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曾言:“我看他这个人是个好人。”
毛主席年长陈云十二岁,自中央苏区一见,便成了四十余年的同舟共济。
陈云初时不过是个青年,走在毛主席的身旁,还是个青涩小伙子。
岁月如梭,陈云渐渐从这位领袖身上学得几分稳重与智慧。
随着时间推移,两人合作愈久,陈云受益愈深,毛主席的身影,便在他心中愈发高大。
那么,陈云同志是怎么评价毛主席的?
不唯上,不唯书
毛主席曾言,武则天可谓容人有量,识人有智,用人有术,堪称一代治国之才。
然而,这评价若拿来形容毛主席自己,也是毫不逊色的。
毛主席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卓著胜利,带领社会主义建设步入正轨,最终为中国的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关键之处便在于他那双慧眼,善于知人,亦善于任人。
这其中,选陈云去上海便是最为典型的一例。
彼时,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却有人趁机搅动风浪,首当其冲的便是不良资本家,而他们的老巢,正是在那“十里洋场”的上海。
派谁去呢?
毛主席略一沉吟,便拍板——陈云。
陈云到上海,局势也并不乐观。
资本家们在银圆市场和粮棉市场上下了狠手,想要搅得新生的国家经济不得安生。
然而陈云老谋深算,他领导了一场“银圆之战”与“粮棉之战”,步步为营,釜底抽薪,硬是把资本家的如意算盘打得粉碎。
那些个投机倒把、想趁乱发财的主儿,最后也只能悻悻而退。
这场经济大胜仗,毛主席后来说得妙:“这是经济上的淮海战役。”
毛主席更是直接赞陈云一个字——“能”。
这简洁的一个字,包含的,未必只是领导经济的才干,还透着一份深沉的信任与佩服。
这场与资本家的较量,毛主席看得明白,而他对陈云的识与用,便是那关键。
陈云这一生,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缩影。
年纪轻轻,25岁,他便已是中央候补委员。
再过四年,29岁,便跃居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之位。
若论资格与才干,毛主席一句“人才难得”,已道尽他的分量。
小平同志更是不吝称赞,将陈云誉为“改革开放的副总设计师”。
历史的尘埃落定,回首来看,陈云一以贯之的实事求是,方才是他能屹立不倒、功勋卓著的基石。
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风雨交加的和平建设时期,陈云都坚守这一准则。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此间的智慧,不是书本堆砌,也不是上命使然,而是在实事求是的坚持中慢慢锤炼出来的。
实事求是,历来便是中国共产党行事的铁律,也是屡屡取得胜利的根本法宝。
无论是打天下还是治天下,陈云始终以实事求是为旗帜,在顺境里不骄不躁,在逆境里不卑不亢。
他几十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令人拍案叫绝的“十五字箴言”:“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交换、比较、反复。”
这话听来简明,实则包罗万象。
前九字讲的是唯物论,后六字则道出了辩证法的精髓,恰如其分地将毛主席的思想升华为他自己的领导原则与工作方法。
陈云的坚持,未必光靠天分,更多是一次次在风浪中的锤炼。
实事求是,这四字,看似寻常,却如砥柱般支撑起了陈云波澜壮阔的政治生涯。
陈云如何评价毛主席
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是否实事求是,这几乎是一面镜子,能映出一个政党是否讲公道。
倘若连历史都不公道,试问如何赢得人心?
陈云同志,同样是这历史公道的捍卫者。
在关于《历史决议》的讨论中,陈云明确提出,建国前28年的历史绝不可轻描淡写。
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是毛主席带领全党全军闯过重重险关,赢得民族独立的光辉篇章。
若不提毛主席的功绩,如何谈得上实事求是?
陈云认为,只有回顾党的整个历史,才能将毛主席在关键时刻的作用写得透彻,才能让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得到确立。
时间推至1981年3月,陈云与邓力群的一番谈话,真可谓字字千钧。
他坚定地指出,《决议》必须明确毛主席的历史地位,坚持并发展毛泽东思想。
而要达此目的,就不能绕开党成立以来的整段历史。
解放前的血雨腥风与解放后的筚路蓝缕,都需一笔一划写清楚。
陈云道:“有了党的整个历史,解放前解放后的历史,把毛泽东同志在六十年中间重要关头的作用写清楚,那么,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确立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也就有了全面的根据。”
若论功过是非,陈云不愿模棱两可。
他心里有杆秤,称量着历史的轻重,不以一时的情感动摇,也不为外界风云所扰。
这才是实事求是,这才是公道。
而毛主席的功绩,就像陈云所言,“第一位的。”
《历史决议》几经波折,千锤百炼,征求了近万人的意见,才终得定稿。
若说是大浪淘沙,那这《决议》可谓是万千言语中淬炼出的精华。
对于毛主席的评价,更是科学且严谨,绝无偏颇。
《决议》如此道:“……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这样简明有力的结论,实在是得来不易。
陈云阅后,大加赞赏,一句“改得很好,气势很壮”道出了他的胸中块垒。
这份公正评价,是对过去的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昭示。
功过分明,毛主席的历史地位,终将不容动摇。
主席对陈云的影响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句话在陈云身上,可以说是再贴切不过了。
陈云一生,跌宕起伏,却不乏贵人相助。
他是那种人,遇人相助,铭记在心,感恩在怀。
毛主席,年长陈云12岁,这十二年,未必只是一段岁月的差距。
从中央苏区的相识起,毛主席与陈云共事四十余载,岁月如长河,两人的交情也像河中之舟,载着陈云一路成长与成熟。
彼时,陈云还是个青涩的青年,而毛主席的风度、学识、气魄,俨然是他所追随与服膺的楷模。
陈云常常回忆,自己初入中央苏区时,最佩服的便是毛主席的调查研究之法。
毛主席治天下的智慧,大抵皆藏于此:细致入微,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毛主席对陈云的影响愈发深远。
遵义会议之后,陈云奉命赴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红军长征与遵义会议情况。
期间,他进入列宁学校,开始系统学习马列主义基本理论。
这段时间,陈云反复思索一个问题:“人为何犯错?”
