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反抗亲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这对叔侄整整打了4年,最终朱棣胜利,成为赫赫有名的明成祖,从此开创明朝的永乐盛世。
但叔侄俩打的这场“靖难之役”,离朱元璋开国不过才31年,着实让刚起步的明朝遭受了巨大损失,时称“淮以北鞠为茂草”。
究其原因,竟然是一个老头儿,在其间起了巨大的作用,这个老头儿就是刘三吾。
一、72岁才得朱元璋召用
刘三吾有个浑号叫“坦坦翁”,意思是为人坦荡,胸无城府,而且文化程度非常高。
元末时,刘三吾在广西桂林做过教育提举一类的小官员,此后战事不断,他就在广西归隐不出。
一直到1385年经人推荐,才得以到南京上班,此时他已经72岁了。
刘三吾先是在太子朱标手下做了3年,很快就凭借博学强记的才华,被朱元璋提为翰林学士。
朱元璋打了一辈子的仗,现在天下初定,百废待举,尤其在礼制、德化方面,需要尽快树起新形象来,这就需要有分量的书生们出来做事了。
于是,刘三吾、朱善、汪睿三个最具代表性的老学究,被朱元璋敬奉为“三老”。
明初,朝廷层面的礼制、宗法、科考、人伦、地方志等方面的官方大部头书籍,基本都出自这仨老头的手笔。
朱元璋非常喜欢刘三吾的文章,甚至跟别人说:
“以前我经常能看到咱们文苑的上空中有黑气冒起,现在却消失了,因为刘三吾的文章,我朝的文运终于振兴起来啦!”
二、埋下“靖难之役”的祸根
“靖难之役”最直接的祸根,就是朱元璋在原太子朱标去世后,没有立其他儿子,而是“越辈”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太子,之后朱允炆登基后开始削藩,朱棣只好造反。
而立朱元璋的孙子为太子的建议,正是出自刘三吾,《明史》明确记载:
懿文太子薨,帝御东阁门,召对群臣,恸哭。三吾进曰:“皇孙世嫡承统,礼也。”太孙之立由此。
1392年朱标去世,朱元璋悲痛欲绝,召集群臣商议。
朱元璋本来有意立燕王朱棣,但刘三吾反对,说如果立了老四朱棣,那同样兵强马壮的老二秦王朱樉、老三晋王朱棡咋整?不如都不要立,直接立朱标的儿子得了!
在这件事上,当时满朝的文武没一个敢吱声的,因为太容易得罪人了,一句话不对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只有“坦坦翁”敢讲,刘三吾真是心里没有自己的算盘啊,有啥就说啥,而朱元璋最终采纳了他的意见。
三、引发了“南北榜案”
1397年,朱元璋让已经84岁的刘三吾负责年度春天科考的工作。
一发榜,北方的书生们炸了锅,上榜的51人全是南方人!
北方书生团立刻闹将起来,10多名监察御史都上书告发刘三吾舞弊,于是朱元璋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进行严查。
经过50天的调查,专案组发现中榜的南方51人,百分之百是凭真才学考中的,于是只好从北方书生中挑选出一部分考卷,做为中榜的补充。
然而,朱元璋亲自看了补中的北方书生的卷子后,更生气了,因为这些卷子实在是粗陋,不堪任用。
这时候,北方书生又开始强烈抗议专案组的调查结果,朝廷官员开始攻击刘三吾是故意安排人,把北方书生中水平较差的卷子递交给上头的。
而此时,怒火中烧的朱元璋已经起了杀心了,直接另外成立调查组进行重新讨论,此时的案情,也就只能揣测着朱元璋的心思去发展了。
最终,负责科考和首次调查的官员大都被处死。
刘三吾年纪太大,逃过一死,也只能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到边疆干苦力去了。
此后,朱元璋在春榜51名南方人之后,又单独在夏天举办了一次专为北方书生准备的“夏榜”,中榜61人皆为北方人。
此举开创了明朝“春夏榜”或者叫“南北榜”的先例,按区域进行科举渐成官制。
这种制度其实并非教育改革,而是政治考量,即候选官员不能清一色的是南方人。
此举既成,竟埋下明朝中后期党争之患,做官的不仅要论一论师门所承,还要攀个老乡啥的。
此案中的刘三吾,显而易见是被冤枉的,“坦坦翁”太无心计了。
1398年朱元璋去世,朱允炆继位为建文帝,第一时间就把刘三吾召了回来。1400年,刘三吾病逝。
他临死前写了一首自描的诗,把老年人的心境写得入木三分,很有代入感:
莫怪三吾不起身,
差将两足踏红尘;
亲朋相顾毋相问,
年老无声懒应人。
(文字原创,网图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