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负评的国军名将:毛主席亲写律诗吊唁,数万国人为之挥泪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6-18 14:52:38

《五律·海鸥将军千古》

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蓰。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血东瓜守,征倭棠吉还。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

毛主席一生写过很多诗,但以律诗吊挽将军的仅两首。一位是十大元帅之一的罗荣桓,另外一位是国军抗日名将。那这位抗日名将到底是谁呢?毛主席为何亲自为其作诗?

戴安澜将军的事迹,很多人并不熟悉,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牺牲太早,第二就是唯一一位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抗日名将。惟今年恰逢戴安澜将军殉国80周年,这位零负评的国军将领,究竟有何光荣事迹值得两岸同胞共同追思悼念?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戴安澜将军的故事。

在对日军浴血奋战的八年中,黄埔军校学生只要一毕业,立刻奔赴前线投入战场,总计约20多万人。胜利后幸存者仅剩1万1000多人,牺牲率高达95%,以致有人赋诗说:“故土新坟抗日冢,何处白骨无黄埔?”。然最骄傲的是在对日抗战中,黄埔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

自古时势造英雄,岂有英雄等灯光

说起戴安澜就得说起中国远征军,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它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

戴安澜就是远征军第200师的师长,200师是国军的王牌部队,是当时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机械化师,在著名的昆仑关大捷中,戴安澜带领200师就攻下日军阵地,击毙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旅团长,立下了大功。

他更是唯一能让毛主席与蒋介石同时致赠挽联的国军将领;惟在众挽联中,独周总理的——“黄埔之英,民族之雄”,言简意赅地将其英勇事迹一语道尽。

戴将军立德、立功、立言之伟勋

戴安澜将军号海鸥,出生1904年,黄埔三期毕业,参加东征北伐战役,作战永远身先士卒,屡立奇功,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戴任73旅旅长,曾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武汉保卫战等诸战役。

智勇双全,每战皆捷,35岁晋升机械化师少将师长

在台儿庄战役,戴安澜火攻陶墩、计取宋庄,为台儿庄大捷做出重大贡献。1939年晋升王牌第5军第200师少将师长,年仅35岁。是年冬天,军长杜聿明决心与日寇决战于昆仑关。

昆仑关地形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占据昆仑关的日本军队是号称“钢军"的第5师团之主力第12旅团,由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亲自指挥,戴安澜担任最艰巨的正面攻击。

血战昆仑关击毙日本钢军少将旅团长

戴安澜将军以奇计火牛战术,冲毁层层铁丝网,重创日寇,歼敌6000余人,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和联队长三木吉之助。战斗中戴安澜虽身负重伤,然仍身先士卒,激发出官兵无比高昂的战志,让日军顿丧心理平衡。

戴安澜将军初到昆仑关拟定作战计划时,曾豪情壮语说:“中国古时有上元三鼓夺昆仑之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后果然如期攻夺。此役戴将军被誉为“当代之标准青年将领”。

扬威异域的远征军机械化200师

1942年初,戴将军奉令率部入缅解救被围之英军,他兴奋异常高唱岳武穆之《满江红》,抒发爱国之志,召集全师官兵,宣讲诸葛武侯六出祁山远征之历史,勉励部下务期扬威国外,立功异域,为保卫祖国光荣奋战。

蒋介石曾单独召见戴将军,询问200师能否在同古坚守一两周,打个胜仗?戴将军闻毕立下军令状:“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之盛举,戴某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定挫敌凶焰,固守同古"。

3月19日,同古保卫战开打,200师官兵坚守阵地,勇猛还击。虽是孤军作战,后援极为困难,但官兵鉴于师长已写好给夫人的遗书,并宣达了三级代理人的军令状,其高尚完美地指挥道德,感动全师每位官兵无一人有苟且偷生之心。

海外扬国威

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4000多人,成功掩护了英缅军第1师的安全撤退,不但打出了国威,更令盟军刮目相看。因为骄傲的英军才刚刚丢失新加坡。以往英军对中国“草鞋兵”极端的轻视,这次他们都竖起大拇指对200师官兵说:中国军队打得好!

