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在各大战场上,战略相持阶段时的主要形势是怎样的?

评史可不察 2024-10-31 08:34:3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各参战国在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方面发展程度极为不平衡的情况下展开的,既有美、英、德这样的传统强国,也有苏联、日本这样后来居上的新生强国,更有中国、印度这样已经走向衰落的东方国家。如此的复杂性跟特殊性,令各战场的战略相持跟转折阶段各有不同,各战场对整体战争进程的影响也各具特点。

二战是由分布于三大洲四大洋各战场组成的,各战场跟整体战场紧密相关,主要战场则对大战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1942年初,轴心国在各战场的攻势受到遏制,整个战争进入战略相持与转折阶段。

中国战场

1938年10月,中国战场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日本对中国国民党当局采取的是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两手策略。军事方面,日军停止对正面战场的战略进攻,改成保守占领区为主的方针,逐渐将战略重心转移到共产党主导的敌后战场,以主要力量打击抗日根据地。共产党的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1940年,八路军发动了有100多个团参加、历时5个多月的百团大战,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打破了日军华北方面军的“囚笼政策”,打乱了日军南进的战略计划,进而减轻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压力,增强了中国军民战胜困难、抗战到底的决心跟信心,对当时受到法西斯侵略的西欧国家同样是一个鼓舞。

1941年至1942年,中国战场形势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在纳粹德国、意大利法西斯军队横扫西欧北非、闪击苏联的重大胜利的刺激下,为展开南进战略、打破中国战场的僵持局面,日本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对英美的太平洋战争。为解除后顾之忧,日军对中国敌后战场实施残酷的“扫荡”“蚕食”“清乡”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三光政策”以及经济封锁,给敌后抗日根据地带来了空前灾难。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如地雷战、地道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粉碎了日军的进攻。

自1943年起,敌后战场开始进入恢复与再发展阶段。1943年夏,因为共产党贯彻“敌进我进”的方针,将斗争焦点引入了敌占区。因此,主动进攻作战逐渐上升到重要地位。从秋季开始,敌后战场出现明显的转折,尤其是在华北战场,日军已经逐渐丧失战场主动权。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较大规模的卫南、林南战役,取得重大胜利,日军的秋季“扫荡”以失败而告终。这一系列的胜利拉开了1944年各抗日根据地展开局部反攻的序幕。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于缅甸北部开始反攻。标志着中国战场也出现了新的转折。

据不完全统计,自1938年5月至1943年5月,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共进行游击战6.2万次,歼灭日伪军76.2万人。日军被迫停止了对正面战场的大规模进攻,但正面战场仍进行了14次规模不一的战役,共歼灭日军38.6万人。

中国战场开战最早,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也最早,持续长达5年。在此期间,中国坚持抗战,牵制和消灭了大量日本陆军主力,不但令日军无法执行陆军力主的北攻苏联的政策,也令其一再推迟海军南进攻打南洋英美殖民地的计划,有力地支持了同盟国的“先欧后亚”战略。

北非、地中海战场

在北非战场,英军经历了先败、后胜、再败、再胜的曲折。1940年9月,意大利以优势兵力从利比亚向埃及英军发起进攻。英军不敌转移。经数月的准备后,英军于12月开始反击,将北非意大利军全部击溃。北非交战双方进入战略相持和转折阶段。

意军在北非的失败,迫使纳粹德国介入北非。1941年2月,隆美尔率领两个师的德军开赴北非。3月底,在意军协同下发起对英军的进攻,将英军赶回埃及境内,利比亚重回德国、意大利之手。但德国当时正准备全力进攻苏联,难以在北非维持补充和增援力量,交战双方展开了长时间的拉锯战。

1942年8月底9月初,北非德军遭受战败,失去战略主动权。10月至11月,英军发起阿拉曼战役,沉重打击了北非的德意军,使北非、地中海战局发生了有利于盟军的根本转折。

苏德战场

1941年底的莫斯科保卫战中,苏军转败为胜,令德军遇到了开战以来的首次大失败,宣告了德军闪击战的破产,苏德战场也进入了战略相持与转折阶段。苏军趁机于1942年初发动了冬季总攻,但由于对德国主要打击方向判断失误,严重失利。苏德战场也陷入拉锯战,到11月中旬,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方向守住了战略要地,极大地消耗了德军。随后苏军发动了斯大林格勒反击战,德军战败,苏德战场发生了根本转折。

太平洋战场

1942年5月初,作为实施切断美澳交通线作战的第一步,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跟美国以航母编队的形式在珊瑚海展开了大规模交战,美军大胜,由此遏制了日本于西南太平洋的扩张势头,太平洋交战双方开始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在6月,日本海军主力中途岛海域同美国海军展开的海战,是太平洋战场形成战略相持后第二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海战。中途岛海战的战败,使日军开始丧失在太平洋的海空控制权和战略主动权。

1942年下半年,在日本南方军所负责的区域内,美军的反攻不断,日军的压力不断加大。8月7日,一支美军骨干部队袭击所罗门群岛、瓜达尔卡纳尔岛和图拉吉岛,并全部得手。日本第17军企图夺回瓜达尔卡纳尔岛,但损失重,未能成功。9月12日,日军再次攻打,同样受挫,其后准备集合陆海军的战力一举夺回该岛。

10月24日起,日军以第2师团为核心发起总攻,仍失败。11月14日,为准备攻打瓜达尔卡纳尔岛,搭载兵力和军需品的约10艘日军运输船组成的大型船队,在海军护卫之下试图强行运输。美日之间的海战异常激烈,舰队的掩护异常艰难,最后日军船队几乎全军覆没,夺岛目的未能达成,以小型舟艇进行的运输也基本不能成功。日军对瓜达尔卡纳尔岛的补给运输几近于绝望状态。

东部新几内亚方面,日军南海支队于1942年7月中旬在布纳北面登陆后继续前进,并越过欧文斯坦利山脉往莫尔兹比港进攻,9月中旬到达该山脉顶部一线,为其后的作战作准备。因为丧失了制空权,加上山地险峻,日军补给陷于困难,只好执行军方命令,往库姆西河右岸撤退。

1942年8月至1943年2月,美日又进行了历时6个月之久的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日本战败,美日间的攻守形势逆转,太平洋战场形势发生了有利于美国的根本转折。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