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生子当如孙仲谋”后面,还有半句话
三国风云起,雄主曹、刘、孙!这三位三国时期的雄主,为中国历史留下了雄奇的一页。
其中曹操,堪称三人中的老大哥,地盘最大,势力最强,底气最足,自然他点评另两位,则显得更客观。比如点评刘备最著名的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说完,轰隆一个响雷。点评孙权则是:生子当如孙仲谋……但这仅仅是半句话,因为后面还跟着半句,是“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据《三国志》载,曹操说出这句话时,正在跟孙权打仗,双方相持了月余,曹操啃不动孙权的大军。曹操望着肃整的东吴大军,想起荆州刘表那两个不成器的儿子,便脱口而出:“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即,后代就应如孙权这样有出息,你看刘表的那两个儿子,跟孙权一比,简直不堪为人子——即不配称之为“人”。显然,曹操对孙权的评价非常高,至于有些人言称,这是曹操占孙权便宜等,这属于过于“厚黑”了,曹操跟孙权的父亲孙坚属于同龄人,他的儿子曹丕,才比孙权小五岁。
不过,曹操这句若细琢磨,就会发现问题了,因为曹操也有儿子,他这么夸孙权,传到自己儿子耳朵里,会是什么效果?这就如老爸表扬同学,有出息啊!儿子听到后,会是啥心情?没有一点反应,那是胡说。
果然,曹丕似乎就对老爸曹操这话,耿耿于怀了。
(二)曹丕被孙权骗了
公元220年,曹丕登上帝王宝座后不久,便喜从天降——孙权向他曹丕称臣了!曹操一辈子没干成的事,就如此轻而易举的砸在了曹丕脑袋上。曹丕立刻册封孙权为吴王!
公元221年,刘备亲领大军,高举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帜,水陆并进杀向东吴,就这样“夷陵之战”爆发了!虽最后孙权获胜,刘备惨败。但让人奇怪异常的是,蜀、吴两国大战的时候,曹丕却“坐山观虎斗”,但当战事结束后,曹丕却出人意料的,派大军攻打得胜后的孙权,而不是刚刚惨败的刘备!
这有点匪夷所思了,史载:曹丕之所以做出这样“匪夷所思”的选择,是因为发现孙权不是真心投降自己,因为曹丕曾要求孙权把儿子派来,我曹丕给你“养”,但孙权却拒绝不算,还称了帝,故而曹丕认定孙权骗了自己,所以才来揍孙权。
但这解释你信吗?曹丕能“弱智”到这种地步?其实在曹丕称帝后到“夷陵之战”前,魏国君臣都一致认为,孙刘联盟必破裂,那么魏国如何选择?当时存在三种声音。
第一种是刘晔为首:联蜀伐吴。第二种是曹丕的主张:联吴伐蜀。第三种是在《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为首,认为应坐山观虎斗。
最后曹丕选择了:坐上观虎斗,并接受了孙权的“归顺”,封孙权为吴王!这时,刘晔站出来,坚决反对曹丕册封孙权为吴王。
理由概括起来就是:孙权是假降,册封他为吴王后,孙权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一旦孙权打败刘备,不服咱魏国,那时咱必会出兵讨伐,孙权便可趁机鼓动起内部士气:我都成了曹丕手下了,他还来欺负我,必会使吴国上下同仇敌忾,咱就不好办了。
结果曹丕就是不听,坚决封孙权为吴王!事实证明了刘晔判断正确,果然孙权不服,这时曹丕想出兵!刘晔又来阻拦,说:我们已经失去了功伐孙权的时机,一则孙权胜了刘备,士气正旺。二则是东吴对咱魏国,如今是以“哀兵之态”出战……
曹丕还是不听,就一根筋地来揍孙权,最后无功而返,搞得自己颜面无光……那么曹丕为何不听刘晔的真知灼见呢?
(三)好大喜功的曹丕清醒了
公允来言,曹丕虽跟老爸曹操没法比,但也绝非“刘表的儿子那般”。之所以在对待孙权问题上,表现的如此差劲,其中必有“好大喜功”的因素。
因为以曹丕的能力,他必然也会料到孙权是假降,按理说有此共识点,刘晔是能劝动曹丕的,之所以劝不动,曹丕执意要孙权为吴王,则是有向自己脸色贴金的嫌疑,一则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看,我一当皇上,孙权就投降。
二则,便是因为老爸曹操当年这句:生子当如孙仲谋,起到了一种催化作用,即,老爸你不是表扬孙权吗?可如今他投降我,成了我的小弟。你一辈子没干成的事,我干成了!
虽曹丕料到孙权是假降,但却真没料到,孙权的套路玩的这么深,真就被刘晔言中,自然心理则会失衡,以一种极端代替另一种极端,即我早就想跟你孙权比一比,看看咱俩到底更牛!故而,再次不听刘晔劝告,执意来揍孙权。
但最终却碰了一鼻子灰,经此一战后,曹丕终于清醒过来了。虽依然保持对东吴的压迫,却再也不敢贸然攻击,在公元224年,曹丕亲临广陵,准备跟孙权再次开战,也学着当年老爸曹操的的样子,遥望孙权阵营,感叹道:东吴有人才啊,算了,这次不打了,退兵……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丕如今应该感知到了,当年老爸曹操的这句评价是何其正确。若非是老爸曹操留给他的家底厚,曹丕拿什么跟人家孙权比,诗词吗?大概也就是这个了!
三国风云起,雄主曹(操)、刘、孙……这是历史的定论,曹丕只能甘拜下风,但作为第二代,曹丕却又是最出色的,比刘禅、孙亮强得不是一点半点,这同样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