用戴安澜的以寡击众,对比新加坡英军指挥官帕西瓦尔中将,其手握约9万重兵、在炮多堡坚粮械足之下,竟被日军“马来之虎”山下奉文的武士刀跺地声,吓到午夜缴械投降。他不知日军仅有3万人,粮食械弹不足三日,难怪丘吉尔把投降日视为“黑道日”—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而此刻中国远征军让英军羞愧到无地自容。

英军的自私致远征军功败垂成

同古战役扭转了西方人对中国军队的歧视和偏见,日本首相东条英机在议会上承认,同古之役为旅顺攻城以来从未有过的苦战。4月24日棠吉之战爆发,200师迅速向日军发起攻击,一举夺下日军部分阵地,惟局部胜利对整个缅甸败局已陷“孤臣无力可回天”之势,关键即在英军未遵守协议擅自撤退所致。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为避免被日军包围歼灭,戴奉军长命令突围回国。

众所皆知,戴将军殉国于率部突围原始的野人山中,此时胆小的缅甸向导拒绝为中国军队带路,在日军层层伏击下身中机枪弹伤重。由于缺少药物,戴将军伤口恶化。

戴安澜仰天长啸,悲怆欲绝:“想当年关云长败走麦城,也不过这般光景,我堂堂第二百师竟落到这步田地,真是天亡我也!缅甸非久留之地,今天不是鱼死,就是网破!”

1942年5月26日,一直昏迷不醒的戴安澜突然醒来,他自知大限将至,便让人为他整理好满是鲜血的军装,洗净脸,叫人把他扶起来,北向而坐,用充满眷恋的眼睛眺望着几十里外的国境线,猝然而逝,年仅38岁。

或许有人会问,为何同是远征军的38师长孙立人,可以率全师官兵安全撤退到印度?而戴安澜将军则要拼九死一生翻山越岭回云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归诸于三人的影响。第一是戴将军忠于蒋介石的命令;第二是美军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与蒋不睦;第三是远征军军长杜聿明的两难;当然这也埋下蒋、杜二人与孙日后的嫌隙(孙为美国弗吉尼亚军事学院毕业)。

历史不容假设,是非对错留与后人说

对于假设当年如果戴将军也同孙立人一并转进去印度,不知戴将军是否同孙一样安然无恙?很可惜!历史永远不容假设。这正如假设岳飞不理会宋高宗12道金牌;假设袁崇焕不擅杀大将毛文龙一样的性质。今天我们唯一可以肯定的答案,就是戴安澜将军的忠贞武德精神,足以媲美武圣关羽。

戴将军阵亡的七天之后,200师的官兵们带着戴安澜的遗体返回中国,噩耗传来,举国皆悲。200师途经腾冲时,沿街跪满父老乡亲,迎接将军遗骨。一位华侨主动献出自己办后事的楠木棺材。灵柩经行之地,家家素烛鲜花,无数国人为之挥泪。

戴安澜烈士魂归的第二年蒋介石决定为戴安澜将军举行国葬,上万群众自发为戴安澜将军举行追悼会。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一枚懋绩勋章,以表彰他在二战中的巨大贡献。

周公、朱老总、彭总先后为其题写挽诗挽词挽联,1943年3月,毛主席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赋诗《海鸥将军千古》。周总理挽词: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蒋介石在追悼大会上训词曰:“戴故师长为国殉难,其身虽死,精神则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楷模。”

2002年新中国拨款对戴安澜将军的墓地进行修建,并于2004年5月在墓前立碑公示。为牢记历史,不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2007年8月戴安澜烈士铜像又在园内塑立。

在戴将军众多传世名言中,我想摘要一则最具禅意的经典之言,以供莘莘学子惕励自勉:

戴将军赠与全军排级以上干部熟记之座右铭: “人我之际要看得平,平则不忮;功名之际要看得淡,淡则不求;生死之际要看得破,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则无往而非乐境,而生气盎然。”

戴安澜将军,浩气长存,英魂不朽!

(完)

0 阅读:189
评论列表
  • 2022-06-18 23:58

    将军千古。致敬抗日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