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张医生想和朋友们聊一下血吸虫病,这是一种由于血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具有多种复杂的临床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腹水、肝脾功能受损,甚至出现肺和脑损害,对人健康危害较大。
为什么要聊这种疾病呢?主要是因为,现在我国已经全面进入汛期,多地发生洪涝灾害。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里汛期健康提示,提醒朋友们预防血吸虫感染。更为重要的是,马上进入暑假,旅游的朋友会增多,这也会增加血吸虫病感染的机会。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血吸虫并不是咱中国特有的疾病,全球都有发病,危害人体健康的血吸虫主要有日本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埃及血吸虫3种,在我国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虽然叫做日本血吸虫,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寄生虫来自于日本,而是因为1904 年,日本首次明确了我国血吸虫病的病原体,所以才被命名为日本血吸虫。
在我国,血吸虫病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省区。它对人体的损害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1、营养掠夺,血吸虫在人体内生长、发育和繁殖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均是从人体内掠夺而来的,寄生和共生不一样,他们是贪得无厌的,会疯狂的掠夺人体资源,最终造成宿主的营养不良;
2、物理伤害,血吸虫在人体内定居和移动爬行,都会对人体组织或器官会造成破坏或损伤;
3、化学伤害,血吸虫的分泌物、排泄物和血吸虫的尸体分解后所产生分解物,能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红肿、瘙痒或者过敏。
血吸虫病可分为急性、慢性和晚期血吸虫病,有些病人还表现为异位血吸虫病。
急性血吸虫病:多发生于夏秋季,常为初次大量感染虫体造成。病人在接触疫水后出现蚤咬样皮肤损害,1 个月左右潜伏期后出现畏寒发热,淋巴结肿大和肝肿大,伴有食欲减退、呕吐、腹痛、腹泻;也可出现咳嗽、咳痰及痰中带血,也可有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出血性紫癜等症出现。
其中,危害最大的为肝损害。这是因为血吸虫的幼虫进入人体后,会在人体内发育成为成虫,成虫寄生在血管中,其排出的虫卵,会随着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在肝脏内大量积聚,从而损伤肝脏。
慢性血吸虫病:多为少量多次感染及急性感染而未对原发病治疗造成,临床症状可有可无。有症状病人常有腹痛腹泻,肝脾肿大。无症状者可有轻度的肝脾肿大。
晚期血吸虫病:由于虫卵性肉芽肿严重破坏肝脏导致肝硬化、门脉高压综合征等症状出现。
异位血吸虫病:常见的由虫卵沉积引起的肺血吸虫病和脑血吸虫病。肺血吸虫病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脑血吸虫病在临床上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均以青壮年为多见。急性型表现为脑膜脑炎症状,可以出现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和抽搐等,慢性型主要以癫痫发作为多见。
血吸虫病对人体最大的危害是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一旦发生常常诱发肝昏迷以致死亡,约占晚期血吸虫病死亡原因的一半左右。
血吸虫的虫卵会在人的结肠内形成肉芽肿,当肉芽肿增生时,可转化为结肠的癌前病变甚至结肠癌,大多数为结肠腺癌,恶性程度较低,发生率也较低。
聊到这里,有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咱们人体,到底是怎么感染上血吸虫的呢?人主要是通过皮肤接触途径感染的,水中的血吸虫幼虫会迅速钻入皮肤引起血吸虫病。注意了,敲黑板了:虫卵和成虫都无法让人直接得血吸虫病。病人虽然也是传染源,但是血吸虫病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血吸虫病的传播途径包括三个重要环节:先是水被含有虫卵的粪便污染;然后水中有钉螺,虫卵在其中生长发育为幼虫;最后人群接触到含有血吸虫幼虫的水。咱们普通人群对血吸虫普遍易感,只要接触到疫水,无论男女老幼均可能发病,所以每个人都是血吸虫病的易感者。
血吸虫感染的高危人群指的是疫区和疫水接触比较多的人,比如少年儿童喜欢玩水游泳,成年的渔船民、农民等在生产中接触疫水的几率很高,都属于高危人群。老年人因体力减退,接触疫水的机会也少,感染率反而会降低。
一般而言,血吸虫的感染率男性多于女性,10~40 岁为高感染年龄段,感染季节以夏秋季为多。这么严重的疾病,到底该如何预防呢?朋友们需要知道防治的3原则:
1、控制传染源:包括病人和携带者的早期诊断治疗、隔离消毒,以及感染动物的治疗或者扑杀、尸体焚烧等;
2、切断传播途径:如杀灭蚊虫等中间宿主、水质消毒、食物高温处理等;
3、保护易感人群:如接种疫苗或者注射抗体、预防性用药和改变不良卫生习惯和生产方式等。
落实到具体的血吸虫病上,首先,查治病人和病畜,控制传染源;其次,消灭钉螺,加强粪便管理,切断传播途径;最后,保护易感人群,加强个人防护。
因为含有血吸虫卵的人畜粪便最容易污染水体,所以要我们要安全用水。提倡用井水,或将河水贮存 3 天以上使用,必要时可对水进行漂白粉消毒。
在血吸虫病流行区尽量避免与疫水接触,如严禁儿童在河塘游泳等。当进行收割、捕捞等生产活动必须与疫水接触时,一定要穿胶鞋胶裤,避免裸露的皮肤直接接触疫水,此外皮肤上可外涂一些防止幼虫钻入皮肤的药膏,接触疫水后可以口服青蒿素。
今天的内容就聊到这里,如果对您有帮助,请关注我,我会带您了解国内最前沿的医学知识,我是张医生,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