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马云曾留下的预言!消失的首富,马云究竟犯了什么错?

脑洞乌托邦 2024-03-20 10:12:19

上集节目,我们聊到了马云的发家史,以及阿里通过几次融资后,终于九死一生实现了盈利。

今天我们来聊聊淘宝、支付宝,以及金融科技独角兽蚂蚁集团是如何诞生的,还有大家最关心的那个问题,马云是如何从当初的「意气风发」变成如今的「马已经服」的。

话不多说,我们直切内容。

淘宝 VS ebay

2003年初,马云秘密约谈了十八罗汉中的孙彤宇、师昱峰、蒋芳、姜鹏等人,郑重其事地说:「我想派你们去做一个新项目,这个项目还处于绝密状态,全公司的人都不知道。

你们要离开公司,去其他地方做,不能告诉身边的任何人,哪怕是女友、父母,否则我会立刻开除你们。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这有一份合同,是全英文的,你们马上签字。」几个人没有犹豫,一分钟之内就签了字,这次马云点的帅是孙彤宇。

2003年4月,孙彤宇带领着一支9人小团队搬到了阿里巴巴的诞生地--杭州湖畔花园小区,开始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不久后,非典爆发,阿里巴巴全体员工启动了居家办公模式。

5月10日,项目初具雏形,一个名叫「阿珂」的员工给这个项目起了个名字,淘宝网。马云、孙彤宇等人隔空在电脑前举了一下杯,庆祝成功。

与阿里巴巴的不同,淘宝网不是一个B2B的电商平台,它的定位是C2C,即个人对个人。之所以前期搞得这么神秘,是因为当时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一个C2C巨头了,那就是易趣。

2003年7月,易趣被C2C电商鼻祖、美国公司eBay合并,更名为「eBay易趣」,它占据了中国大陆90%以上互联网C2C市场。

同月,淘宝网正式上线。eBay总裁玛格丽特.惠特曼Margaret Whitman根本就没把淘宝放在眼里。

在外界眼中,淘宝与eBay易趣之间的PK就像是蚂蚁战大象。不过,马云并不慌,他只用了3步棋就让eBay吃尽了水土不服之苦。

第一步棋是「免费策略」。eBay在欧美国家采取的是收费的商业模式,商家需要付费上传商品信息,在中国,他们也沿用了这一模式。

但淘宝却反其道而行之,宣布商家入驻平台、发布商品信息、以及交易,都不需要向平台支付任何费用,一时间吸引了大量中小型卖家。

当时在eBay看来,淘宝的免费模式有违商业规则,是不健康的,也是不长久的。可有了用户和流量,你还怕赚不到钱吗?

事实证明,淘宝之后通过出售广告位和向商家提供增值服务,赚的盆满钵满。这一招就叫做「用免费来击败竞争对手,然后自己再制定收费规则」。

马云的第二步棋是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当时eBay花高价与中国的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全都签订了排他性的广告协议,断绝了淘宝在这些门户网站做广告的可能性。

面对封杀,马云想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应对策略。挨个扫遍了与阿里有合作的中小型企业,在他们的网站上都挂上了淘宝的广告。

线下又在地铁站、公交站、电梯间等人们日常生活所到的各处投放广告。还进军娱乐圈,在电影电视中植入广告。

不过,真正让淘宝取得压倒性胜利的还是马云的第三步棋,推出「支付宝」。淘宝网上线之后,用户数量虽然在不断增多,但真正的交易并不多,因为很少有人愿意相信陌生人。

大部分促成的交易都是同城进行的,即「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时任淘宝网CEO孙彤宇认为,只有在买家和卖家之间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关系,淘宝网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3年10月,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横空出世了。

