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二进宫,美国会发生什么

云叶 2024-11-09 21:31:54

亚太日报驻波士顿记者 岱可

如很多人所愿,也如很多人不所愿,特朗普以强大的优势击败哈里斯,将再度入住白宫,成为美国的第47任总统。这个胜利的宣布比大家预期要早,尤其是佐治亚和宾州并未出现2020年迟迟不出结果的状况。

出口民调揭示的选民动向

这次大选表现出的选民动向,一个是拉美裔大幅转红,另一个是深蓝州也出现逆流。

根据NBC出口民调,从性别角度看,女性选民(53%)占比高于男性(47%),其中,尽管超过半数女性支持哈里斯,但比例略低于2020年支持拜登的女性(54%-57%)。

少数族裔对民主党的支持率下降:整体非白人对民主党支持率为65%,2020年为71%,2016年为74%。尤其拉美裔对共和党支持率猛增,从2020年的32%增长到2024年的45%。战场州佐治亚、宾州、威斯康辛都显示,拉美裔的转向起了很大作用,其中宾州拉美裔对民主党的支持率下降幅度超过10%。显然,那些想当然认为哈里斯的少数族裔背景会帮她赢得少数族裔选票的说法非常站不住脚。

年轻人(18-29)对民主党支持率也有所下降。从2020年的60%降至2024年的55%。堕胎权优先的年轻女性没有战胜那些对加沙非人道袭击不满的选民。

此外,温和中立派对民主党支持率也有所下降。有意思的是,有孩子的父亲对民主党的支持率也出现明显下降:从2020年的48%降至2024年的39%,近10个百分点。

深蓝州也在向右转。战场州无疑是大选之夜的焦点,但是深蓝如新泽西州,居然仅以5%的幅度保住蓝州的票仓。2012年奥巴马+18%、2016希拉里+14%。纽约市所在的纽约州出现明显的“褪蓝”,2024以+11.6%胜出,相比2020年+23.2、2016+21、2012+28%,下滑率非常大。深蓝州出现逆流的原因,离不开移民的冲击。

哈里斯败选原因

个人能力。哈里斯的个人能力选民有目共睹。她在媒体面前几乎没有过任何亮眼表现,除了照本宣科,凡是需要自己应对的,都显得无所适从,不知所云。败选后,媒体反复播放她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不妥反应。不过很多人表示哈里斯能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这样说的原因,一个是她时间仓促。未经历初选,直接被推上台走完最后程序,各种准备以及选战经历显然欠缺。第二层意思,基于她的工作履历、个人经历,从一个检察官迅速成为副总统、总统候选人,已经很成功了。

有人称哈里斯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她是一位女性、一位少数族裔。但据笔者了解,她的女性身份并不是负面因素,相反,是给她的加分项。族裔身份方面,从出口民调来看,哈里斯的失败并不能归因于白人选民,相反,是少数族裔对她的拒绝。

她上位的合法性。虽然选民大多跟着舆论走,没有听到太多对她候选人身份的质疑。但是,对于很多选民来说,认为她并不是他们选出来的,所以不能代表他们。

拜登遗产——经济与移民问题。这是一个大问题。哈里斯失去战场州的一个主要原因便是拉美裔、非裔支持率偏低,这与这些人对经济状况的不满有很大关系。一些拉美裔选民认为民主党对他们的选票理所当然,或者认为民主党没有充分关注他们的具体需求。因此,他们可能更愿意考虑那些直接关注他们在就业、税收和犯罪等问题上关切的共和党候选人。另外,虽然他们是移民,但是对于二代、三代移民来说,他们并不会将移民红利作为他们的优先关注事项。

建制派的分裂,尤其民主党内对奥巴马的质疑。奥巴马2008年带着年轻的活力击败老白男,8年的白宫生涯奠定他在民主党的领导地位。可以看出,无论是2020年扶持拜登成为民主党候选人,还是2024逼退拜登,扶持哈里斯上台,背后都有奥巴马的影子。虽然很多民主党认可奥巴马的魅力,但是是否认同他的政治操作?从一些高级官员的表述可以看出,他们对他并不满意,布林肯甚至说美国的制度已经坏了。也有很多建制派表示现在的民主党很弱很差,也有人明确说有很多人不喜欢奥巴马。对于政治对手来说,奥巴马的上台让美国社会更加分裂。对于民主党内人士,特别是精英来说,对于奥巴马这样的“干预”并不认同。他们相信美国的民主韧性,政治平衡,而且对于他扶持的人选,特别是哈里斯,颇有微词。由于存在这样的分歧,建制派不可能再和2020年一样,以全力阻止特朗普继任。所以,他们的态度更多的是顺其自然。再说,对于民主党来说,他们希望真正拼的是2028大选。

四年前遭遇建制围堵的特朗普,此次他的选举团队做足了准备,加强了各种反舞弊防范。特朗普的儿媳拉拉·特朗普雇佣了10万名票务监察员以及500名律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监督选举公平。而且,没有了新冠疫情带来的混乱,今年的选举更加正常。这也是在选举当晚/凌晨可以有人宣布胜选。

