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笔记之六:知足才能常乐

靖易谈文化 2024-06-15 22:33:54
在阅读本文之前,请先加关注,方便您阅读和持续收到信息,如果你愿意点赞和评论,谢谢您的支持! 《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意思是:罪过没有比私欲更大的,灾祸没有比不知满足更大的,过错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所以知足长足,才是长久的满足。 前几年参加过一次同学聚会,就曾谈到过知足常乐这个话题,参加的有政府官员、法官检察官,也有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因为分设体制内外,收入不一,所以大家的幸福观多少有些不一致。 轮到我发言时,我端起酒杯发表感慨,我认为,同学聚会,叙的是旧,聊的是友谊,咱们不比谁的官大,也不比谁的钱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观,或许我每天与家人共进晚餐,晚上与老婆同床共枕这样平凡的事情,却是有些人求之而不能的梦想,这才叫知足常乐。对,各人情况不一,判定知足常乐的标准和界限肯定不一样。我的发言得到了多数同学的呼应,大家七嘴八舌,气氛一下活跃起来,尽欢而散。 现在想起来,不在一个层面的人,相互间谈什么知足常乐? 她不过是人生赢家的自我炫耀,是财富自由者的娇情痴语,也是恨不得志者的穷酸自嘲而已。 其实,知足常乐是一种高端的人生境界,她是人生旅途起起落落后的自然沉淀,也是人性光芒在看破看淡得失后的绚丽展示,更是自我修炼到一定段位后的茅塞顿开。 只要是人,就会有欲望。年轻时我们辛苦打拼,意在实现自我价值,或为了谋得一官半职,或赚取应有的利益,不惜在大染缸里跌打滚爬而苟活于世,只要不超过必要的限度,都算正常,正所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至于那些大开大合之人,弯道超车之人,虽占得一丝先机,也可能风光无限,但终因不入道,违背自然规律而自毁前程,或锒铛入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总感觉老年离我们很远,其实,一晃我们已届耳顺年龄,此时来谈知足常乐,正好顺应了天地大道。 首先要给自己正确定位。我的学识、能力和修养,与现在的社会地位和财富是否匹配,如果稍微差一点,只要身体健康,那也是祖坟上冒青烟的好事。记得有一年单位里推荐去外县市任职的领导,中层正职的名单都在上面,事后一位领导专门找我谈话说,这次没有被推荐出去,你有什么想法?我说,如果组织上推荐我干,咱也干得起来,没选中我,说明我的综合素能还有差距。心态好,啥都好。 其次不要盲目攀比。经历相同的人会莫名其妙地进行比较,比住的别墅,开的豪车,比老婆漂亮,比孩子学历优秀,这种浅薄的攀比统统扔给过去吧,从现在起,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工作日,我们正常上班,进系统办案;休息的时候,去乒乓球馆挥汗如雨,锻炼身体;遇到志趣相投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岂不快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毕竟“良田千倾,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只睡卧榻三尺”。我知足。 第三要享受人生,活在当下。趁腿脚还灵便,只要经济条件允许,时间空余,可以和心爱的人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看美景,尝美食。而在平时,则要放慢节奏,张驰有度,一以贯之专注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提高自我的生活品味,做一个高尚的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享受到老子描绘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和谐社会福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