买家下单之后,通过支付宝付款,实际上是把钱打入了银行托管的第三方账户(也就是淘宝网的银行对公账户)。

淘宝收到付款信息后通知卖家发货,在买家收到货物并确认货物与描述相符时,淘宝才把钱打到卖家。

如此一来,网购过程中的诚信问题迎刃而解。但此时,阿里还面临着另一个难题,那就是当时央行并没有开放第三方支付牌照。

支付宝是游走在灰色地带,这让阿里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

2004年年初,马云去瑞士参加达沃斯论坛,当时他正为淘宝网该何去何从感到焦头烂额。

听了一天的会,马云突然得到了启发,他认为中国的电子商务想要真正发展起来,必须要建立一个透明、公正的信用体系,这事儿一定要有人领头去做。

支付宝不做,也会有别人做。当晚,他就给国内的团队打去电话说「立刻、马上,全面启动支付宝项目。」末了,还不忘加一句:「如果要坐牢,我去。」

支付宝的大面积推广,就像给淘宝网插上了一双翅膀,中国开始进入全民网购时代。但与此同时,与ebay两年来的交锋,让阿里很快又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境地。

2005年8月17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的现金和雅虎中国全部资产为代价,换取阿里巴巴39%的股份。

那时候的10亿美元,放在哪个行业都能砸出来一个大窟窿。并购计划被宣布的当天,ebay就意识到,在中国市场,他们没戏了。

此前一年,以高盛为代表的A轮天使投资人已经出售了阿里的股份,引入新投资人雅虎后,阿里巴巴的股权是这样的:软银占股29.3%,马云创始团队占股31.7%,雅虎占股39%。

眼看大股东地位不保,马云通过多种方式巩固了初创团队对阿里巴巴的控制力。首先,与雅虎签订协议,使其将5%的投票权委托给马云团队,有效期至2010年10月。

其次,要求阿里巴巴董事会的四个席位中,马云团队拥有两席,另外雅虎一席,软银一席。

雅虎对阿里的这次注资,相当于雅虎总部把雅虎中国给了马云,还附加了10亿美金,马云出任雅虎中国董事局主席。

当时很多人都认为是阿里巴巴捡了大便宜,可如今看来,这应该是雅虎最成功的一次投资了,当初的10亿美金,换了千亿的回报。

2006年,淘宝的交易总额突破169亿人民币,占据了中国网络购物70%左右的市场份额。同年,ebay退出中国市场。

三年前,淘宝诞生之初,ebay易趣占据90%以上的中国市场,但这90%的市场仅来自于中国1%的互联网用户。

到了2006年,中国已有52%的互联网用户,淘宝逆转的背后是整个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

到了2007年,阿里巴巴的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了3460万,并且拥有良好的现金流。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旗下的B2B业务在香港挂牌上市,这一天虽然比马云的目标晚了5年,但这次上市让阿里巴巴公司内诞生了近1000名百万富翁,也创造了中国互联网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造富奇迹。当初的18罗汉,如今人人身家过亿。

然而,就在阿里上市的短短几个月后,马云猝不及防地来了一出「卸磨杀驴」的大戏。

四位阿里高管突然被免去职务,统统送到商学院进修,他们分别是一手打造了淘宝网的十八罗汉之一的孙彤宇、阿里巴巴集团COO李琪、CTO吴炯、以及资深副总裁李旭晖。

马云对外的说辞是,这些人都太累了,他们需要好好歇歇了,进修回来后,他们可以更好地为集团效力。

可这4个人出去后,就也在没有回来。其实,谁都看得出来,马云这是在「杯酒释兵权」,他认为时代变了,这些「老人」,已经不再被符合现今集团的发展需求了。

一位阿里的员工曾向记者透露,孙彤宇在收到「离岗进修」的邮件后,曾在办公室里放声痛哭。

遥想7年前,马云曾因为裁员自责不已,还自我怀疑自己是不是个坏人,如今他已经完成了从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到一个铁腕企业家的蜕变。

2008年4月,为了解决淘宝网上商品质量参差不齐,以及假货层出不穷的问题,阿里集团推出了「淘宝商城」,后来改名为了「天猫商城」。

不同于阿里巴巴的B2B,和淘宝的C2C,天猫商城是一个B2C平台,只有通过认证的商家才能进驻天猫商城

而且天猫商城要求商家的注册资本不能低于100万元,公司经营时长必须在二年以上,入驻天猫还需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

