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在儿子面前,活成了一个“仆人”,“管家”,“老妈子”。他的学习和生活起居,好像都成了我的事。没有我的监督,提醒,他就一副懒懒散散,爱咋咋地的样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每天早上,需要我反复喊几次,才不情不愿的起来。然后慢腾腾的洗漱,吃饭,穿衣服。不管我多没好气的催,骂:“你快点吧,要迟到了不知道啊!”人家依旧慢吞吞,好像上学迟到是我的事,不是他的事一样。晚上回家看书学习,写作业不管弄到几点,我都陪到底。我也试过放手不管,由他自己完成,但总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作业一页还没写完。
就这么耳提面命的管着,儿子的学习却始终稳定,不见起色。到了小学四年级,还是排在班上30多名。我真是心塞极了。这几年,我放弃了所有的个人时间,把精力全部投入到他身上,却换来这样的结果。拿回了这样的成绩单,可儿子就像没事人一样,坐在客厅,看着手机嘎嘎直乐,完全没有感到羞愧,更别说要发奋学习的表示。我越想越气,直接上前夺过手机,狠狠摔到了地上:“让你笑!你怎么那么大脸,考了这么点分,还有脸笑!”没想到,儿子爆发了,冲我大喊大叫:“考不好怎么了,我就这样!就让你生气,我就不学,气死你!”儿子的话,让我眼前一黑,一瞬间气血上涌,抓起各种东西朝儿子扔去:“你个白眼狼,学习是给你自己学的,不是给我学的!我和你爸这么辛辛苦苦,都是为了谁!”在那之后,我跟儿子的关系降到了冰点,好像是住在同一个屋檐下的“仇敌”。他看我的眼神也充满戒备和对抗,还给姑姑发信息,说全家最烦的就是妈妈。02儿子的言行,真是伤透了我的心。眼看着儿子一天比一天躺平,我意识到,必须做出改变了。也开始去调整、去学习,那些我之前无法想通的事情,也逐渐变得清晰明了。我才明白,原来我们当下的问题,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一直以来,我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有太多太多的“过度干涉”!而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度干涉,过度关心,只会削弱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实际上,每个人都希望能对自己的事情做主,做起事来才会更加主动自觉。正常来讲,家长应该只负责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孩子也只负责把自己事情做好。父母和孩子各司其职,有利于孩子的心理和行为良性发展。但大部分家长,可能是出于关心则乱,分不清哪些是孩子的事情,哪些是家长的事情。拿学习来说,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让孩子愿意学习、积极主动,才是父母的事情。但家长往往将孩子的事情也拿了过来,每天盯着、催着、喊着让孩子学习。然而,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要一直被别人盯着、催着、逼着做事情!所以,孩子每天其实都是很不情愿地学习,孩子内心,对学习也并不上心。我不由反思起来。过去,我确实就是这样对待儿子的,几乎分毫不差!比如,放学了,孩子想看会儿电视,放松一会再写作业。但我却不允许,不断催促他:
“天天放学就抱着个手机,从来不知道主动写作业!”“能不能别看了?那么不自觉呢!”终于,在压力之下,儿子放下了手机,打开了课本。然而,现在写作业并不是孩子真心想做的事,只是妥协的结果。到了后来,他不断长大,几乎每次都会因为,喊他写作业的事情,我们大吵一架!我现在才知道——他是在通过和我对抗,试图找回对自己的掌控感!而这样的对抗,是会上瘾的!因为只有和我对抗,他才能找到对自己的掌控感!
