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首给朋友的诗词,没有两肋插刀,只有日常琐碎,却最能见真情

快乐鉴骚词 2024-12-25 05:35:40

“友情”,是诗词中一个经久不衰的重大命题。在“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眼中,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大诗人王维眼中,是“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诗仙李白眼中,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边塞诗人高适眼中,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无数的诗人,把“友情”写得轰轰烈烈。特别是唐人的豪爽、大气,在他们眼中,“友情”和“事业”,对于人来说,就像鸟儿的双翅。但是,也有不少诗人,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友情”写得特别朴实,甚至是碎碎念念。这,又是一种什么感觉呢?

1.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陆凯

第一次因为“碎碎念”友情而出名的诗人,是南北朝诗人陆凯。他的这首《赠范晔诗》,全诗平淡无奇,碎碎念念,却每字每句都值得细细品味,都让人回味无穷,这正是“友情”的滋味: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我在折花的时候,刚好碰到经过的驿使,顺手就把手里的花儿,寄给身在陇头的朋友范晔。

非常的朴实,诗人没有对自己、或对朋友大吹大擂。对朋友做的事,如同家常,不经意而为之。但刻意就是表演,不经意才是真正感情。诗人自己在赏花,却时刻想着要送给朋友,可见这朋友,真的融于了他的日常。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我孤身一人到江南,匆匆忙忙的到江南,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带;所以,只能把这枝象征了春天的梅花儿,赠送给你,我的朋友。

所谓“江南无所有”,诗人想表达的是,其实不是真正的“无所有”,至少我还有你这位知心的朋友。所谓“聊赠一枝春”,就更加直白了,我没有什么可以送给你的,但我能送给你祝福,祝您“春暖花开,前程似锦”!

2.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张九龄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宰相诗人张九龄也是豪放的。他写亲情,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他写志气,有“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他写爱情,有“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但他的这首写给“友情”的小诗,《答陆澧》,却特别朴素无华: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

“松叶堪为酒,春来酿几多”,我们是老朋友了,在一起也不需要什么山珍海味,名酒佳酿。只要有“松叶酒”就足够了,春天要来了,你多酿点,我们要一醉方休。

什么是朋友,一定要胡吃海喝才算朋友吗?不,家常小酌就够了,更显得我们不见外,如同家人一般。

“不辞山路远,踏雪也相过”,虽然山路崎岖遥远,但我不会推辞你的盛情邀请;纵使大雪厚积,也要踏雪前往拜访,何况现在已经是春天,冰雪已经消融。

什么是朋友,一定要两胁插刀才算吗?不,相互是知音,在一起能够心灵共振就足够了。能够不辞山路遥远,能够不怕冰天雪地,也要相聚在一起,这,才是真正的朋友!

3.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

王维,这个人,生在盛唐,自然有唐人的豪迈;但他同时又是信仰佛家,又有佛家的含蓄。比如,同样是写“友情”,他可以写得悲壮无比,比如这句,“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也可以写得十分朴实无华,比如,这首《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初看是那么的朴实,碎碎念念,如拉家常。但细品却是,一个“罢”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一个“掩柴扉”,表达出诗人此时的心境,朋友走了,再也没有可以敞开心扉的机会了。

什么是“友情”,不动神色的流露,才是真正的“友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初一看,说“友情”,扯什么“春草”干什么?“春草”不太平凡了。但实际上,诗人的意思是,“春草”今年黄了,就像朋友的离去;但“春草”明年还会绿的,而朋友呢?明年还会回来吗?

一句,“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那种不动神色的思念,才是真正的“友情”!

4.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白居易

大诗人白居易,也不是写不出华丽的辞藻。比如,他写爱情,就是“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做连理枝”;他写偶尔相逢,也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而他写“友情”,却经常是如拉家常。比如,这首《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这首诗有趣就在于,一开头,诗人就秀了一把自己的小资生活,“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有新酿的美酒,有温暖如春的火炉。这在冬天,简直就是神仙般的生活。

但就是在这种优雅的环境下,诗人不是只顾自己享受,而是想起了朋友,想朋友也来一起享受。“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天色将晚雪意渐浓,能否一起共饮一杯暖酒?

在困难的时候,想朋友拉一把,是人之常情。但在享受的时候,还能记得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白乐天像这种类型的小诗不少,比如,还有这首《山泉煎茶有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您细品,是不是类似?

5.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张旭

朋友相聚容易,有聚就有散。而留客却是最难的,难的是找理由。越是看似无厘头的理由,却越能看出当事人对朋友的感情。比如,这首唐代诗人张旭的《山中留客》,语言质朴,虚实相间,跌宕自如,词浅意深,耐人寻味: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莫为轻阴便拟归”,恰值游兴正浓之际,天空中忽然浮过一片“轻阴”,大有大雨将至之势,客人便有了归去之意。诗人大手一挥,一点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不要紧,我们继续游玩。

客人还是要走,诗人此时更加感情流露,“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既来之,则安之,不要错过美好春光,涉涉前行。因为客人怕“轻阴”致雨、淋湿衣服,诗人就婉曲地假设了一个晴天游春的问题——在晴天中,因为春季雨水充足,云深雾锁的山中也会水汽蒙蒙,行走在草木掩映的山径上,衣服和鞋子同样会被露水和雾汽打湿的。

相反就是别走了,大家在一起,天要下雨,管它呢!

6.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

诗圣杜甫写给诗仙李白的诗,有很多是从迷弟角度写的。比如,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中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在《饮中八仙歌》中有,“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梦李白二首·其二》中有,“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但也有站在朋友角度写的,就写得相当朴实多了。比如,这首《春日忆李白》,就很特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前半部分是以迷弟角度写的,就不多说了。

后半部分却是以朋友的角度写的,写得相对朴实,如叙家常。“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如今,我在渭北独对着春日的树木,而你在江东远望那日暮薄云,天各一方,只能遥相思念。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同桌饮酒,再次仔细探讨我们的诗作呢?