高门槛保证了商品的质量,也满足了部分买家对高质量商品的需求。

2012年,阿里巴巴B2B业务退出了香港股市,原因是集团决定将所有业务整体打包后,整个集团重新上市。这次,阿里选择在美国上市,而不是香港。

2014年9月20日,阿里巴巴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完成了第二次上市。 当日,阿里的股价就狂涨38.07%,一举把马云冲上了中国首富的位置。

阿里市值巅峰时期,马云甚至狂妄地说过「阿里巴巴很孤独,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称霸电商市场后,马云开始把目光转向金融领域了。

金融独角兽

2009年到2010年间,阿里发生了一起重大争议性事件。

2009年6月和2010年8月,马云在未经董事会同意的情况下,分2次将支付宝的股权从阿里巴巴集团转移到了当时由马云和谢世煌控股的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这相当于把原本属于阿里巴巴所有股东的东西,转为了马云和谢世煌私人所有,此举引发了阿里巴巴另外两大股东---软银创始人孙正义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的不满。

外界也一致认为是马云「窃取」了支付宝,一时间马云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对此,他回应说,股权转让的事杨致远和孙正义都是知情的,不是说没跟他们商量过,只是无法达成一致意见。马云还坚称,这是一个不完美但是唯一能做的正确决定。

事情的起因其实是这样的。2009年4月,央行要求第三方支付企业备案,随后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简称二号令)

这意味着支付宝将有望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从此彻底摆脱灰色地带,合法经营。

同时,央行还明文规定了,在2011年9月1日前未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将不能从事第三方支付业务。

得知这个消息的马云,又喜又悲,喜的是支付宝终于能转正了,悲的是「二号令」还说了,有外资背景的企业想要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需要获得国务院的另行批准。

马云读懂了文件中的潜台词,他意识到,支付宝规模越大,越不可能「外资控制」。想要顺利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只有转内资这一条路。

可想而知,软银和雅虎是不可能支持马云的决定的,认准了只有华山一条路的马云,决定独自上华山。面对木已成舟的局面,软银和雅虎也不得不妥协了。

2011年7月,阿里巴巴、雅虎和软银就支付宝股权转让事件达成最终协议:支付宝上市时,一次性补偿给雅虎和软银占IPO市值37.5%的现金,最低20亿美元,最高60亿美元。

支付宝上市前,将每年向阿里巴巴集团缴纳公司税前利润的49.9%。

拿到牌照后的支付宝进一步发展壮大,截止到2013年年底,实名用户已达3亿,2013年一年支付宝就完成了125亿笔的支付。

买卖双方在使用支付宝交易时,资金会在支付宝内沉淀一段时间,在这种情况下,支付宝也不再满足于仅仅承担支付功能。

2013年6月,余额宝出现在大众面前,用户可以将资金转移到余额宝中获取利息,也可以通过余额宝转账,无需手续费。

2014年10月,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名为「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简称「蚂蚁金服」,宣布将为小微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2020年,「蚂蚁金服」又更名为了蚂蚁科技集团,简称蚂蚁集团(Ant Group)。

如今,蚂蚁集团旗下的业务,涵盖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蚂蚁聚宝、芝麻信用、网商银行、蚂蚁小贷、蚂蚁花呗等等,其覆盖范围之广,令人叹为观止。

但即使是这样,蚂蚁集团还是一直坚称,他们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金融公司。

蚂蚁集团现任总裁井贤栋表示,在整个蚂蚁金服的业务体系中,支付、理财、融资、保险等业务板块仅是浮出水面的一小部分,真正支撑这些业务的则是水面之下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信用体系等底层平台。关于这点,我们稍后再做详细分析。

2020年7月20日,蚂蚁集团宣布启动上市,将在香港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同步发行上市。

10月下旬,中国证监会同意了蚂蚁集团科创板IPO注册。蚂蚁集团的估值一度高达2.1万亿元,成为了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所谓的独角兽企业一般是指成立不超过10年,但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迅速发展的企业。

然而,蚂蚁集团的这繁荣景象在2020年10月24日,马云的那场演讲后,就戛然而止了。

“口出狂言”

上篇我们讲到2020年10月23日至25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在上海召开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

