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周总理指示刘西尧回二机部当部长,刘:开会见总理很消瘦

晓涛评历史 2024-11-01 12:23:24

前言:

1975年初,四届人大即将召开。刘西尧收到了一个意外的任命通知,要他重返二机部担任部长。这个决定背后,有着周总理深思熟虑的考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二机部肩负着国家核工业发展的重任,需要一位既熟悉业务又有丰富管理经验的领导者。刘西尧与二机部有着难解的渊源,从副部长到被调离,再到重返部长岗位,每一步都凝聚着周总理的深切关怀。当刘西尧在四届人大上再次见到周总理时,那消瘦的身影让他心头一震。为什么周总理会在这个时候力主让刘西尧重返二机部?这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考量?

一、重返二机部的前因后果

1974年11月的一个下午,国务院办公厅的同志找到刘西尧,向他传达了一个初步意见:组织上考虑让他到教育部任职。当时的教育部正值人事变动期,需要一位既懂专业又有管理经验的领导同志。刘西尧听后并未立即表态,只是简单地说了句:"我听从组织安排。"

然而就在这个任命即将敲定的关键时刻,周总理却提出了不同的想法。在一次中央工作会议上,周总理特意将华国锋叫到跟前,轻声说了几句话。随后,总理拿出一张纸条,写下"二机部"三个字,思索片刻后又将纸条撕碎了。这个细节被在场的华国锋看在眼里,他随即明白了总理的用意。

12月初,华国锋与李先念一起找到刘西尧和时任二机部代理部长的刘伟。在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华国锋开门见山地对刘西尧说:"经过慎重考虑,中央决定让你回二机部担任部长。"刘西尧看了看身边的刘伟,谦逊地说:"刘伟同志一直在代理部长,让他继续担任更合适。"华国锋却语气坚定地回答:"这是中央的决定。"

这个任命背后有着深层次的考虑。1974年下半年,二机部面临着多项重要任务:新一代核武器研制工作正处于关键阶段,三线建设需要进一步推进,而且秦山核电站的前期工作也已经开始筹划。在这个特殊时期,需要一位既了解核工业发展历程,又熟悉二机部工作的领导同志来主持工作。

1975年1月17日,中央正式下发了任命文件。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任命将在即将召开的四届人大上公开宣布,并在《人民日报》上刊登。这在二机部的历史上尚属首次,体现了中央对这项任命的重视程度。

在接到任命后不久,刘西尧便开始着手准备工作交接。1月20日,他首先召集了二机部的几位老同志,详细了解了近期的工作进展。特别是在核工业生产安全、科研项目进度等方面,他要求相关负责同志提供详细的书面汇报。

1月25日,四届人大正式开幕。会议期间,刘西尧作为新任二机部部长列席会议。当周总理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刘西尧注意到总理的身形比往日消瘦了许多,但精神依然矍铄。报告中特别提到要加强国防工业建设,这让刘西尧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肩上的责任。

2月初,刘西尧正式走马上任。他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召开部党组扩大会议,研究部署全年工作计划。在这次会议上,他特别强调要继续贯彻周总理提出的"三高"要求:高度的政治思想性、高度的科学计划性、高度的组织纪律性。

二、周总理与核工业发展的布局

1962年10月,在中央一次重要会议上,周总理提出了组建专门机构统筹核工业发展的建议。这个建议得到了毛主席的高度重视。11月3日,经中央批准,成立了由周总理担任主任的原子能15人专门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聂荣臻、李富春等多位副总理,以及各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

专门委员会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举行。会上,周总理详细听取了二机部关于核工业发展的汇报。针对当时存在的技术难题,周总理提出了"小规模试验,重点突破"的策略,要求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1963年3月,在二机部一份关于铀浓缩工艺的专题报告中,提出了两种技术路线的方案。周总理在审阅报告后,立即召集专家进行论证。在听取各方意见后,周总理果断决定采用气体扩散法,并要求在工艺设计中充分考虑中国的实际条件。

同年夏天,周总理亲自到兰州视察核工业基地建设情况。在工地上,他详细询问了工程进度、技术装备和安全保障等问题。特别是在参观704工程时,周总理对废水处理工艺提出了具体要求,强调既要保证生产需要,又要防止环境污染。