朋友之间,就是要干一杯酒,然后,放飞思绪,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朋友之间,就是能够放开,彼此没有任何顾忌。

在另一首《梦李白二首·其一》中,诗人也写到,“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老朋友你忽然来到我梦里, 因为你知道我常把你记忆。

朋友之间的交往,不需要轰轰烈烈,只要能出现在梦中,就已经表达出足够的情感了。

7.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白居易

大诗人白居易写给朋友元稹的诗词,既有那种撕心裂肺的。如,“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那真是悲悲切切,不比《红楼梦》里,宝黛二人生离死别的痛苦差。也有更多的平淡如水的诗词,比如,这首《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

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

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知心的朋友难道需要很多吗?非也,只需要问一问,彼此十分心意相通、情趣相投即可。如果情投意合,只需一人足矣;如果不是,再多也没有用。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你离去后就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心也空荡荡的。

如果因为朋友的离去,使得你即使身处闹市,也感觉心中空空荡荡,那这才是真正的朋友,这个朋友值了。

朋友的分别,感情也不在于相不相送,“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即使不想送,但心已经跟着你去了,就足够了。送别,只是徒增伤感而已。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心心相印的朋友!

8.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王勃

真正的朋友,不在于共享荣华富贵,而在于共克时艰。“初唐四杰”之一的大诗人王勃,他有豪气冲云的时候,写出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有落魄的时候,比如这首《别薛华》,则更加朴实:

送送多穷路,遑遑独问津。

悲凉千里道,凄断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你我的心情都是漂泊不定,我们的生活也是一样的辛酸凄苦。

共同的遭遇,使得我们有共同的情感,能让我们彼此产生共鸣,能够站在彼此的角度考虑问题。

“无论去与住,俱是梦中人”,不论是离开的人,还是留下的人,彼此都会在对方的梦中出现。

能够出现在彼此梦中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才是心心念念的朋友,是一辈子的朋友!

9.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辛弃疾

大词人辛弃疾是一个烘托高手,明末“秦淮八艳”之一的柳如是,就因为一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给自己改名“如是”。这首《沁园春·和吴尉子似》,也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来描写“友情”,如叙家常: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

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

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

直须抖擞尘埃。人怪我柴门今始浚攥踏破苍苔。

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

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我一看到您过来,觉得我这平凡的居所及周边普通的自然景色,顿时变成美不胜收,山清水秀。

我们回过头来,再品一品这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词人以“青山的妩媚”,来烘托自己的“妩媚”,表达了词人的自豪,对自己这辈子的自信。

而这句,“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则以“吾庐,溪山美哉”,来侧面烘托朋友的“美哉”,以此赞美朋友。跟我们常说的,“您的大驾光临,让我蓬荜生辉”,是一个意思。但“蓬荜生辉”充满了夸张,让人感觉言不由衷。而一句“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则如话家常,让人如品一杯香茗。

10.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贯休

如果一位朋友,在分别之际,就盼望着何处能相逢,何时能相逢,那这不是真正的朋友,什么才是呢?唐代诗僧贯休虽然是出家人,但他豪气不减,对友情那是一片赤诚。我们来看这首《送人归夏口》:

雁雁叶纷纷,行人岂易闻。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

貌不长如玉,人生只似云。

倘经三祖寺,一为礼龛坟。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

“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此地一别,我们将相隔千山万水。我们又能在何时,又能在何处再一次相逢呢?

我们纵然相隔千山万水,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够尽早重逢。纵然是千山万水,也不能阻挡我们之间的友谊。

“貌不长如玉,人生只似云”,人的脸庞,不能永久的像玉一样温润;而人生呢?又是像浮云一样飘飘荡荡。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友谊,永久的像玉一样美好;而且,我们的友谊,非常稳定,不像浮云一样飘飘荡荡。

总之,如果有一位朋友问你,“千山与万水,何处更逢君”,这个朋友值了。

11.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秦观

千年以来,诗词中对于老朋友的担心和思念,莫过于这句,“疑是故人来”。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用过这句,“雪英飞落近,疑是故人来”。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秦观,则在这首《满庭芳·碧水惊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

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

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伤怀!增怅望,新欢易失,往事难猜。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谩道愁须殢酒,酒未醒、愁已先回。

凭栏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我孤单单的坐在西窗下,恍惚中,听到莎莎的声音,以为是那位老朋友来了。猛然起身相看时,却发现是西风在吹动翠竹,发出了莎莎的声音。

一个人,得要多么思念朋友,才会听到一点动静,就以为是朋友来到了。

“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我想问问篱笆边上的黄色菊花,开得这么鲜艳,也不知道是为谁而开放!

词人有这样一句,“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是因为苏轼曾经写过,“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看似无厘头的一句,还是跟朋友相关。

一句,“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初看及其平常,但细品,却是情怀如诉,感情深沉!

12. 行行天未晓,携酒塔明月,韩愈

如果一位朋友,能够让你彻夜长谈,那也不需要轰轰烈烈,不需要两肋插刀,就是生死之交的朋友。唐代文学家、诗人韩愈在《知音者诚希》中,就写出了这样的友情,平淡中见真情: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世上能了解自己的知心朋友实在在太少了,正因我想起了你,使我不忍心与你分别。

“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离别前的夜晚,我们能携着手走啊走。夜深了,我们仍然踏在满地皎潆的月光下,愉快的谈着心。

一句,“行行天未晓,携酒踏明月”,如果有人能够和我彻夜长谈,特别是在明月下,喝着美酒,高谈阔论。这辈子,值了!

0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