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年,邓世昌调往北洋舰队,派往英国接收护送“扬威”号巡洋舰回国。回国后,被任命为扬威号舰长。1887年,他再次被派往英国接收“致远”号,并被任命为该舰的舰长,他还被提升为北洋舰队副将(提督以下两级)。
参考资料译自:
Hummel, Arthur W. Sr., ed. (1943). "Index" .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Paine, S.C.M.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 Power, and Primacy, 200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当时,邓世昌是北洋舰队中唯一没有在国外接受过教育或训练的管带。1891年,李鸿章视察北洋水师时,对邓世昌训练水兵的方式印象深刻,授予他“巴图鲁”的荣誉称号。
鸭绿江海战于 1894 年 9 月 17 日爆发,战斗初期,邓世昌对日本指挥舰“西京丸”号发起猛烈进攻,对其造成相当大的伤害,遭到吉野号、高千穗号、秋津洲号和浪速号的反击。日本巡洋舰环绕着致远号,与训练有素、使用陈旧大炮的中国炮手相比,他们的射击速度更快,命中率更高。
邓世昌命令致远号接近浪速号(中方记载为吉野号)并试图撞击它,但被浪速号或高千穗号发射的炮弹(或鱼类)击中,引发大规模爆炸,致远号随后迅速沉没。大约 245 名军官和船员随舰一起沉没。邓世昌拒绝救援,最终与他的宠物狗一起溺水身亡。
在战后的一次会议上,北洋舰队高层对邓世昌拒绝救援的决定表示强烈不满,认为邓世昌的行为虽然英勇,但结果不仅损失了巡洋舰,还损失了舰长。他们担心其他舰长会效仿邓世昌,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因此制定了法条《海军惩教劝善章程》。李鸿章也与北洋舰队高层持有相同的观点,认为邓世昌拒绝救援而溺水的决定并不值得赞扬,并命令其他将领不要效仿。
尽管有这些负面观点,邓世昌的牺牲还是在中国各地激起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光绪帝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写下诗词:“这一天,人民流泪,你的英勇行为,鼓舞了海军的士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清政府还追赠邓世昌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
邓母获赠一块重1.5公斤的金匾,上面刻有“养儿育女”的字样,邓氏家属则获赠白银10万两作为抚恤金。邓家用这笔钱在老家建了一座邓家祠堂。抗日战争期间,由于日本人对邓世昌的尊重和钦佩,昭忠祠没有被破坏。
参考资料译自:
Hummel, Arthur W. Sr., ed. (1943). "Index" . Eminent Chinese of the Ch'ing Period.
Paine, S.C.M.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 Power, and Primacy, 200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邓公千古
恶心的美属日本岛亡国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