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来一波坦白局。今天我们分享一个比较“重磅”的话题,也是我们很少涉及的内容——老人带娃,孩子挑食了怎么办?
为什么我们说这个话题算是“重量级”,我们很少谈呢?因为这个事儿看起来是因为孩子挑食行为引发的家庭矛盾,实际上孩子挑食只是“导火索”,家庭成员之间不过是借孩子吃饭这个由头表达对彼此的某些行为看不惯罢了,孩子在其中就是个“工具人”的角色。
有的家长说这怎么会是家庭矛盾呢?孩子好好吃饭谁还愿意天天闹别扭啊?
我们做辅食添加和喂养指导十多年的经验来说,因为孩子吃饭问题产生矛盾的家庭,往往更看重“家庭地位的权威性”以及“家庭成员的服从性”。
“我是孩子的妈妈,孩子怎么吃饭我说了不算?”
“孩子吃什么,怎么吃,我比你们懂得更多!”
“我是孩子的奶奶(姥姥),你们都是我养大的,我的经验当然靠谱了!”
对待孩子吃饭其实也是如此,忽略孩子的生长发育需求,而是出于方便自己喂养的目的,减少自己的重复性劳动,要求孩子表现得超出发育水平的服从。
比如要求孩子:家长做什么就吃什么。
吃饱了没有必须由家长来判断,孩子表达出扭头不想吃了不算。
盛多少吃多少,要吃得又快又干净,还必须都吃光不能剩饭。
孩子出牙不适、奶喝饱了不想吃、手部发育敏感想抓捏食物,都被判定为“干扰吃饭”,是“边吃边玩”的“错误行为”。
因为孩子年龄太小服从性差,所以家庭成员就转而互相追求彼此的“服从”——我不参与喂养,但你必须听我的,按我的来。
现在普遍是老人是孩子的主要照护人,家长经常忽略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视力、听力、精力以及学习的能力都是退化的。但孩子是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快速地成长和发育。网络的普及让育儿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快。这对作为主要照护人的老人提出来更高的学习能力的要求。
如果老人对新事物接受度高,学习能力更强,在孩子添加辅食过程中家长会感觉更轻松。参与我们课程就有这样的老人,姥爷、姥姥、奶奶、爷爷积极配合。
家长要工作没时间带孩子,带孩子、照顾孩子的日常生活,还要让孩子在添加辅食的过程中学会各种进食技巧,同时要保证孩子健康不生病,这种种明的、暗的要求都落在视力听力体力退化的老年人身上,难免顾此失彼。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老人按照自己说的做,孩子就能好好吃饭,或者孩子出现各种挑食行为是因为老人的喂养方式是落后的,是错的,仅仅是变成“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没有拿出有效的,能改善孩子吃饭问题的行动,也很难说服老人改变。
这是因为我们本能的会更喜欢做一些自己熟悉的事,害怕陌生感。
熟悉的事,意味着熟练,熟练度高代表更擅长,心理上不易排斥,思想上也不必做太多的思考,更不用冒险做什么决策,因此也容易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程序中获得安全感和平和舒适的情绪。
而让孩子学习如何吃饭这件事儿又太太太容易被成年人认为是应该和呼吸一样,是人类幼崽出生后无需学习而自动获得的技能。作为家长只需要提供不同食物排除过敏,让孩子的肠胃慢慢适应食物的变化就可以了。
不信的话想一想为什么孩子学语文学数学英语,没有长辈拼命干预,也很少有家长把孩子丢给老人让老人给孩子补功课呢?
有的家长会说“老人经常念叨我当初把你就这么带大了,现在也不挑食,怎么到孙子了就不行了?”
