大怒下令修改名字

风旭历史故事 2025-01-09 19:16:53

1960年的三月,朱德元帅在离别故土长达52年之后,终于重返了他的家乡四川。这次返乡之旅,不仅是他自23岁投身革命后首次回到故乡,也成为了他与故乡的最后一次接触。

当时,74岁高龄的朱德主动提出前往陕西等地进行视察,深入了解民情。而这次四川之行,也让他有机会亲身感受了乡亲们的生活。

但由于公务繁忙,朱德只能在家乡短暂停留三天。这三天里,他与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帮助村民们排水、种树,从学校到食堂,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朱德夫妇

朱德元帅于1886年出生在四川的一个贫苦农家。虽然他的祖辈都是农民,但他的父亲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子女们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火纷飞,地主的压迫沉重,但朱德的父母仍竭尽全力供他读书。

在丁家的私塾里,朱德度过了他最初的求学时光。两年后,他师从席先生,这位老师对时弊的批判和对救国之路的探索影响了朱德。在席先生的启迪下,朱德意识到,读书不是为了个人的前程,更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救亡图存。

随着眼界的开阔,朱德接触到了更多的新思想和新知识。毕业后,他更加清晰地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这更加坚定了他投军报国、拯救民族的决心。

朱德

1909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朱德踏上了前往昆明的求学之路,考入了云南陆军讲武堂,并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从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那时的他年仅23岁,投身到了革命的洪流中,此后便很久没有机会回到故乡。

1959年4月,朱德在第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肩上的担子更重了。1960年,我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农业歉收,粮食供应紧张。而国际环境也日趋复杂,苏联撤走了大批援华专家,我国陷入了困境。

党中央决定对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国情民意,领导们决定深入基层一线进行调研。尽管年事已高,但朱德仍坚持亲自下基层了解情况。他主动请缨前往上海、陕西、贵州、四川等地进行视察,希望能为国家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朱德故居

在这次视察中,朱德也得以重返故乡四川。他借着这次调研的机会,仔细观察了家乡的风貌变化,深入了解了乡亲们的生活状况。

在踏上归途之初,朱德忍不住频频向随行的孙桂林打听故乡近年来的变迁。他特别关注农业生产的进展和民众生活的改善情况,显然,这位革命家对家乡的发展怀有期许。

或许是“近乡情更怯”的缘故,随着车辆越来越接近老家,朱德渐渐陷入了沉默。他的目光透过车窗,凝视着窗外绿油油的田野和山坡。

朱德

随着车子抵达了马鞍场。乡亲们早已聚集在此,他们都想一睹这位的风采。而当朱德从车中缓缓走出时,他的朴素装扮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意外。身穿旧军装,脚踏一双磨损的布鞋,这位国家领导人的形象与大家心中的预想大相径庭。

不等朱德开口,他的本家兄弟朱代良便迎了上来,紧握住他的手,说:“你可是总司令啊,怎么穿得这么寒酸就回来了?这身行头,连我们县里的小干部都不如!”朱代良性格直率,并未意识到这番话可能带来的尴尬。

朱德却只是淡然一笑,他轻轻拍了拍朱代良的手背,说道:“老哥,话不能这么说。衣服嘛,能保暖就好。我这身衣服已经很不错了。再说了,我朱德从来不求衣锦还乡,只希望我们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朱德及战友

朱代良似乎并不买账,他反驳道:“可你现在是大官了,总不能和普通人穿得一样吧?”

朱德听了这话,连忙摆手表示不同意:“当官的为什么就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呢?我们国家现在还在发展阶段,我们怎么能过于讲究吃穿呢?”在朱德看来,特权思想是要不得的。无论是革命岁月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始终坚守着勤俭节约的原则。

说到这里,朱德松开了朱代良的手,环顾四周的老乡们。看着他们简朴的衣着,他的心中涌起一股酸楚。他深吸一口气,感慨地说:“自从我离开仪陇后,不仅没给家乡带来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让乡亲们因我而受了不少苦。是我对不住大家啊!”

朱德视察

这番话让原本热闹的氛围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确实,朱德投身革命后,他的家乡亲友曾遭受国民党军阀的残酷迫害,许多人因此流离失所。看到朱德眼中闪过的泪光,有人赶忙安慰道:“我们都还好,没受什么为难。倒是你朱家……”

在场的人们都陷入了沉思。他们回想起了红军长征后那段艰难的反共时期,朱德的老家曾遭受了迫害。许多亲属为了避难不得不改名换姓、四处逃亡。而四川军阀更是联手对琳琅山进行了血腥的清洗,甚至连朱德家族三代的坟墓都被挖掘破坏。

这种事情在过去并不罕见,那些迷信的人认为这样可以破坏对方的风水、断绝其龙脉。

朱德

随着夜幕的降临,朱德与夫人康克清在商议后决定,今晚就在附近的马鞍中学暂时安顿下来。这所中学虽然设施简朴,但环境整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这里挺不错的,干净整洁。时间不早了,我们就别打扰村里了。”随行人员协助两人安排好住宿后,朱德便径直走向食堂和寝室,询问起学生们的生活状况,“孩子们,你们一个月能吃到多少粗粮和细粮?零花钱够用吗?家里能负担得起吗?学校有没有提供补助?”

