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皇家猎场——南苑

左都御史有料 2023-10-29 09:27:01

提到清代的皇家园林,恐怕诸位首先想到的就是圆明园、畅春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等等。估计很少有人会想到“南苑”,其实整个清代,南苑是一个政治地位很高的皇家园林。

现在的北京城,南苑仅剩下一个地名,只保留了零星的遗址。清代时南苑在永定门以南约10公里处,面积范围约210平方公里。但这并不能改变南苑在清代时期,尤其是清初时的地位。

御史借助相关的文献资料,与各位好好讲一讲南苑的故事。

皇家猎场南苑

元代的时候,称南苑为“下马放飞泊”,明代时称“南海子”。根据清代《畿辅通志》的记载:

“仰惟开国以来,若南苑则自世祖肇加修葺,用备搜狩。而畅春园创自圣祖,圆明园启自世宗,实为勤政勅几劭稼之所。”

可以看出,南苑始建于顺治时期,而且其功能也被定位为狩猎。清代是满洲贵族建立的政权,从开国那天开始,就将骑射定为国之根本,皇室每年都有行围活动,所以对于狩猎场所的重视不言而喻。

南苑因为占地规模大,且环境形态较为野生。清入关之前,南苑地区对于清军而言,便是重要的集结地,皇太极曾在广渠门外败给袁崇焕,后军队在南苑集结休整。

顺治皇帝从亲政到去世,十年间他在南苑的居住时间大约为三分之一,有时一住便是一年。

这是因为,清初时,军事征战仍是国家的主要任务,所以八旗军队的训练以及保持八旗骑射水平在当时尤其重要,顺治皇帝频临南苑,有着很强的军事涵义。

南苑除了作为皇家狩猎场所之外,也是朝廷迎接军队凯旋、会见少数民族领袖以及阅兵的重要场所。

康熙亲政之后,也经常驻跸南苑,但目的与顺治不同,多为“上幸南苑行围”,不过南苑作为阅兵、会见少数民族领袖的功能始终没变。

康熙皇帝每年大约有两次或三次会到南苑举行狩猎活动,尤其在平定三藩期间,康熙帝经常至南苑行围,这也从侧面体现出南苑的军事功能。

康熙中期以后,随着畅春园的修建,以及国家用兵逐渐减少,康熙前往南苑的次数也不断减少,皇帝更多时候驻跸畅春园,所以畅春园的地位在康熙中晚期以后,逐渐超过南苑。

雍正似乎是个好静不好动的皇帝,他很少离开京城,更不喜欢行围,南苑在雍正时期没有体现出应有的军事地位。而且雍正即位后,开始大规模修建圆明园,他一生有很长的时间都在圆明园驻跸。

到了乾隆年间,虽然圆明园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但是乾隆皇帝为了提倡“满洲精神”,有意提升了南苑的地位。

乾隆初中期,基本上保持着一年一次的南苑皇家行围惯例。可见,即使是西郊皇家园林兴建以后,南苑因其特殊的功能作用,仍受到最高统治者的重视。所以在北京的城市形态布局上,南苑与西郊园林,形成了一南一北的郊区皇家园林的整体格局。

南苑的衰落

南苑在顺治朝具有非常核心的地位,也是北京郊区最为重要的区域;康熙朝随着畅春园的兴起,格局变为一南一北;雍正朝皇帝较少参与狩猎活动,南苑地位的地位不及西北郊大规模修建的圆明园。

乾隆年间,再次大兴土木,使得南苑和圆明园再次呈现出南北并行的布局模式,其中西北郊皇家园林由于皇帝长时间居住,区域更为重要。

这样的模式持续到清末西方列强侵略者进入北京,先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使得西郊皇家园林受到重创。

慈禧掌权后,重修颐和园,使得西郊皇家园林的布局得以延续,但南苑在庚子年八国联军入侵之后,便迅速走向衰落。

1900年之前,南苑虽然说已经不受皇家的重视,但是毕竟是皇家园林,在此之前是绝对禁止民间进入和开垦的。随着国势的衰弱,政策也在不断放松。

光绪二十八年,朝廷在南苑设立了南苑督办垦务局,出售南苑土地。一大批达官贵族以及民间富商,纷纷在南苑购置土地并修建豪华住宅,南苑这个昔日的皇家禁地,从而演变为贵族富商的庄园。

清代灭亡进入民国后,南苑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成为多方军事势力的角逐第,各军阀纷纷在此驻扎军队。

很遗憾,南苑作为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圆明园一样没有很好地保存下来,现在存留的遗迹也不多。或许正是遗迹太少的缘故,所以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不过当我们审视清代历史的时候,不应忘记南苑这个昔日辉煌的皇家狩猎场。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