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秋意渐浓,又是一年重阳至。
九月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
自古以来,重阳节便是登高望远、赏菊饮酒、思念亲人的日子,是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的诗意,是人们心中温暖的记忆。
重阳之际,在温馨的氛围中,与长辈共话往昔,感受岁月静好,人间值得。
〔1〕
沉醉东风·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
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重阳佳节,枫林叶赤,菊花盛放,令人赏心悦目。
那曾经有过题诗故事的红叶,落入清澈的御沟,人们纷纷登上歌楼,赏花饮酒,沉醉其中。
秋高气爽,大雁的身影日渐稀疏,夕阳西下,山峦的轮廓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瘦,四周空旷而寂寥。
此时正是暮秋时节,整个世界都笼罩在一片冷清之中。
河畔的柳树,已经枝枯叶黄,寒蝉在枝头凄厉地鸣叫,天地间呈现一片哀愁的景象。
这个时节,有谁能让穿白衣的人前来送酒,和我一起解忧呢?
诗中“白衣送酒”的典故源自一段佳话。有一年的重阳节,陶渊明因家贫无酒喝,心情惆怅地坐在菊花丛。此时,江州刺史王弘派一位白衣人为他送来美酒。陶渊明诗兴大发,吟出《九日闲居》这首名诗。
苏轼的“白衣送酒舞渊明 ,急扫风轩洗破觥”,李白的“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也都借用了这个典故。
〔2〕
风入松·九日
元·张可久
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
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
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常年。
重阳佳节,菊蕊飘香,客居杭州的张可久游历西湖。
一场清新的秋雨过后,湖面澄澈明净,天空清新明亮,西湖六桥边的美景如画。
秋风送爽,山色在清风的吹拂下,显得如画般美丽。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之时,有菊花相伴,就无需为浓重羞涩而遗憾。
作者仔细端详着手中的茱萸,不禁露出一抹微笑,他感觉得自己精神矍铄,身体健康如常,并无衰老之态。
茱萸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佩戴茱萸是重阳节习俗之一,被赋予避邪、祈福等寓意。
清新明丽的湖天景色,使得作者心情愉悦。全曲毫无悲秋叹老之语,洋溢着乐观愉快的气氛。
〔3〕
采桑子·九日
清·纳兰性德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农历九月九日,纳兰性德身处塞外。每逢佳节倍思亲,形单影只的他,倍感孤独寂寞。
深秋时节,身在遥远的边塞之地,寒风凛冽,万物凋零,不知道有谁会想起自己,耳边是落叶簌簌的声音,四周一片苍茫寂寥。
回家的路途遥远而漫长,边塞山势环绕,难以行走,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家乡。
正值重阳佳节,应该珍惜这与往年不同的风光,心中感觉悲伤不已,并不是登高远望的原因,
在这鸿雁南归的时节,自己却不能归家,因此才更加感觉冷落凄凉。
这首词仅用寥寥数十字,便写透了羁旅天涯的悲苦,语言凄清含蓄,流露出词人深深的思乡之情以及孤独寂寥之感。
〔4〕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五代·李煜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
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雝雝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李煜笔下的重阳节,充满了凄苦与悲凉,此时的他,已经被囚禁在汴京。
美好的秋光,正在慢慢地消逝,终究还是留不住。层层叠叠的红叶,铺满了台阶,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凄美。
又是一年重阳节,登高望远,本是古人寄托情怀、祈求长寿的习俗,但对于作者而言,却成了触景生情的时刻。他站在高台和水榭之上远望,到处都挂着茱萸香囊。
紫菊的芬芳,弥漫在庭院之中,晚烟笼罩,细雨绵绵,这画面既朦胧又凄清。
一群南归的大雁从空中掠过,发出呜咽的悲鸣声。时光流逝,每一年的痛苦与愁恨,都是如此相似。
〔5〕
旅中过重阳
唐·朱庆馀
一岁重阳至,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今日为谁黄。
重阳节来临,诗人朱庆馀却孤零零地身处异乡,漂泊无依。
他独自登上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可是出现在眼前的,却是荒芜与凄凉的景象。
空中云朵轻盈地飘过,一群大雁排队飞往天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酸楚。
大雁南飞尚有归期,自己却像无根的浮萍,不知何时才能回到魂牵梦绕的故乡。
他想起了故乡篱笆旁的菊花,每逢重阳便会竞相绽放。可是,今年的重阳节,那些菊花又将为谁而黄呢?
重阳节,愿每一位远离家乡的游子都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与归属。
日月並應九重陽,天長地久久長壽。 九九重陽敬老情,情濃誼厚相思長。 感恩敬老陪身旁,飲宴祈壽聚滿堂。 頣養天年千叟宴,百年長壽萬老會。 佩插茱萸簪菊花,辟邪翁戴延壽客。 菊花傲霜滿地黃,丹桂飄香漫山紅。 天髙氣爽遊九州,登髙望遠賞金秋。 共醉重陽好時光,歡聚暢飲吉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