党内许多领导人如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皆是学问大家,然而为何仍然会走错路?
陈云自问,自己过去也犯过错,是否因为经验不足呢?
对这些问题,他一直未得其解。
抗战爆发后,陈云回到延安,心中疑惑未消,便三次向毛主席请教。
第一次,谈到某干部犯错,毛主席一语中的,指出根本原因在于思想方法的片面性,并首次向陈云提及学习哲学的重要性。
第二次,毛主席谈张国焘的问题,重申片面思想乃错误之根源,再次劝陈云研习哲学。
第三次,要学习哲学时,毛主席又提到了思想片面的危害性。
毛主席的话像是春雨,浸润陈云的心田,让他在延安这段相对平静的时光中,开始认真研读哲学,追寻思想的深度。
后来,陈云多次提到,正是毛主席那几番谈话启发了他,激发了他对哲学的兴趣,帮助他建立起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在毛主席的指引下,他学会了从更广阔的视角审视问题,既避免了思想的偏狭,又增加了决策的高度。
按照毛主席的指点,陈云开始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尤以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战争和战略问题》为重。
这些书仿佛一把钥匙,打开了陈云理解中国革命的立场、观点与方法的大门。
毛主席这一套理论,无论是战略战术,还是辩证法运用,皆显得出类拔萃。
陈云自那时起,渐渐明白,革命的复杂局势,需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
盲目决策,恐怕只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不仅如此,陈云还参与了由毛主席亲自组织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会,担任副组长,得以领略孔子、庄子、荀子、墨子等古代思想家的智慧。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陈云开始思索这些古哲的智慧如何与现实结合,那些遥远的哲思,竟也可以在革命道路上寻得共鸣。
与此同时,陈云在中组部也自发成立了哲学学习小组,亲自担任组长,带领大家研读哲学经典。
这场学习,俨然是一场思想的“持久战”。
毛主席对此甚是赞赏,甚至专门派了哲学秘书来为他们定期辅导。
每当专家讲课,陈云从不懈怠,记笔记之认真,听讲之专注,令人刮目相看。
如此持之以恒,学习小组竟然成为了中央的“模范班”。
在此期间,陈云不仅限于理论,还自学了苏联经济学家列昂节夫的《政治经济学》,斯大林的《列宁主义概论》也不在话下。
他对知识的汲取,如旱地逢甘霖,越学越渴,越渴越求索。
后来回忆起这段岁月,陈云感慨道:
“我到延安后,毛主席让我学哲学,还给我派了教员,我认真地学了三遍。那几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延安学习前,我的讲话、文章缺少辩证法;学习后,讲话写文章就不一样了,就有辩证法了。”
陈云坦言,通过学习,自己最大的收获是重新认识了“错误”的本质:“过去我们犯错误,主要是因为不根据客观实际办事,主观与客观相脱离。当然,犯错误的人,也不是对实际情况一点都不了解,只是他们了解的情况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而片面的情况就不是真正的实际。”
陈云本就是实事求是的干部,但这段学习令他的思维更加全面而自觉,经过锻打,愈加锋利。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无论是在正式的工作汇报中,还是茶余饭后的闲聊间,陈云总是乐此不疲地提起那段学哲学的岁月。
话里话外,常常带着一种由衷的敬佩与感激。
1981年,在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陈云再次提及:“从遵义会议到抗日战争胜利,毛泽东同志的一个无可比拟的功绩,是培养了一代人,包括我们在内的以及‘三八式’的一大批干部。现在这些人在全国各个岗位上都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对于毛主席的教诲与培养,陈云的心中一直怀有深切的感触。
这份感恩,并不是表面上的客套,而是一种由衷的钦佩与真挚的感激。
毛主席教哲学,是“授人以渔”,而陈云不仅学得认真,还深刻领悟了其中的精髓。
几十年风雨路,他总是时不时拿出来咂摸一番,心中感念,那份恩情,仿佛一杯陈年的老酒,愈品愈醇厚,愈酿愈甘冽。
参考资料:
知人善任的毛泽东陈立旭陈云的感恩情怀刘启芳陈云对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