保守派捍卫传统价值的决心。自由派一直以来向更加开放自由的欧洲国家看齐,希望和它们一样可以把自由、平等推行到极致。除了传统的女性主义——妇女应该突破职业的天花板,成为总裁、总统。这一点对于大部分美国人来说并不是问题。但是让他们接受不了的是,自由派对LGBTQ给予无上限的自由,已经到了无法容忍的地步。首先,对那些有传统的宗教信仰的群体,这样的价值观有悖他们的信仰,所以无法接受。相比欧洲国家,美国是一个保守主义依然根深蒂固的社会,要实现如同欧洲国家一样的对性别与社会的开放自由,他们需要克服一睹强大的宗教之墙。其次,对于大部分家长来说,他们无法接受泛滥的自由主义教育摧毁下一代。伊隆·马斯克就是这样一个愤怒的父亲。除了对无上限的各种性别认定自由的强烈反对外,移民带来的文化冲击,也是让这些保守主义选民警觉的一个原因。总结起来,鉴于宗教渊源自带的保守主义,移民社会本身自带的相比自然社会更加警觉的文化捍卫,美国缺少了自由主义蓬勃疯长的土壤。

民主党越走越偏,偏到自己不认识自己了。有观察人士说,此次哈里斯失败或许对民主党是件好事,他们可以重置,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特朗普会带来什么

特朗普在胜选演讲中,称他的胜利是MAGA运动的胜利,是因为他有一个厉害的团队。在感谢的名单中,他特别提到马斯克,而且花了很长时间说他的火箭发射(有点过于絮叨)。另外一个他特别提到的是小肯尼迪,一位退选转而向他背书的候选人。很多保守偏中立的选民其实很喜欢他,他对特朗普的背书有助于赢得那些比较中立的选民。作为回报,特朗普在演讲中明确表示小肯尼迪会负责健康卫生事务,不过,希望不要管制他的油气开采。小肯尼迪以反对新冠疫苗、保护环境特别是河流卫生而闻名。

可以想到的是,特朗普的上台会带来进一步严厉的移民政策,医疗健康新政,经济贸易国家主义,以及对外政策调整等。

收紧移民政策,继续修墙,驱逐非法移民。大规模驱逐的承诺是特朗普竞选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也会成为他再次入主白宫的优先事项之一。据报道,他的目标是将估计有1200万非法居住在美国的人驱逐出境,这些人大部分是在拜登政府的政策下进入的。驱逐行动不仅需要动用国民警卫队,甚至军队,而且也会是个烧钱的行动。根据美国移民委员会10月的一份报告,每年驱逐100万无证移民——这一数量只是总数的一小部分——将花费超过880亿美元,10年总成本达9679亿美元。

在医疗健康方面,虽然特朗普表示他不会再次尝试废除《平价医疗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但明年将面临一个紧急决定,即是否支持延长对奥巴马医保计划的保费补贴。如果没有这些保费补贴,预计保费将大幅上涨,导致投保人数下降。目前的未保险率约为8%,可能会上升。另外,特朗普一直支持降低药品降格,并在2020年推进了一项试点模式,未来可能会继续推动该议程。

至于引发热烈争议的生育权的问题,特朗普在竞选期间一再强调要交由各州做决定,他不会签署一项全国性的堕胎令。目前有13个州几乎完全禁止堕胎,另有28个州根据妊娠期长短限制该手术。特朗普是否会通过签署法令限制一些堕胎药物的使用?据研究人员称,这种可能性也不大。

再次进入白宫,特朗普基本政策原则——即遵循小政府、国家优先政策,对全球主义、气候变化、提供公共产品等兴趣不高。对于习惯在已有制度下运作的建制派,如同2016年一样,会带来一定的冲击。在他们看来特朗普一直被批评为“不可预测”,“疯子”等。特朗普曾说过,之前他身边雇佣了些不合适的人。再次成为总统,特朗普或者会在选人上更加慎重、明智,不排除为了弥补自己的短板,以及上次失败的教训,会挑选比较精英、建制风格的人选。万斯的表现让他增加了对类似人选的信心。

对华关系,主要涉及涉台、贸易问题。涉台问题,特朗普-万斯是否有个明确的政策?万斯之前在国会表示既不要与中国开战,也不要中国制造。但是,最近他为了避免回答俄乌问题,把目标转向台海,称台湾制造全球数量最多的芯片,所以保护台湾的安全很重要。从他的这些表述,以及特朗普一贯的政策,对台关系更多涉及贸易,而不是地缘政治。

对华贸易。继续将中国视作对手已是两党共识,特朗普会继续实施对中国有竞争力的产品打压、封锁。特朗普曾表示,“字典中最美的词是’关税’。”竞选期间,特朗普提出将对包括汽车在内的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提高至60%。他还表示要结束“印太经济繁荣框架”贸易协议,并对大多数外国进口商品施加普遍性关税。但是中国电动汽车主要出口欧洲国家,出口到美国的数量并不多。自 2018 年以来,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大多数电动汽车征收的关税为 27.5%(2.5% 的最惠国关税和额外的 25% 的 301 条款关税)。尽管关税很高,但 2018-23 年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从 720 万美元增加到 3.888 亿美元,但仍仅占美国电动汽车进口额的 2%。除了贸易打压,会继续限制封锁美国高科技对中国的出口,包括限制中国在半导体、人工智能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获得美国技术。但是,这样的封控措施,已经被证明可能促进中国对技术自给自足的追求。

不过,现在出现一个变量,伊隆·马斯克的加盟,他的电动汽车商业深深倚重中国,且对中国一向持正面立场,在他的影响下,是否会找到更合适的贸易竞争/合作方式?

注:本文为亚太日报原创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