会议的第二天,马云以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的身份发表了一场20分钟的演讲。

演讲中不乏惊人言论,比如「今天中国的银行延续的还是当铺思想,抵押和担保就是当铺」、「监和管是两回事,监是看着你发展,管是有问题的时候才去管,我们现在明显管的能力越来越强,监的能力不足」、「不能用管理火车站的办法来管机场,不能用昨天的办法来管未来」。

这次演讲结束后,马云基本上就消失在了公众视野中。一周后的1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四个监管部门约谈了马云和蚂蚁集团的另外两位高管。

原本已经板上钉钉的蚂蚁集团上市计划也突然被叫停。11月6日,蚂蚁集团启动了A股IPO认购退款程序。

有人说,这些年功成名就的马云有点飘了,但他的「飘」其实并不是不能理解的。

他一手打造的电商帝国改变了中国14亿人的生活方式,如今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交易平台,中国也成为了全球电商市场的「头号玩家」。

他可能以为以他如今的影响力足以改变中国管理层了,所以他才敢如此敢说敢言。

蚂蚁集团在筹备上市时,马云曾说过,这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IPO,相信马云说出这句话时,内心是十分自豪的,因为他培养出了一个市值2万亿人民币的独角兽。

回看马云创业的这几十年,虽然有过不少波折,但他每次都能化险为夷,他认为他是有「口出狂言」的资格的。

一直跟小微企业打交道的马云,早在2008年,就曾经谴责过中国中小型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他甚至放出豪言说「如果银行不改变 我们就改变银行」,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马云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外媒说,马云突然消失、以及蚂蚁集团IPO被叫停,是因为马云的狂言触怒了高层。

国内很多自媒体和公众号则称,蚂蚁集团本身的问题就很大,杠杆早已高到了天上去,他们的运作模式是典型的监管套利。

国内一些媒体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看了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的一次演讲。黄奇帆在演讲中说,蚂蚁集团贷出了3000多亿,但资本金只有30多亿,杠杆荒唐地高达100倍。

那么,蚂蚁集团放贷的杠杆真的有这么高吗?在深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分清两个概念:抵押贷和信用贷。

所谓抵押贷是指借款方需要提供一定的抵押品作为贷款的担保,这个抵押品需要是不易损耗且容易变卖的东西,比如有价证券、票据、股票、房地产等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张三是一个公司的老板,他想向银行贷款1000万,那他可能就需要把他名下一栋1200万的房产或者公司的办公楼抵押给银行。

贷款到期后,一旦张三还不上款,银行就有权收走抵押物,并进行变卖。

而信用贷是指,以借款人的信誉发放的贷款,借款人不需要提供抵押物,也不需要第三方的担保。

抵押贷和信用贷各有各的优缺点。抵押贷胜在有抵押物,安全系数高,不用怕借款人不还钱。

但缺点是灵活性差,有些借款人其实是具备还款实力的,但由于暂时拿不出抵押物,就无法享受抵押贷。

信用贷虽然灵活性高,但因为没有任何实物兜底,风险也高,所以信用贷的额度一般都较低。

国有银行都需要遵守「巴塞尔协议」,保证一定的资本充足比率,简单来说就是不能随便用别人存在银行里的钱。

为了风控,大部分国有银行放出去的贷款都是抵押贷,在没办法深入了解一个人、一家公司的信用时,把抵押物攥在手里,对银行来说,是最安全的。

以前的当铺更厉害了,你的金银细软直接放我这儿,我打个很大的折扣借给你现金,到期了你还不起钱,对不起,典当物就归我了。

然而,与银行相反,蚂蚁集团自成立以来,借出去的钱大部分都是信用贷。

2014年,浙江阿里巴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更名为「蚂蚁金服」时,马云就曾说过,他们的目标是解决中国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联合国的一项数据显示,小微企业占到了全球企业总数的90%,提供了60%到70%的就业岗位,贡献了全球50%的GDP,可见小微企业在各国的重要性。

但老子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传统银行等金融机构基于风险考虑,一直都更偏爱大型企业。