我意识到,正是因为我总妄图干涉儿子的事情,才造成他今天丧失主动性,厌学叛逆。其实我也有过放手,让孩子自己负责,但是他做不到啊,所以我只能继续管。那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到科学放手,责任分离,帮孩子找回自主力和学习动力呢?其实也很简单,可以从下面2个方法着手。031、家长要做的是教育、引导孩子,实现自控、自律;而不是监督、控制孩子的行为做好责任分离,不是对孩子完全不管了。而是家长根据实际情况,控制自己能控制的,放下那些不该控制的。比如,孩子爱看手机,爱玩游戏,但看多了容易上瘾,影响注意力,影响学习。我们不能控制孩子爱看、爱玩的心,因为不光孩子,大人也喜欢轻松、愉悦的事物,这是本能。但管得太严,孩子又会和家长抗争,造成亲子冲突。我的建议就是——我们要把“手机”这个问题,开诚布公地和孩子谈,并且和孩子一起找到一个合适的使用方案。而不是父母变成一个管理者,孩子变成被管理者,双方处于对立的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和孩子一起打败“手机问题”,而不是和手机问题一起“打败”孩子!我跟儿子说:“儿子,妈妈对于手机的态度,就一个,你不能上瘾!我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我们约定的使用时间到了,让你放下,你很痛苦,发脾气,闹情绪。就证明这件事让你上瘾了,你不能自控了!妈妈就会来帮你管理手机,可以吗?”儿子想了想说,“那我每天要玩1个小时,周末玩半天!”我也欣然同意,我知道,只有这样,把责任还给孩子,才能锻炼出他真正的自觉,自律。后来,按照这个计划做的时候,使用时间结束,儿子最开始确实会闹脾气,还要继续玩,甚至哭闹。我也很平和地跟他说:“很遗憾,这一次没能做到我们的约定,妈妈只能帮你管理,但妈妈希望你下一次可以做到自己管理,自我控制,好吗?”就这样,过了3、4天,儿子的自控力真的逐渐上来了!到点后,我一提醒就能放下,甚至有时候都不需要我提醒了!这个时候我都会及时肯定他的行为:“妈妈看到你这几天,自控力真的非常强,妈妈相信你离手机自由的一天不远了呢!”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训练儿子自控,自律的过程,并且帮助他一点点提升。最后,儿子在不断做到自控的过程中,获得胜任感、成就感、掌控感。当他对自己的事情有了掌控感,也更愿意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要提出清晰的期待——少说“不要什么”,多说“要什么”之前,我经常被儿子气的半死。因为我觉得,自己是好心提醒,你为什么不领情,还那种态度对我?但通过学习,我才明白,即使亲如母子,沟通方式也有方法和技巧可言。我总对儿子说:别看手机了,眼睛都要废了!别磨蹭了,你怎么天天都这样?别天天吊儿郎当了,怎么就不能有点紧迫感呢!我想表达的,都是关心:“怕儿子眼睛坏了,怕他迟到,怕他成绩落后。”但儿子每天感受到的,都是否定,数落,负面能量。现在,我开始有意识的察觉自己的情绪,跟孩子“打直球”来沟通。不想让他总看电子屏幕,我就直接说:“看一会儿手机,注意休息下眼睛哈。”我发现,我情绪平和的提醒,效果很好。没有反话和嘲讽,儿子其实很配合,因为知道,妈妈是为他好。从那之后,我改掉了“正话反说”的毛病,在我的责任范围内,多说“我要什么”。
一天晚上,班主任老师突然给我发来信息,希望我能好好管一下孩子的学习。说儿子前一天上自习时,东张西望,跟同学偷偷说话,不认真学习。还擅离座位,到教室前面打水。他语气严厉,对儿子晚自习的表现非常不满。我放下手机,没有质问,训斥儿子,而是对他说:“今天老师说,你现在上晚自习时,比之前专注了很多。老师说通过这件事,能看出你的自律和态度,对自己要求更高了。就是希望你保持住,越专注,学得越投入。”要是在往常,看到这样的表现,我一定会暴跳如雷。现在,我之所以忍住了对儿子的脾气,就是因为我知道:“生气没有任何用处,我要的目标,是让儿子自习的时候遵守纪律。吼骂孩子一顿,我可以宣泄一些情绪,但对于改善孩子的表现,没有作用。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并愿意加以改善,才是最终目标。”果然,我这样做了之后,儿子一下子有了“优秀包袱”,对自己的要求也高了,上自习、上课都变得很专注、投入,老师真的在班上对他进行了表扬和肯定!
在践行了1个多月后,我对如何培养儿子自主负责,自控自律,更加得心应手了。不再被我不停干涉之后,儿子也开始为自己的事情上心,他告诉我:“其实我一直都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但是因为你们总在催我,盯着我,弄得我很烦。我经常在想,学习到底是我的事?还是你的事?你那么着急,你来啊!我不学了!”现在,没有外在的“干涉”,“指挥”,他反而能沉下心来,安心做那些自己该做的事。对此我真的非常欣慰,也感慨万千。很庆幸,自己在发现孩子问题时,及时去学习、调整。寻求专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