朱德观察着现场的氛围和学生们欲言又止的表情。即便他们没有直接回答,朱德也能从他们的神态中读出生活的艰辛。

朱德

意识到情况可能比预想的还要严峻,朱德立刻叮嘱陪同人员,务必确保生活补助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他深知,这些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们需要充足的营养和精力来应对学习的挑战。繁重的农活对他们的成长无疑是一种负担。

当晚的餐桌上,只有青菜、豌豆角、红薯这些家常便饭,不见一丝荤腥。朱德却吃得津津有味,甚至连红薯皮都一起吞下。他的朴素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受触动。

“接待我一切从简,不喝酒、不抽烟、不吃肉,尽量不要给当地添麻烦。”朱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朱德视察

一夜硬床板,一肚子家常菜,朱德却睡得格外安稳。第二天清晨,习惯早起运动的他早早便起了床。没想到的是,随行人员竟然比他起得更早。

“总司令,要不要先回家看看?”随行人员询问。

朱德摆了摆手,示意他们一起先去看望贫下中农,“我们还是先去了解一下乡亲们的生活情况吧。”说完,他便径直向记忆中的后山走去。爬过几个陡坡后,他才停下来洗漱并享用早餐。

朱德

饭后,朱德一行漫步在村子的小路上。几位“导游”热情地为他们介绍着这些年村镇的变化以及人们目前所面临的困难。朱德时而点头称赞,时而眉头紧锁,显然对乡亲们的生活状况深感关切。

这时,一行人来到了一座高大的砖瓦房前。有人兴奋地指着房子对康克清说:“这就是朱老总家的房子!”

朱德却立刻摇头否认,“不不不,我家以前很穷,连块地都没有,怎么可能盖得起这样的房子呢?”几位领导面面相觑,难道是朱老总离家太久,连自己的家都不认识了?还是说他年纪大了,记忆力有所减退?

朱德众人

朱德在房子周围转了一圈,突然发现旁边那颗槐树上刻着他熟悉的痕迹。他恍然大悟地笑了起来,“我想起来了!以前我在护国军中当旅长的时候,给家里送过一些钱,他们就用这些钱建了新房子。不过,我这么多年没回来过,所以一下子没认出来。”说完,他轻轻拍了拍门口的那颗槐树,“这可真是‘自家人不认自家门’了啊!”

接着,朱德转头对身边的人说:“这房子应该还空着吧?这么好的房子不要让它空置着,你们可以把它腾出来给孩子们当学校用。”听到这个建议,旁边的县委领导表示:“县里原本计划在这里办一个您的展览……”

朱德立刻打断了他的话:“不要办展览了。现在有很多孩子没有地方上学,我们应该把房子让给孩子们用,让他们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教育。”在康克清的陪同下,朱德又在房子里走了一圈,然后才满意地离开。

朱德

随着天色渐暗,朱德不得不踏上归途,返回县委所在地。而在途中,朱德总司令突然瞥见路边一个院子的牌匾上写着“机关托儿所”五个大字。他立刻让司机停车,然后沉着脸步走到院子门口。他抬头凝视着那块匾额,一字一顿地念了出来。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个字,但却让朱德总司令感到极大的不满。他低下头,身边的当地领导们已经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没等省委书记廖志高鼓起勇气上前解释,朱德总司令就再次开口:“这个匾额的意思是,这里只接收干部家庭的孩子吗?这是不对的!必须马上改正!这么好的幼儿园,应该让所有人的孩子都有机会进入!”

说完这番话,朱德总司令便转身回到了车上,没有给众人留下任何商议的余地。对于他这样的老一辈革命家来说,他们奋斗终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穷苦人家能够平等地享受社会福利。如今,“机关托儿所”这样的存在,无疑是对他们信仰的践踏。

朱德

县教育局在得知此事后,迅速响应朱德的指示,将“机关托儿所”的牌匾更换为“城关幼儿园”。在离开之前,朱德总司令始终坚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原则。他只购买了两双草鞋作为纪念,并拒绝让自己的身份成为家属谋取私利的工具。

面对依依不舍的乡亲们,朱德安慰他们:“请大家相信党的领导,自力更生,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眼前的困难。”三天的视察时间转瞬即逝,朱德总司令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家乡。

他没想到,这一别竟是永诀。在回京之后,他并没有忘记家乡的点点滴滴。他将这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详细汇报给了党中央,并提出了因地制宜、恢复集市贸易以及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等建议。可见,朱德的心里装的都是百姓。

素材来源:

《朱德回到家乡却不识自家门,被堂弟“嘲笑”穿得不如县干部》,党史故事;

《朱德:巨星如何闪耀》,学习时报,2020年07月06日;

《朱德的故事》,山西出版集团,1998年9月1日。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