有的大型企业根本就不需要钱,银行还一个劲儿地爱借钱给他们,而急需发展资金的小微企业却很难通过抵押贷融到资。

有人可能会问了,蚂蚁金服大量提供信用贷,难道就不怕坏账吗?有数据显示,蚂蚁金服的坏账率还不到1%。那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是科技的力量了。

蚂蚁集团的招股文件称,他们的科研实力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有26项自研核心技术、18项国家级及世界级奖项、超过2.6万项专利或专利申请。

蚂蚁集团的1.6万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64%。虽然说,招股书向来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的,但如此低的坏账率说明蚂蚁集团在用户画像分析方面绝对是有两把刷子的。

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旗下的产品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会收集大量用户数据,精准呈现个人信用状况。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消费者每个月在淘宝、天猫等平台上消费8000元,且芝麻信用良好,那么蚂蚁就不怕给这个消费者一个月2000元的消费贷,先消费,下个月还。

如果一个商家在阿里巴巴或者天猫上一个月能做50万的生意,那么蚂蚁就不怕借给这个商家5万元的贷款,不需要抵押。

蚂蚁之所以能玩转信用贷,是依托了阿里云,以及他们收集来的用户大数据。你的消费习惯、你公司的资金流水、你的家庭地址、甚至亲友关系,统统都在蚂蚁的掌控之中。

科技时代,数据就是石油,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了解了这些大背景,再来回看马云在外滩金融峰会上说的话,是不是更别有一番意味了呢。

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蚂蚁用30亿的本金做了3000亿的ABS生意。

ABS的意思是「基于资产的证券」(Asset-Based Securities),就是把资产债券化。

简单来说,蚂蚁集团把30亿的资本金存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可以按照1:2或者1:3的杠杆把资金贷给蚂蚁。

这个时候,蚂蚁手上就有90亿~120亿的资金了(本金30亿,银行贷款60亿~90亿),我们取个整数,就按100亿算吧。

然后蚂蚁再将这100亿放贷给它的用户和商户,再以这些贷款为基础资产发行ABS,即「基于资产的证券」。

有人买了这些证券,蚂蚁就可以收回100亿的现金了,然后还掉商业银行的贷款。30亿的资本金继续存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就又可以按照1:2或者1:3的比例放贷给蚂蚁了。

蚂蚁再放贷、之后发行ABS,获得现金后还给银行,商业银行再贷款给它……如此循环10次就是1000亿,循环30次就是3000亿了。

可这种算法有一个问题:如此循环几十次滚出来的3000亿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流量维度的杠杆和存量维度的杠杆是不同的。

存量维度的杠杆是指在一个时间点,贷出去的钱除以资本金的杠杆。就像我问你,地球上人口是多少,你肯定会告诉我是80亿。

你不会把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在地球上出现过的人口总和,当成是目前地球上的人口。

所以用3000亿除以30亿的资本金,算出来的杠杆(100倍)是流量维度的杠杆,并不代表蚂蚁的真实杠杆。

最重要的是,2017年12月1日,国家发布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ABS产品的周转次数受到了限制,蚂蚁集团也不断增资,资本金也早就超过30亿了,黄奇帆所说的100倍疯狂杠杆的时代也早就结束了。

黄奇帆自己也在演讲中说,马云后来跟证监会达成了约定,蚂蚁的ABS产品最多周转3次。

所以现在蚂蚁集团的杠杆是多少呢?网传有说60倍的。那么这个数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蚂蚁的招股书,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微贷平台的信贷余额为21537亿元。蚂蚁旗下的两家小贷公司的净资产总额为358.3亿元。

21537亿元/358.3亿元 = 60.1 就是60倍的杠杆。可这种算法也有问题。

因为蚂蚁的2.15万亿的信贷余额中,有98%都来源于100多家合作银行的出资(18696亿元),以及ABS业务(2410亿元),只有2%是蚂蚁旗下的小贷公司贷出的钱(21537 x 2% = 431)。

合作银行的信贷规模应不应该算成蚂蚁集团的杠杆呢?蚂蚁招股书中写着这样一段话:「客户通过蚂蚁的科技平台发起贷款需求,银行合作伙伴随即进行独立的信贷决策和贷款发放,蚂蚁为合作伙伴提供金融技术、客户触达及风险管理等方案支持,基于促成的信贷规模,向银行收取技术服务费。」

