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商业的发展常常催生出独特的文化景观,开封山陕甘会馆便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因一张牌楼的照片,我慕名而来,本以为只是短暂停留,却未曾想在这里久久徘徊,被它深深吸引。
山陕商人,这一在中国商业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群体,在“食盐开中”政策的机遇下崛起,成为富甲一方的巨贾。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所到之处皆留下了会馆这一彰显实力与文化的建筑。湖北流传的“上会馆赛如金銮殿,下会馆铁旗杆”,生动地描绘出会馆的精美奢华,这也让我对山陕甘会馆充满了期待。
对于会馆名字的由来,还有着一段有趣的历史。明代时,陕西商贾的实力强于山西商人,民间称之为“秦晋大贾”。然而到了清朝,形势发生了变化,山西商人凭借与朝廷的紧密联系以及票号业务的蓬勃发展,实力逐渐赶超陕商,于是“山陕商人”的称呼便流行开来。这种商业力量的此消彼长,也为会馆的历史增添了一抹别样的色彩。
踏入开封山陕甘会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它独特的布局。照壁、戏楼、牌楼、钟鼓楼、东西厢房、大殿、东西掖门,这些建筑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而精致的整体。会馆整体的色调十分引人注目,那鲜艳的红色与在山西常见的绿色琉璃瓦相互映衬,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活力,绿色琉璃瓦则透着古朴与典雅,二者结合,使得会馆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耀眼。
而会馆中的牌楼,无疑是整个建筑的核心亮点,尤其是那被当地人称为“鸡爪”的牌楼。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心中便涌起一股赞叹之情。它的重檐歇山顶造型别具一格,三角中间高两侧低的设计,恰似鸡爪的形状,生动而形象。檐下的斗拱更是精巧绝伦,主楼 11 踩、两侧 9 踩的设计,彰显出高超的建筑技艺。这些斗拱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中国古代建筑力学与美学完美结合的体现。在牌楼的下方,是精美的三国演义关羽彩绘。关羽,这位被尊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的历史人物,在这里有着特殊的意义。清代时,关公被顺治帝加封,山陕商人巧妙地将会馆与关公相结合,从而名正言顺地提升了建筑规格。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平民百姓不得使用重檐歇山和庑殿顶,也不许擅用琉璃瓦、城砖,但山陕商人凭借这种方式,突破了限制,让会馆的建筑得以展现出如此高规格的风貌。
会馆内的屋顶设计也大有讲究。照壁采用庑殿顶,这种屋顶形式在古代建筑中等级较高,通常只有在宫殿等重要建筑中才会使用。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山陕商人对会馆建筑的重视和投入。每一处屋顶、每一片琉璃瓦,都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内涵。
虽然整座会馆的规模并不是很大,大约一个小时就能逛完,但这里面的每一个角落都值得细细品味。而且景区还提供免费讲解,这让游客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会馆背后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山陕商人的智慧与财富,感受到他们对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会馆不仅是商人聚会、交流的场所,更是他们在异乡的精神家园,是山陕甘地区文化在中原大地的一块独特的展示地。它见证了商业的繁荣、文化的交融,也为我们今天了解古代社会的经济和文化提供了一个珍贵的窗口。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学者,还是普通的游客,开封山陕甘会馆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前来探寻它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