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伟大的毛主席离开了我们,这对全国人民来说,无疑是悲痛万分的。
也许是因为毛主席出生在鱼米之乡,所以毛主席生前格外的喜欢吃鱼,每逢革命中取得某样巨大的成功,毛主席都会吩咐后厨做一条鱼来庆祝。
于是,在毛主席生前,和人们谈论到关于自己死后遗体的处理方式时,毛主席曾这样说到:
“我生前吃了不少鱼,死后就把骨灰撒向江海,告诉鱼儿,我毛泽东来给你们赔不是了。”
毛主席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并不认同其他人口中“风光大葬”的做法。毛主席认为,在自己去世之后,若还花费大把的财力,物力,人力在自己身上,是极为浪费的,自己死后将遗体埋葬在土地之中,也会占用面积不小的一块土地,所以,毛主席更希望自己的遗体能被火化,并抛洒进江海之中。
同时,毛主席生前还带头在《倡议实行火葬》文件上签了名字。
按照毛主席的遗嘱,毛主席希望在自己去世后,能和周总理一样,将遗体火化,挥洒抛入江海之中,这样既能最大程度的节省财力,物力,人力,又不会占用土地,旁人口中,这也算是魂归大海了,可谓是对毛主席遗体最佳的处理方式。
可在毛主席去世之后,毛主席生前亲口指定的自己的接班人华国锋同志,却在一番思索后做出了一个违背毛主席遗愿的决定。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亲口指认的接班人会公然违反毛主席的遗愿呢?具体又是如何违反的呢?
毛主席生前,无疑是几乎全国人民心中最为崇拜尊敬的人物,所以在毛主席去世之后,如何处理毛主席的遗体这一件事,自然而然也就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
在得知华国锋居然做出了违背毛主席生前遗嘱的决定之后,人民无疑是愤怒的,但当人民知晓华国锋为何要违背毛主席生前的遗嘱之时,又纷纷理解了华国锋的决定。
华国锋认为,当下的局面,国内前段时间种种事件带来的残留混乱正在逐渐消退,国家以及社会皆在逐渐朝着好的地方发展,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不仅可以承接全国人民对毛主席的爱戴之情,更能抚慰全国人民对于毛主席去世一事的悲痛,能够更为迅速的恢复全国的生机,让社会回归秩序。
在我国的传统之中,讲究“入土为安”,遗体的完整,更是对于死者而言的头等大事。
人们认为,一个人完整的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完整的离去,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弃置”有着部分相同的道理。
所以,绝大多数人是不认可火化的,更别提什么将骨灰抛洒进入江海之中了。
那么为什么毛主席对于传统的保留完整遗体,并进行土葬,有那么强烈的抵触呢?
原来,毛主席生前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所谓“厚葬”,在毛主席眼中一直是陋习,风光大葬那些在革命中牺牲的烈士是可以的,但是如果处理毛主席自己的后事时,也采用同样甚至是更为隆重的仪式厚葬,是绝对不可以的。
毛主席认为,人去世后便已经什么都没了,若再为了处理自己的遗体,而花费大把的时间,大把的精力,和大把的财力,是极为浪费的。更何况,如果将自己的遗体埋葬在土地之中,那原本可以种庄稼,盖房子的土地便什么都不能做了,这在毛主席心中是极大的浪费。
新中国刚刚解放的时候,生活在杭州的毛主席,某日外出时就曾遇见过一片乱葬岗。
当时中国人口众多,与之相比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又少得可怜,看着大片大片的土地都被这样占用荒芜,严重影响了未来经济发展下城市的建设,毛主席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要从自己做起,为土地紧张的中国节约土地,不能让中国出现死人和活人争抢土地的现象出现。
所以,出于打破陈旧死板观念,节约紧缺的土地资源的理念,毛主席在全国范围内发起了火葬的倡议,并和全体的中央委员一起,带头签署了《倡议实行火葬》协议书。
唯有大名鼎鼎的许世友却成了例外。
为此,毛主席还特意找到了许世友,询问为何他会成为例外。
对此,许世友这般回答到:
“我年轻时没有来得及照顾母亲,死后想要葬在她身边,尽尽孝道。”
听完许世友的回答,毛主席浅浅一笑,便不再说话。到时一旁的周总理开玩笑似的说到:
“下不为例。”
在毛主席的心中,与其花费心思大把的信息,还要占用土地,倒不如将自己的遗体火化,将火化后的骨灰抛入江海之中,这样既能最大程度的剩下人力,物力,财力,还不会占用任何土地,无疑是毛主席心中对自己后事的最佳处理方式。
对待烈士要风光大葬,对待自己却要简化到极致,这样伟大的“双标”,怎能不叫人钦佩呢。
但华国锋并没有让毛主席“双标”的决定成功实行,在一番思索之下,华国锋终于做出了这个违背毛主席遗愿的决定:将毛主席的遗体永久的保存下来,并修建毛泽东纪念馆,将遗体世世代代的流传下去,供世人瞻仰敬拜。
多年之后,也曾有大胆的国外记者向邓小平同志问过这个问题:
“违背毛泽东的遗愿处理他的遗体,是否是对毛泽东本人的不尊敬呢?”