也就是说,蚂蚁是为合作银行提供风险评估等技术顾问服务的,并不为合作银行贷出去的钱兜底,这部分业务对蚂蚁来讲叫「助贷」。

事实上,自从2017年底,国家加强了对现金贷业务的监管后,蚂蚁就从「自营」走向了「开放合作」。

马云一直对外声称,蚂蚁的愿景是「让信用等于财富」。自营的时候,蚂蚁向商业银行借款,自己放贷,赚来的钱还掉银行的本息后,都是自己的。

开放合作后,蚂蚁成了合作银行的「技术顾问」,收取技术服务费,相应地,风险则由合作银行自己承担。

所以很多人认为,蚂蚁的合作银行的信贷规模18696亿不应该被算入蚂蚁的杠杆之内。那么100多家合作银行为什么需要蚂蚁这个「技术顾问」呢?

还是那句话,因为蚂蚁有大数据和算法,能把信用贷的坏账率降到最低。

要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是要靠信用贷,国家也明白这一点,所以才会放任蚂蚁集团的发展壮大,蚂蚁的合作银行们也需要蚂蚁提供的金刚钻,来揽他们信用贷的瓷器活。

另外,ABS存续额是否应该被算入蚂蚁的杠杆也值得考究。截至2020年10月底,蚂蚁处于存续期的ABS规模为2410亿元。

如果蚂蚁在发行ABS证券时,在协议内注明了,证券投资人享受高利息的同时,本息回收的风险也将转嫁给投资人的话,蚂蚁就相当于把2410亿贷款的风险也转移掉了,这笔贷款也不应该算成蚂蚁的杠杆。

所以,不算合作银行信贷规模(18696亿元)和ABS存续额(2410亿)的话,蚂蚁的实际杠杆只有431亿元/358.3亿元 =1.2倍。即使算上ABS存续额(2410亿),蚂蚁的杠杆也是(431亿元+2410亿)/358.3亿元 =7.93倍。

不过我们也用不着给蚂蚁洗白,不管这60倍的杠杆是不是应该被直接算成蚂蚁的杠杆,蚂蚁的业务活动确实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的杠杆,进而增加了整个经济体的风险。

想要控制风险,就要控制杠杆创造者 --- 蚂蚁集团的行为。

另外,蚂蚁之所以这么多年来信用贷没有玩崩,除了自身技术过硬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2020年以前,中国经济一直处于上行期的,财富的增量是可以覆盖掉风险的。

但一旦经济出现下行,蚂蚁集团拥有如此大的体量,搞不好会引发下一个次贷危机。

还有,虽然蚂蚁一直打着服务小微企业的旗号,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组数据,蚂蚁放出去的21537亿贷款中,80%(17320亿元)都是消费贷,只有20%是(4217亿元)借给小微企业主的。

这也是蚂蚁集团饱受网友诟病的原因之一。

2023年7月7日晚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三大金融监管部门同时发布公告称:蚂蚁集团存在的大部分突出问题已完成整改,今后将转入常态化监管。

蚂蚁集团因侵害消费者知情权、未向部分客户群体明示还款要求、存在引人误解的金融营销行为等原因被处罚金71.23亿元。

监管部门还要求蚂蚁集团关停违规开展的「相互宝」业务,并依法补偿消费者利益。关于「相互宝」业务的争议,时间关系,在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们会员视频里细聊。

这次,给蚂蚁集团陪跑的,还有以腾讯为代表的其他公司,他们也同样得到了调查及处罚。

三大监管部门的公告一出,阿里巴巴的股票迎来了一波大涨。有人不理解,蚂蚁集团被罚,怎么还成市场利好消息了?