1964年初,随着核试验准备工作的推进,保密工作成为重中之重。周总理在一次专门会议上指出,必须严格执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保密制度。他要求设立专门的保密办公室,对重要技术资料实行分类管理。

4月,美国U-2侦察机在我国西部地区多次活动。周总理立即召开会议,部署加强核设施的防空工作。他提出在重要设施周边增设伪装工事,同时加强地空导弹部署。这些措施为核试验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7月,周总理在审阅核试验方案时,特别关注了气象条件的选择。他指示气象部门必须准确掌握风向、气压等数据,确保放射性物质不会对居民区造成影响。同时,他还要求在试验场周边设立多个监测点,实时监控环境变化。

9月,在最后的准备阶段,周总理每天都要听取工作进展汇报。他反复强调,既要把握时机,又要确保万无一失。在一次专题会议上,他特别叮嘱与会同志:"这项工作不仅关系国家安全,更关系千家万户的生命财产,一定要稳妥推进。"

10月14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取得成功。当天晚上,周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简短的庆祝会。会上,他对参研人员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同时强调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核工业发展的道路还很长。

试验成功后,周总理立即部署了后续工作。他要求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启动氢弹研制工作。同时,他还提出要加强核燃料工业建设,为核工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三线建设中的创新决策

1964年底,面对国际形势的严峻变化,二机部在三线建设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关于核工业企业的选址问题,存在着多种不同意见。在一次专题会议上,刘西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将部分核工业企业建在山区,利用天然洞穴进行改造。

这个建议得到了周总理的重视。1965年初,周总理召集二机部、地质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会上,地质专家介绍了西南地区的地质条件,特别是贵州、四川等地的喀斯特地貌特点。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在贵州某地建设一个地下核工业基地。

工程启动后,施工队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由于地下水系复杂,传统的防水技术难以应对。1965年4月,二机部组织专家赴现场办公,经过反复试验,创造性地采用了"以堵为主,疏堵结合"的方案,成功解决了渗水问题。这一技术后来被推广到其他地下工程中。

同年7月,为解决通风问题,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一套独特的通风系统。这个系统充分利用山体的自然落差,形成对流通风,既节省了能源,又保证了地下车间的空气质量。这一设计获得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1966年初,二机部又面临着一个新课题:如何在保证军工生产的同时,开展民用核能研究。在一次部务会上,刘西尧提出了"军民结合,以军带民"的思路。随后,在成都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所,开展民用核能技术研究。

这个研究所的选址也颇具创新性。考虑到研究所需要大量的冷却水,技术人员选择了都江堰灌区附近的一处地点。这里不仅水源充足,而且地质条件稳定,交通也比较便利。

1966年下半年,一个新的课题摆在了二机部面前:如何建设新型核燃料生产线。传统的工艺存在着能耗高、污染重的问题。技术人员经过反复实验,开发出了一套新工艺,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环境污染。

1967年春,这条新型生产线开始试运行。为确保安全,二机部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并在车间安装了多重保护系统。特别是在放射性物质处理方面,采用了全封闭式操作,有效保护了工人的健康。

同年夏天,为适应三线建设的特点,二机部还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创新。在工厂附近建立了技工学校,采用"半工半读"的方式培养技术工人。这种方式既解决了人才短缺问题,又降低了培训成本。

1968年初,随着各项工程的推进,后勤保障也面临新的挑战。考虑到山区条件艰苦,二机部在生活区建设中采用了因地制宜的方案。比如,利用山坡建设梯田种菜,在溪流上建小型水电站,既改善了职工生活,又节约了建设成本。

到1968年底,这些创新措施的成效开始显现。地下工程保质保量完工,新工艺投入使用,人才队伍逐步壮大。这些成果不仅服务于当时的三线建设,也为后续核工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刘西尧与二机部的科研攻关

1974年12月底,刘西尧重返二机部后的第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主持召开了一次核材料研究专题会议。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汇报了铀浓缩技术的最新进展。其中,一位年轻工程师提出了改进离心机设计的新方案,引起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1975年1月,刘西尧带队前往兰州铀浓缩基地实地考察。在现场,他详细了解了新型离心机的试验情况。技术人员反映,新设计在转速和稳定性方面都有明显提升,但密封材料还存在一些问题。刘西尧当即决定,调集全国最好的材料研究力量,协助解决这个技术难题。

