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拿下纽约镇:这个乌克兰城市,为何也叫“纽约”?

黄娜老师 2024-08-25 12:23:07

在历经两个多月的争夺后,俄军最终占领了纽约镇。俄媒将之称为——“整场俄乌冲突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当然,仗打了这么长时间,有关“重大转折点”的说法,人们可能也早就都听麻了。但这次网友更感兴趣的,或许还是——乌克兰,竟然还有个纽约?

有人说,这是乌克兰第二次颜色革命后,为了讨好美国特意改的。

客观看,这样解释,既对,又不对。

好了,咱们下面就联系乌克兰纽约镇的位置和它历史,简单捋顺一下。

纽约镇位于顿涅茨克西北部,虽然叫镇,人口也不多,但却一直属于一个战略价值很高的交通枢纽和要塞城市。

自2014年初起,纽约和它北边的捷尔任斯克市,就属于乌克兰在西方支持下精心构筑的一大核心防线。

同时,纽约镇还自带苏联时期为抗核打而设计的地下工事,再经过波罗申科-泽连斯基两任总统的不断加固和升级,其地下设施的复杂程度、密集的交叉火力点,至少能覆盖周边近55平方公里的土地。

而纽约镇之所以这么重要,那主要是因为,它是更重要的一个交通枢纽兼要塞城市——红军村的“门户”。

大家都知道,自2014年开始,乌克兰就在东部地区设置并不断加固着三道防线:

第一道:巴赫穆特;第二道:红军村;第三道:君士坦丁罗夫卡;第四道:双子城。

被中国网民称为顿巴斯的“山海关”的巴赫穆特早已被俄军拿下。目前双方激烈争夺的,正是第二道防线——红军村。

这个“红军村”虽然名字里有“村”,但却是个交通发达,采矿业发达的重工业城市。

之所以叫“红军村”,是因为它1920年代刚开始建城时,确实就是个农村。那时候,苏联选址这个矿区进行工业化建设,并为了纪念苏俄内战时牺牲的红军英雄,将此地叫做了“红军村”。

后来,“红军村”靠煤炭产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成了一个现代城市(所以,大家也别笑话石家庄市的名字了,哪个城市不是“庄”和“村”演变而成的)。

目前,共有6条高速公路,5条铁路经过“红军村”。

比如,北边和南边的M-30和T-04通往乌军大后方第聂伯州和扎波罗热州,而T-05则通往哈尔科夫方向。

所以,红军村属于乌军目前在顿巴斯地区最重要的屏障和物资枢纽。一旦丢掉这里,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三大堡垒城市:顿河康士坦丁洛夫卡、克拉马托尔斯克和斯拉夫扬斯克的物资补给将会断绝,沦为一个个的孤城。

简单说可以总结为,红军村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防线,而如今被俄军拿下的纽约镇,则是红军村的防线。

失去了纽约镇这个“屏障”,红军村,很容易就”裸奔“了。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明白乌军为何不顾一切地反攻库尔斯克了吧。一部分原因就是制造危机,让俄军抽调兵力回援,以干扰红军村方向的进攻——丢掉这里,对乌军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有意思的是,如今的红军村,实际上只是中俄媒体习惯的称法。在乌克兰,从2016年起,它就被改叫了——格罗季夫卡。

还有咱们说的这个纽约镇,在俄罗斯媒体口中,则被称为——诺夫戈罗茨科耶。

其实,乌克兰的纽约镇,它最初真的就叫纽约。是1955年,随着冷战的加剧,被苏联当局更名为的诺夫戈罗茨科耶,并一直延续到2014年,波罗申科总统将其改回旧名字——纽约。

所以,虽然也不排除波罗申科这样做是为了讨好西方,拍美国人的马屁。但换个角度,正如前面说的那样,这地方最开始,原本就叫纽约。

而且,“纽约”的这个地名,要追溯源头,还跟盎撒人有关。

“纽约”,本源于那段岁月中,英语和德语圈子里很常用的一个人名——约克(英文York,德语Uecker)。

比如,一战时美军王牌狙击手,名字就叫做阿尔文·约克(下图这位),田纳西州的一个德裔美国人,虔诚的新教徒。1918年,在法国的阿贡森林,他用打火鸡的枪法占领了一个德国阵地,成为了当年美国家喻户晓的战争英雄。

