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高中世”+“祖宗”都是从商朝传下来的比较正统的庙号,在这些庙号中,太祖和太宗还是份量更重一些的,汉朝始立庙,功莫大于高皇帝,德莫过于文皇帝,所以高皇帝为太祖,文皇帝为太宗。
那么,既然太祖的地位比高祖要高,为什么司马懿的庙号是高祖,而他儿子司马昭庙号太祖?
太祖高祖在通常情况下一个是始受命一个是始受封,也就是一个是开国皇帝,另一个是给开国皇帝打基础的有爵位的。
历史上通过禅让建立的政权一共有13个,曹魏、晋朝、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北齐、北周、隋朝、唐朝、后梁、徐齐/南唐、宋朝。
始受封者与开国皇帝不一致时:曹魏:
始受封者曹操(受封魏公-魏王),庙号太祖。
开国皇帝曹丕,庙号高祖。
晋朝:
始受封者司马昭(受封晋公-晋王),庙号太祖。
开国皇帝司马炎,庙号世祖。
为啥始受封者是司马昭,不是司马懿呢?晋朝建立,依据的爵位是司马昭受封的爵位“晋公-晋王”,而不是司马懿的爵位舞阳侯,舞阳侯的继承顺位是“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攸”,晋王的继承顺位才是“司马昭-司马炎”。所以,司马懿的爵位和晋朝建立并无关联,晋朝的始受封者是司马昭。
北齐:
始受封者高欢(受封渤海王),庙号太祖。
开国皇帝高洋,庙号显祖。
北周:
始受封者宇文泰(受封安定郡公),庙号太祖。
开国天王宇文觉,没庙号。
隋朝:
始受封者杨忠(受封陈留郡公-随国公),庙号太祖。
开国皇帝杨坚,庙号高祖。
唐朝:
始受封者李虎(受封赵郡公-陇西郡公-唐国公),庙号太祖。
开国皇帝李渊,庙号高祖。
徐齐:
始受封者徐温(受封齐国公),庙号太祖。
开国皇帝徐知诰,这个比较特殊,称帝不久直接把徐齐改南唐了,所以没有徐齐政权的庙号。
通过以上七个政权可以看出,在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不一致的情况下,规律是很显然的:
始受封者都是太祖,而开国皇帝的庙号则不固定。
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就是同一个人也就是不存在什么另外的始受封者时,那庙号就随意了,可以是太祖也可以是其他什么。
刘宋,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都是刘裕,庙号高祖。
南齐,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都是萧道成,庙号太祖。
南梁,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都是萧衍,庙号高祖。
南陈,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都是陈霸先,庙号高祖。
后梁,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都是朱温,庙号太祖。
宋朝,没有受封,开国皇帝是赵匡胤,庙号太祖。
在这种情况下,庙号选取就是较为随意的,有的叫高祖,有的叫太祖,没什么要紧的。
始受封者和开国皇帝不是同一个人的时候,始受封者是太祖,开国皇帝是高祖或是其他庙号。
开国皇帝就是始受封者的时候,庙号没有严格规定,太祖高祖皆可。
所以晋太祖只可能是始受封者司马昭,不可能是舞阳侯司马懿或是开国皇帝司马炎。
不过司马懿的高祖和司马昭的太祖这些庙号是怎么定下来的?
司马炎受禅魏祚登大统,追认司马懿宣皇帝,司马师景皇帝,司马昭文皇帝。
西晋武帝司马炎建太庙,因为司马氏两代三人参与篡魏,司马懿实为创业之主,“以功论”理应立为太祖;但是按亲疏“以孝论”(同时有防范司马攸的政治目的),司马炎有一万个理由想立司马昭为太祖,祭祀配天,永飨太庙。这时候司马炎决定搁置争议,“虚太祖位”,等着下面懂事的朝臣帮他说出司马昭为太祖的原因。
咸宁元年(275年)十二月,司马炎终于等来重臣们(多是他的长辈)的支持同时对外界强硬表态,“追尊宣帝庙曰高祖,景帝曰世宗,文帝曰太祖”,这时基本上确定西晋太庙中太祖文帝是不迁之祖。等到三昭三穆每世迁毁,司马昭就是名副其实的太祖,但是最终三世未迁西晋灭亡计划失败。
东晋元帝司马睿重建太庙,又恢复了太祖虚位的情况。这是因为元帝嗣司马懿三子司马伷一支,以司马昭为太祖正统性不足。
因此开始有“宣皇帝创基之主,实惟太祖”“宣帝未升,虚太祖位”“京兆府君于今六世,宜复立此室,则宣皇未在六世之上,须前世既迁,乃太祖位定耳”等说法来解释承统承嗣的合法性,但是西晋庙号已定,东晋承祚就必须承认西晋的庙号,没法把司马懿从高祖改成太祖。
总之东晋确定了太庙中高祖宣帝为不迁之祖,等到三昭三穆每世迁毁,司马懿虽是高祖但是百世不迁,司马昭虽是太祖但是在东晋的太庙里这个太祖有名无实,最终还没等到司马懿他爹司马防迁出太庙,东晋灭亡计划失败。
“虚太祖位”是两晋礼学研究一个比较突出的成果,儒家的实用主义开始体现出来,但是也造成了南北朝时的滥用。西晋初太祖虚位是因为尊谁为太祖一时无法决定;东晋时的太祖虚位是由于要改变太祖(把司马昭换成司马懿)。
不封司马懿为太祖有哪些好处?太祖在宗庙里居中,代表着始受命,这就削弱了不是太祖一系继承帝位的可能性。在当时,最主要的是,削弱了呼声很高的,司马炎那个名义上的堂弟实则是亲弟的司马攸继位的可能性,使帝位能够顺利传给司马炎的子孙。
司马炎给司马昭定一个太祖庙号就能削弱司马攸的正统性,所以“以孝论”“以功论”“虚太祖位”都是当时统治者为了自己利益设置的制度障碍或是对制度障碍作出的合法性解释。东晋“虚太祖位”以俟历世迁毁,宣帝司马懿以高祖庙号正太祖位也是同理。
只要当晋王,未来都是皇帝[静静吃瓜]司马炎,杨广,李治。只要当淮南王都会造反[呲牙笑]英布,刘长,刘安[静静吃瓜]
先打好理论基础 才能名正言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