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为啥一定要除去吴广?司马迁《史记》说出原因,年轻人要牢记

念桃说历史 2024-03-13 10:31:46

马克思主义哲学曾言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这句话是永恒的真理,无论古今皆是如此,即使在古代,处于上位的贵族也只占到一少部分,农民则是一个庞大的主体,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强调的就是人民的庞大力量。

当然在古代,并不是所有的统治者都能做到体恤民情,尤其是进入封建王朝之后,有些朝代的严刑峻法更是导致民不聊生,真正是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底层人民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往往会群起而攻之,陈胜吴广起义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这次具有开创性的大规模起义被记录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之中,过程轰轰烈烈,但结局却十分可惜,相约反秦的陈胜吴广最后不凡没有获胜,反而是发动起义的陈胜在后来选择杀死吴广?为什么陈胜一定要除掉吴广呢?史记中其实已经给出了原因。

曾经的盟友:大泽乡起义

最初的时候,陈胜和吴广只是秦朝的苦力,并且被发配驻守渔阳地区,此行大约有九百余人,队伍行进到中途的时候竟然下起了大雨,已经错过了按时到达的日期,秦朝法律严苛,按照规定,一干人等都会被判处斩首的重罪。

在陈胜看来,逃亡被抓住是死,举起大旗反抗最终也不过是一死,与其被当成逃犯窝囊处死,不如组织群众奋起反抗,尚可能有一丝生机,于是便邀请同行的吴广一起“伐无道,诛暴秦”。

这便是两人的合作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同生共死的关系,因为从决定造反开始,陈胜和吴广的命运就已经绑在了一起,就像是陈胜最初所说的“苟富贵,勿相忘”一样,事情若成,那么共享富贵,若是事情失败,那么就只能共赴黄泉了。

二人决定缜密合作,从造势开始,一步一步举行自己的计划。

按照当时的处境,要想自己这种起兵造反的行为有人支持,需要讲究一个名正言顺替天行道,于是他们便以反抗秦二世的暴政为口号,借用公子扶苏的仁义道德起兵反秦。

在开始以前,二人还用鱼腹藏珠和假装狐狸的攻心方式令众人形成了“大楚兴,陈胜王”的潜意识,随即二人一个简单号召动员,便拉起了一个万众一心的队伍。

从司马迁《史记》之中的记载来看,陈胜吴广虽然共同举事,但陈胜在其中是主要地位,吴广次之,也就是说,陈胜才是这场农民起义真正的领导者。

秦朝的重罚政策让诸多百姓苦不堪言,所以二人起义的大旗一拉起来就引起了广泛响应。周边郡县的英雄豪杰纷纷前来投靠,人数从最初的九百多名苦力逐渐发展到数千军马,具有了攻城略地的能力。

陈胜带领着情绪高涨的军队一连攻下几座城池,参加起义的人也逐渐增多,本以为这样就可以直捣黄龙,推翻秦朝,但意外还是发生了。

陈胜性格对起义所产生的影响

从最初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和“苟富贵,勿相忘”就可以看出陈胜不是寻常之辈,早年在耕作的时候就能说出这样的话,就说明此时的陈胜已经有反抗的意识,虽然这种意识是在奴役和压迫之下产生。

存在这种意识尚且不够,还需要有理想的存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是陈胜对同行之人发自内心的追问,自比为鸿鹄,便说明其内心所存在的远大抱负,因为他既不是名门之后,也并非王侯,所以便给人一种“发愤图强”小农民的形象。

另外,陈胜还有敏锐的目光,也算是其强大的高瞻远瞩能力,他本身并不是盲目的起义,从一开始就指出“天下苦秦久矣”,也就是说陈胜作为一介农民,很早就认识到了秦朝的现状,他知道如此严酷的法律之下,老百姓的反抗情绪必然激昂。

一旦进行举事,必定有许多人响应,若错过这个机会,则大事难成,并且后来发生的事情也证明了陈胜的眼光,自己在大泽乡起义,周边几个县直接杀死了秦朝县官,连同陈胜一起造反。

长远的眼光,不仅是陈胜的个人特点,也是起义成功的前提条件。

再者,从起义的结果来看,对于天下来说是失败的,因为这场起义虽然轰轰烈烈,可惜并没有推翻秦朝,贫苦百姓依然处于秦朝的水深火热和严刑峻法之中。

即使这场起义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际上却没有改变秦朝盘剥压迫的现状,就天下苍生而言,起义并不能算成功。