对不?很多家长对此感觉无力反驳吧?或者感觉也挺有道理的。
老人的这种认知离不开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二三十年前也就是20世纪90年代左右,那时候没有“辅食”这个概念,更没有米粉。孩子基本上也都处于“放养”的状态。辅食从稀到稠,从细到粗过渡,包括手指食物这些概念统统没有。
大多数孩子其实是大人把食物嚼碎了喂到嘴里的。牙长满后就和全家一起吃饭,精细化喂养很少很少。再加上当时物质不丰富,没有什么外卖、米饼、零食,孩子如果不好好吃饭,就真的要饿肚子。而且要每顿饭都有肉,大鱼大肉管饱也不多见,饭菜油水少。
这些现实因素综合在一起,决定了孩子不得不早早习惯成人的大块食物,想咽下去就只能靠自己想办法咬下一块使劲儿嚼。换个角度说,这反而是锻炼了孩子的咬合力、咀嚼能力和自主进餐能力。
而老人说不挑食,这是“幸存者偏差”。挑食行为任何年代都存在。成年后因为自己有能力选择吃什么,可以筛选掉自己不爱吃的,更容易得出“不挑食”的结论。而一些成人吃饭快,吃饭必须喝水,喜欢吃汤泡饭等行为,就是辅食添加阶段不合理的进食行为影响至成年的表现。
另外还有很多家长没意识到添加辅食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年人教人类幼崽如何进食的过程,人类幼崽能掌握多少进食技巧与家庭饮食习惯、当地的饮食习惯、风俗和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其中家庭饮食习惯影响最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我们大多数人从小受到的训练和教育都是能快速看到效益的,缺少长期战略层面的规划。比如说做练习题,做卷子,对错能很快得到反馈。学生时代十几年反复训练,思维定式影响,总是希望过程“短平快”,快速见效,很难忍受超过一周的重复练习而看不到效果。工作中也很少有机会需要做一两年的长期规划。
换成孩子的辅食添加就变成孩子吃饭不好,换餐具换食物换做法,一种新的食物孩子吃了两次,家长感觉吃得不好,没达到预期的效果,马上再换新的。还有的家长属于“器材党”,“差生文具多”,总把希望寄托在“买买买”上,不断地买更贵的辅食碗,辅食勺,更昂贵的食材。家庭成员之间互相看不惯喂养孩子的细节,但谁也说服不了谁。因为每个人都专注于当前,盯着宝宝这一顿饭吃了多少,吃得快不快干净不干净,每个人对吃饭的认知都只局限在
1、吃了没有
2、吃了多少
3、吃得快不快
4、吃饭现场干净不干净
年轻人学习能力强,从网络上找来碎片化的知识点加入到自己的“评价体系”里,于是和老人的认知相比,又多了1条:
5、是否提供了让宝宝咀嚼/手抓/使用餐具的食物
但也仅此而已,然后又重新回到上一轮重复的循环里:
6、这些食物吃了没有
7、这些食物吃了多少,吃得快不快,干净不干净
你看,吃了没有、吃了多少、吃得快不快、吃饭现场干净不干净这些评价孩子吃饭好坏的标准是不是在这一顿饭的时间里,最多1小时就能看到结果?
可以这样说,很多家长自己解决孩子的挑食行为之所以无效,反反复复无法彻底解决,就是因为评价标准,也就是分析的角度过于表面,太短视。
孩子不好好吃青菜,于是家长换做法,某一天发现做成馄饨就吃了,孩子挑食的原因找到了,原来是做法不对,于是顿顿做馄饨,直到孩子吃腻了,再也不想吃馄饨。
孩子是一个快速成长发育的个体,是不断变化的“变量”。尤其是添加辅食初期,孩子的生理心理都在快速发生着变化。这就对家长添加辅食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比如上面的几条评价孩子吃饭好坏的标准,孩子不好好吃什么原因?
1、不饿
2、饭不好吃
3、不好嚼,咽不下去
如果再深入问,为什么不饿?为什么感觉是不好嚼咽不下去?基本上就到了大多数家长的知识盲区。
而更关键的辅食添加策略的调整,辅食改成什么样?食材怎么搭配?切多大煮多久?
就属于“知识盲区中的盲区”,大多数家长的态度都是不熟悉,不知道,没见过,不确定。
既然自家解决不了,那就去问问身边的朋友、亲戚,或者网络上搜一搜。开盲盒似的,运气好就撞对了,运气差就不断地试错踩坑,让孩子对吃饭的警惕性越来越高,解决问题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种“开盲盒”的过程基本上是谁着急,谁主动,谁主动,谁负责。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要做出战略层面的调整,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的家长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面对孩子还要消耗海量的情绪价值,如果没有家庭成员的理解和配合,很快就会选择放弃。
家长肯定要问了,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我们的答案是——有。
添加辅食不想“开盲盒”,不想走弯路,解决孩子的吃饭问题既要“战术对”又要“战略准”,家长首先要学习,让家中的老人不做“决策者”,只当“执行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只要家长认识到孩子吃饭这件事儿,和学走路、学说话、学写字是一样,都要通过后天学习,反复练习才能熟练掌握的技能,让孩子好好吃饭就成功了一半。
吃饭这件事儿固然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最大,但如同学习一样,有好老师,有好方法,就能让孩子的学习过程事半功倍。好老师不仅能“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性格、发育程度、特点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案”,更能精准找出孩子的薄弱环节,给家长提供合理科学的改进建议。好老师会找问题,更擅长看到孩子的优点、闪光点和长处,能看到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帮助家长做好长期的学习规划。
春节将至,假期是解决孩子吃饭难题的最佳时间,家长先学习,宝宝有改善,把孩子的吃饭问题解决了,家中的其他成员照护没难度,配合度才会更高,家庭矛盾随之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