对此,邓小平同志是这般回答的:
“保留遗体兴建纪念堂确实是违背了毛主席的遗愿,当时出于特定环境下,出于稳定局面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同时,邓小平同志还表示,用以存放毛主席遗体的毛泽东纪念堂,将会永久的保留下去,不过,在此之后,国内不论是怎样的领导人,都不允许采用相同的办法处理自己的遗体。
至此,永久保留毛主席遗体,并修建毛泽东纪念馆的方案正式得到了采纳,但要完成这项任务,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修建纪念馆倒还好说,无非是搭砖砌瓦,耗费些许时日便能完成,但纪念馆的选址,一时间成为了难题。
为筹划毛泽东纪念堂的建设工作,有关组织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名叫“陵墓设计小组”的组织,而后改名成了“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
“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成立的当天,便电话通知了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江苏,山西,辽宁,黑龙江等八个省市的十个单位,要求其派选出最有声望,最杰出的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师,和工人代表,总计四十余人前往北京,为毛主席纪念堂的选址和设计进行讨论工作。
“毛主席纪念堂设计组”认为,毛主席一生南征北战,走山闯水,很少有过安生的日子,那么在毛主席去世之后,自然要为他老人家选一个风景秀丽,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地方设立纪念堂,让他老人家好好的过上安宁的日子。
于是,“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开始寻山访水,走访了许多名胜古迹,最后将目光锁定在了包括香山,景山,北海,中南海,天安门广场在内的十几个地点。
“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还提出了“水上日出”的设计理念,待到每日太阳缓缓升起,初生的红日如毛主席身上的光辉照耀全中国般将光芒撒在熠熠生辉的水面之上。
为此,“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不之勘察了多少水域,最后将地址选在了中南海。
可中南海是全国最高领导中心和国际友好交往的重要活动场所,若把毛泽东纪念馆建立在这里,那么每日来此地观赏的游客必将影响此地的工作以及外交活动。
因此,“水上日出”这一提案最终被废除了。
而后,“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又提出了“山顶红星”的设计理念,每逢日出,一轮火红的朝阳毅力在山巅,如同毛主席生前一般,矗立于危难的顶端,用自身温润的光芒抚慰充满沟壑的国土。
为此,“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又先后攀上了香山,景山,玉泉山,最后将地址定在了香山。
可香山在当时离城镇较远,加上山势陡峭险峻,很难攀爬,势必会为来此游览的游客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山顶红星”这一提案也被废除了。
最后,“毛主席纪念堂设计小组”终于将目光投向了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无疑是我国社会主义的象征。
1941年的10月1日,毛主席就是在这天安门广场的城楼之上,向着全世界宣布了新中国的诞生。
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也是在这天安门广场升起的。
毛主席还在世的时候,就曾无数次在太天安门广场检阅过我国的军队。
把毛主席安葬在天安门,把毛泽东纪念馆建立在天安门,建立在这个见证过新中国诞生的地方,无疑是最佳的决定。
同时,毛泽东纪念馆若建立在天安门,将会和四周宏伟的城楼,和散发无形光芒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和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博物馆,一同形成一个伟大的,承载着前辈们的奉献的建筑群体。
于是,毛泽东纪念馆的选址,便被定在了天安门。
与选址难题一同出现的,还有有关如何保存毛主席的遗体的难题。
艰巨的任务落到了医护人员的手中。
要知道,若要永久性的保存遗体,最好的处理时间段是在逝者离世后的两个小时之内,对逝者的遗体进行解刨,取出逝者的内脏,并清洗全身的血管,注入凝固剂和福尔马林以作防腐。
但是,因为需要时间讨论有关毛主席去世后的后事工作,医护人员起初接到的命令只是对毛主席的遗体进行基础的防腐处理,并没有按照永久保留的方案进行处理,这无疑是为遗体的永久保存增添了不小的难度。
同时,永久保留毛主席的遗体还不同于一般遗体的永久保留。
因为毛主席的遗体是要放置在水晶棺内,供全国人民瞻仰的,所以在永久保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遗体的美观和自然,不能让遗体边干变色,更不能有丁点的损毁。
这项任务对医护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具困难的,但事关重大,关系着全国人民对国家的信仰,因此医护人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起初,曾有人提出,将毛主席的遗体进行液态保存,浸泡在防止遗体腐烂的液体之中,但这个提案很快便被拒绝了。
遗体浸泡在液体之中,会让人联想到可怖的标本,这对于温柔和煦,受人民爱戴的毛主席来说自然是不好的,会伤及全国人民的感情,最佳的方案还是气态保存。
然而众多保存方案之中,气态保存是难度最大的。
无奈,最终所有医护人员,连带着毛主席的遗体一同,被转移送到了一个名为“769”的秘密基地。此地与外界隔绝,没有联系,不仅能够隔绝氧气,还能够保持低温,有益于遗体的存放,同时还有着许多先进的仪器设施,供医护人员使用。、
可见,为了最大程度美观的保留毛主席的遗体,国家使用出了全部的力量。
最终,在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之后,毛主席的遗体终于在最美观的状态下,得到了保留,被安置在了毛泽东纪念馆之内,我们这些后辈才有幸拥有机会,能够一睹毛主席的容颜。
从结果上来看,华国锋的抉择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尽管这个选择违背了毛主席生前的遗愿,但却最大程度的让人民能够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到毛主席,更加近距离的接触到了党和国家,大大的拉进了人民和国家领导层的距离,让人民心中的家国情怀更加浓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