这是因为官方在公告中说,蚂蚁集团已完成了整改,这意味着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马云演讲的事儿也算是翻篇儿了,往后就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23年3月27日,消失了许久的马云也终于现身国内,和阿里巴巴的高管们一起参观他创办的杭州云谷学校。

2023年12月29日,央行发布消息称,同意支付宝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也就是说,未来支付宝的营运决策将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单独的个人或团体的意愿,没有哪一个个人能决策公司发展,只能是股东集体决策。网友们都调侃说,如今的马云是「马已经服」。

其实,多年以前,就有声音说,马云在裹挟资本市场、攫取人民财富。

不知道是迫于压力,还是为了给年轻一代让位,马云早在2013年就卸下了阿里巴巴CEO一职,2019年又宣布彻底退休。

不过,即使是退休了,马云也是阿里集团的永久合伙人,阿里未来的发展,他怎么都不可能置身事外。

节目的最后,我想来盘点一下,这些年来,马云留下的那些具有前瞻性的预言。

马云的预言

网上流传的马云说过的最著名的一句预言莫过于「年轻人不要买房,未来房价如葱」了。结合过去一两年的房价走势,不少人惊呼,马云的预言简直神准。

但事实上,房价如葱并不是马云的原话。不少营销号提到,马云曾在2017年的一次演讲中说「8年后中国最不值钱的东西可能就是房子」。

可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翻遍了整个中英文互联网,无论是现场视频,还是文字转录,都找不到他在哪儿说过这句话。

不过,马云确实谈到过买房的问题,那是2008年他面对阿里内部员工的一次讲话,讲话内容被收录在了《马云内部讲话》一书。当时马云是这么说的:

十年以前我鼓励阿里所有年轻人赶紧买房子。老阿里人都记得,每次吃饭我都给大家讲,让大家买房。

我是1992年买的房子,那时候,我鼓励大家,如果你自己只能买三十平米的房子的话,借钱也买七十平米的。

你只能买七十平方米的话,借钱买一百平方米。那时候我鼓励大家买房子,但是现在我鼓励大家不要买房子。

我讲这个可能有些人会不高兴,但我讲的是真话。靠房地产拉动内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房地产业想要真正地起来,需要拉动房租,让房租起来。

只有房租的价格起来,房地产才没有泡沫。今天我想劝所有的阿里人,不要买房子,去租房子。

马云接下来的一段话很长,简而言之就是,买房子是因为你对房价、对经济、对你自己的工作有信心。但如果经济不好了,你失业了,房价也不涨了,到时候你还要还房贷,你会很痛苦。

马云还说道「前两天房地产有一个老板斗批判我,说马云你这样说房地产还会起来吗?但我的看法是,不是让房地产起来,而是让房地产健康起来。」

不管马云有没有说过「房价如葱」这种话,不得不说他对房地产的见解还是很精辟的。

除了房价,马云还曾做出过以下预言。第一,未来30年,人类将会非常痛苦,因为很多工作将会被AI代替,只有懂得如何利用AI、拥抱AI的人才能在竞争中存活。

第二,在未来,科技会大大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人们一天只工作4个小时,一周只工作4天就够了。会有更多的人利用闲暇时间到世界各地看看,这会进一步加快全球化的步伐。

第三,会有一批人抓住新的时代机遇,跃升富人阶层,那些无法适应新科技的人会越来越贫穷,贫富差距也会越来越大。

回看马云创业的这数十年,他用一句「阿里巴巴」咒语为中国人打开了电商世界的大门,用一只「蚂蚁」开启了中国金融科技的新时代。

但他的身上也是充满争议的,2019年4月,就在无数年轻人因为996工作制而苦不堪言的时候,马云在公司内部交流会中却说,能做996是修来的福报,很多公司、很多人想996都没有机会。

不知从何时起,马云的外号从「马爸爸」变成了「吸血鬼」,这也许是一个普通人晋升为资本家的必经之路吧。

人民网曾发表过一篇评价马云的文章,题目是「没有所谓的马云时代,只有时代中的马云」,但我想说的是,并不是时代中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马云。

马云曾说过,给他最大鼓舞与鼓励的人物是阿甘。

想想也是,两次高考落榜、求职时处处碰壁、创业初期又不被所有人理解,马云的事迹告诉我们,没有阿甘般坚定的信念和永不言败的精神,你是很难在「创业」这条九死一生的道路上存活下来的。

0 阅读: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