但这场起义对于陈胜个人而言却是意义非凡的,因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曾经的壮志豪言,将那些曾经耻笑自己的人折服了。

简言之,当时陈胜的理想就是举大计,但如果看一整句话,那便是“举大计亦死”,意为举行大事业也是死。

从这里看,当时陈胜的目标或许不是要推翻秦朝,是起兵对秦朝进行反抗,因为这最终难逃死亡的结局。

就陈胜的个人性格来看,或许他自己已经意识到,这样的起兵行为真正推翻秦朝的可能性很渺茫,才说出“举大计亦死”这样的话。

这样的成就对于一个出身低微的农民阶级来说已经是十分厉害,可以说是达到了其他阶级想都不敢想的高度。

对于陈胜而言,自己本应该是待宰的死囚。却在掌握了天时地利人和之后干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大事,其实算是成功的行为。

后续事件以及对吴广的态度

陈胜在称王之后,自然自己坐在了将军的位置上发号施令,葛婴是他手下的将领之一。

一次在对外作战的时候,他解救了一个人,此人乃是楚王的后人,因此葛婴心中便有了自己的小算盘。

当时陈胜的国号是“张楚”,意思就是张大楚国,现在出现了一个楚王的后人,那么起义岂不是更加顺应天道?就在葛婴准备把此人带回去的时候,陈胜称王的消息传来。

此时的葛婴转变了想法,按照现在的情况,如果把此人带到刚刚称王的陈胜面前,那无异于打了陈胜的脸,所以就直接杀掉了这位楚国后人去见陈胜,自夸一般地向陈胜讲述了这个故事。

天真的葛婴本以为可以得到陈胜的赞许和肯定,但陈胜在听完之后直接下令左右将葛婴推出斩首,这位可怜的将军就在这样的不明不白中掉了脑袋。

其实手下之人明白陈胜的心思,他的王位需要名正言顺,此前无论是借用公子扶苏还是楚国的口号,都是为了这个目的,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顺理成章称王并对抗秦朝,绝天下人之口,自己并非是真正的楚国后人,但准备工作十足。

如今出现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楚国后人,其实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对于陈胜来说,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将他接到自己的地盘来,然后用楚王遗孤的名号继续造势,笼络天下反秦的兵马为自己所用,这就可以让吴广堂而皇之地享受更大的权力和地位。

这位楚王后人其实只是一个傀儡,但能够左右天下的舆论,所以直接将其杀死,是非常愚蠢的行为。

楚王后人对于陈胜这样打着楚国旗号起义的军队来说是重要的精神领袖,换言之,陈胜可以将这位楚王之后以保护的名义留在自己军中,再借由其身份发号施令。

一来可以更加名正言顺的出兵反秦,二来可以更加坐实自己政权的合法性,提高说服力。

但如果将其杀死,性质就会发生改变,即使是手下为之,陈胜自己也难辞其咎。打着楚国的旗号称王却杀死楚王后人,这样的传言无疑会让陈胜沦为天下人的笑柄。要想消除影响,就只能杀死罪魁祸首葛婴,否则今后陈胜将难以立足。

但从这次以后,陈胜对于手下之人似乎都警惕了起来,无论对自己的地位和发展是否存在威胁,陈胜都对他们进行了监视,久而久之,诡异的气氛开始弥漫,最终连陈胜也死在了下属手里。

陈胜所除掉的人不只是手下这位将军,就连自己最初的合作伙伴也吴广也是被陈胜所杀。

根据司马迁史记之中的记录,吴广当时正带着大军攻打荥阳,因为攻城的问题和手下一位叫田臧的将领意见不合,几番争执之后,田臧竟将吴广杀死了。

其给出的理由就是奉陈胜的命令,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法是假借陈胜的命令杀死吴广,但后来战争打完之后,见到陈胜在见到田臧和得知吴广死讯之后表现得十分淡定,就好像知道将要发生的事情一样。

由此,再结合后面陈胜多疑的性格,完全有理由怀疑这是陈胜故意而为之的一次借刀杀人计划,原因就是担心吴广对自己现在的位置构成威胁。

2 阅读:2019
评论列表
  • 2024-03-14 11:06

    和作者讨论两个问题:1,陈胜是不是平民?2,按秦律,迟到是不是全部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