咱们再看英国。

从15世纪开始,英格兰国王的长子,都是剑桥公爵,国王的次子则为约克公爵。他们的封地分别是剑桥郡和约克郡。

按照角色分配,剑桥公爵专心磨练治国理政能力;而约克公爵会被送去军队锻炼,成为军事统帅,专心给他哥开疆拓土。

至今,英国王室虽然不再期望次子担任军事统帅,但依旧保留着把次子送去参军的习惯。并且,还不是安排国内服役,通常是要上前线的(如果有机会的话)。

比如,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安德鲁王子(就是爱泼斯坦丑闻里的那个英国王子)。

1982年,英国与阿根廷之间的马岛战争期间,正在服役的安德鲁王子作为“海王”直升机的飞行员跟随“无敌”号航母穿越了半个地球,亲赴前线作战。

战场上,安德鲁王子的战斗能力相当出色,不但完成了许多反潜战和反水面作战的任务,还曾经充当过技术要求高、风险极大的“诱惑导弹”角色,以至于“英国王子智钓飞鱼导弹”的英雄事迹一度传遍了全球。

让女王夫妇极为长脸,将这位“战斗英雄王子”视为温莎王室的骄傲。

当“无敌”号凯旋回国的时候,女王夫妇还一同亲临普茨茅斯军港,以船员家属的身份,迎接儿子的平安归来。

只是,约克公爵安德鲁除了这次“英国王子智钓飞鱼导弹”的事迹外,其他时候出现,往往都伴随着和作风问题有关的丑闻,如今可并不算是英国王室里的一个“体面人”。

另外一个不太体面的,则是如今的国王次子,约克公爵哈里王子。

他大哥威廉也曾被安排去军队锻炼过,担任英国皇家空军(RAF)搜救飞行员。

相比之下,哈里这个就要危险和艰苦很多了——直接给派到了阿富汗。

好了,咱们再看美国的纽约州。

大航海时代早期,它曾属于荷兰殖民地。荷兰人叫它“新阿姆斯特丹”。

到了1664年英国人又占了这块地盘。

同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颁布圣旨,将这块殖民地交给他的弟弟——海军元帅,约克公爵管理。名义上属于约克公爵在新大陆的“封地”。

由此,“新阿姆斯特丹”被改称为了“新约克”,即纽约(New York)。

好了,最后还是再说回乌克兰的纽约。

跟美国纽约一样,它也是由人名发展而来的。但源头不是英国,而在德国。

早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1462-1505)和瓦西里三世(1505-1533)时期,就有好几批德国人陆续移居到如今的乌克兰-俄罗斯境内。他们多属于武器制造工匠、建筑师、医生等等专业技术人士,很受当年东斯拉夫统治者的尊重。被视为西方文明和先进文化技术的传播者。

此外,在后来的沙俄时代,沙俄帝国的王储妃,也多为来自德意志各邦国的公主。以至于历代沙皇都流淌着德国血脉。当然,他们当中也有干脆自己直接做沙皇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

正是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乌克兰境内的这个纽约村开启了它的历史。

像如今的敖德萨、尼古拉耶夫等乌克兰重要黑海沿岸,都曾被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送给东斯拉夫人的礼物”。

因为,早在那之前,这些地方都属于鞑靼人建立的克里米亚汗国的统治范围。

第五次俄土战争后,沙俄灭掉了依附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克里米亚汗国,将这片黑海沿岸区域纳入了沙俄帝国版图。

随后,按照叶卡捷琳娜大帝的指示,女皇的生活兼事业“伴侣”——波将金元帅亲自选址,开始仿造欧洲的城市格局,在黑海沿岸建设多个要塞城市。

俄剧《叶卡捷琳娜大帝》中的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波将金

这个阶段,很多来自德国的知识分子和工程技术人员被沙俄政府的“海外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到了乌东地区,参与东斯拉夫人的要塞城市建设工程。

与此同时,不那么高端的普通德国劳动人民,也开始携家带口进入广袤的沙俄帝国定居。

选择去乌克兰安家的德国人主要来自黑森州、莱茵河地区和符腾堡州。他们在别洛韦热(基辅北部)、尤佐夫卡(今天的顿涅茨克)建立了一些德意志农庄,并按照德国人的习惯,在自己老家村镇的名称前加个“新”字(neu),用来命名他们的定居地。

就这样,尤佐夫卡的约克镇,由此成名。同样是“新约克”的意思,也就是“纽约”——这帮德国人的老家,来自德意志境内的某个约克镇。

近代德意志人的分布(红色)

从那时起,纽约镇被叫了一个多世纪,直到1950年代,和美国关系紧张的苏联当局将这里改名为诺夫戈罗茨科耶。再到2014年,全面倒向美国的乌克兰当局,又将这里改回了旧时称呼——“纽约”。

于是,就有了如今奇幻的一幕,在顿巴斯地区,俄军攻占了纽约。

原创文章,未经授权,拒绝一切形式转载和改编!

1 阅读: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