2月初,二机部组织了一个专门的攻关小组。这个小组由材料、机械、控制等领域的专家组成,采用"集中办公、定期汇报"的方式开展工作。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复合密封材料,成功解决了高速运转时的密封问题。

3月,在核燃料元件加工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技术人员开发出一套新的焊接工艺,显著提高了燃料元件的密封性能。这项技术的成功,为提高核电站运行效率打下了重要基础。

4月中旬,刘西尧主持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讨论民用核电发展规划。会议确定了"以压水堆为主,快堆为辅"的技术路线,并决定在秦山建设第一座自主设计的核电站。为此,二机部抽调了一批骨干力量,组建了核电站设计研究院。

5月,在核安全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套先进的核电站安全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反应堆的各项运行参数。这个系统采用了当时最新的计算机技术,大大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性能。

6月初,刘西尧带领专家组赴秦山核电站场址勘察。在现场,地质专家详细介绍了场址的地质条件和抗震设防要求。根据勘察结果,设计人员对核岛基础方案进行了优化,增加了抗震设防等级。

7月,在核测试技术方面也有重要进展。研究人员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中子探测器,显著提高了核材料检测的精确度。这项技术不仅用于核设施安全监测,还推广到了工业无损检测领域。

8月下旬,刘西尧组织召开了核动力装置研究会议。会上,专家们讨论了舰船核动力装置的发展方向。经过深入研究,确定了采用一体化布局方案,这为后续的研制工作指明了方向。

9月,在放射性废物处理技术上取得突破。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玻璃固化工艺,能够将高放废液转化为稳定的玻璃体,大大提高了储存安全性。这项技术的成功,解决了核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保问题。

到1975年底,在刘西尧的主持下,二机部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推动了我国核工业的发展,也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民用核能开发方面的突破,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开辟了新途径。

五、二机部与国防科技工业的重大贡献

1978年初,二机部在京召开年度工作会议,系统总结了核工业发展的主要成就。会议重点讨论了核材料生产、核动力研发、核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其中,铀同位素分离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我国成为少数几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之一。

同年3月,二机部完成了我国第一座商用核电站的初步设计方案。这个方案充分吸收了前期核动力研究的经验,在安全性和经济性方面都有重要创新。特别是在核岛布局和安全防护系统设计上,采用了多重屏障技术,显著提高了核电站的安全系数。

4月,二机部组织专家对核燃料循环体系进行系统评估。评估报告指出,通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从铀矿开采到乏燃料后处理的完整产业链。这个体系的建立,为国防建设和民用核能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燃料保障。

6月,在核测试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二机部研制成功了新型核辐射探测仪器,测量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仪器不仅用于核设施监测,还推广到医疗、工业等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8月,二机部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核工程建设任务。这个工程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施工技术,特别是在地下工程防护方面,创造性地解决了多个技术难题。工程的顺利完工,标志着我国核工业建设能力达到了新的水平。

9月,在核动力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新型核反应堆控制系统,这个系统采用了计算机辅助控制技术,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该技术随后在多个核设施中得到应用。

10月,二机部组织开展了核工业标准化工作。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制定了一整套核工业技术标准,涵盖设计、制造、安装、调试等各个环节。这些标准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核工业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11月,在核环境保护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二机部开发的放射性废物处理新工艺投入使用,处理效率提高了近一倍,而处理成本却降低了三分之一。这项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核设施运行中的环保问题。

12月,二机部完成了核工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个体系包括高等院校专业教育、企业技术培训和国际交流三个层面,为核工业持续发展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特别是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建立了以实践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1979年初,二机部对核应急响应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的应急体系采用分级响应机制,配备了先进的监测设备和防护装备,显著提高了核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这个体系后来成为国家核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这些成就,二机部在国防科技工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完成了国防建设任务,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特别是在民用核能开发方面的探索,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提供了新的选择。这些工作为后续的和平利用核能奠定了坚实基础。

0 阅读: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