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这座城市很有意思,市区和县城挤在了一起,形成市县同城的局面,是我国行政区划里的又一奇特现象!
地级市下辖包括市辖区、县和县级市等多个县级行政区。大多数的地级市市区由一个或多个市辖区组成,下辖各县及县级市则环绕在市区周围。
由于近年来撤县设区、撤市设区频繁,地级市把周边县城甚至百公里外的县都变成了市辖区,已经很少有县城和市区连在一起的情况了,但总是有例外,我国有一个县的县城就位于地级市的市中心位置,与主城区无缝连接,也是说市区和县城挤在了一起。
在吉林省的西北部,松花江和嫩江冲击出了肥沃的松嫩平原,松原之名就取自流经市区的松花江和秀美的松嫩平原。松原是吉林9个地州之一,全市下辖1区3县1市,总人口212万。
松原市的行政区划很有意思,其下辖的全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和松原市区共用一城,在市区的东南部划出了三个街道归前郭县管辖,也就是相当于前郭县城。
县城和市区界线犬牙交错,无缝衔接,一条马路一侧是松原市区,另一侧就是前郭县城,以至于很多第一次来松原的朋友会犯迷糊,为什么街上的牌匾一会是松原市,一会又是前郭县,不知道自己到底身处何地。外地人从松原站下车,往前没走两步就到了前郭县地界,一脸懵逼,还以为来错了地方。
在当地人眼里松原就是前郭,前郭就是松原。如果想区分县和市,有一个很好辨认的方法,只看街道两边的牌匾就知道了,因为前郭是蒙古族自治县,街上的牌匾都是蒙汉双语,而松原市区则只有汉字。
松原这种县市同城的情况在全国还是比较少见的,是当初成立地级市时遗留下的历史问题。松原这个名字很年轻,成立时间比较晚,1992年的时候才成立地级市。
而前郭县的历史则要长的多,其前身是哲里木盟的郭尔罗斯前旗,“郭尔罗斯”源于蒙古部落名“豁罗剌斯”的译音。
明清时期的郭尔罗斯部是蒙古王公的封地,分前后二旗,后旗在今天的黑龙江省肇源县一带,前旗位于松花江南岸,而松花江北岸则是东北古老的地名扶余县,前郭和扶余隔江相望。
1992年6月地级松原市成立,把扶余县城和前郭县城合并,作为松原市的主城区,名宁江区,松原市“鸠占鹊巢”,把扶余县城迁到了120公里外的三岔河镇,扶余不但丢了县城还被迫远迁。
松原还想把前郭县城也挤走,不过前郭做为蒙古族自治县地位不一般,最后双方各让一步,在市区东南部划出一块区域做为前郭县城驻地,最后形成市县共用一城的格局。
市县同城存在着许多弊端,城市管理机构重叠,造成资源浪费。由于行政区划阻隔,城市管理也存在诸多不便,对双方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对于这种情况,有人建议前郭撤县设区更利于双方,考虑到其自治县的地位,可以借鉴郑州市管城回族区、洛阳市瀍河回族区、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设立民族市辖区,可以叫松原市郭尔罗斯蒙古族区。
不过民族自治县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拥有诸多自治权利,可以自由支配地方财政,并享受一些国家政策倾斜,而民族市辖区则不属于民族自治地方,不享有自治县的待遇,没有自治权,所以前郭县改区并不现实。
如果彻底解决县市同城的弊端,前郭县城最理想的办法则是县城搬迁,另择地点建立新城,既解决了县市同城的不便,自己也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最理想位置一个是宝甸乡,二是长山镇。
宝甸乡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地势平坦开阔,大广高速,绥沈线穿境而过,而且地处县域中心位置,可以对全县形成有效辐射,另外,松原查干湖机场距离宝甸乡不足10公里,交通十分便捷,是理想的新城选址地。
长山镇位于松原市西北部35公里处,是吉林西北重镇,是吉林省重要的化工、电力工业生产基地,并形成了以化工、火力发电为主的工业体系。境内有国道G302,珲乌高速、长白乌快速铁路过境,设长山屯站,可直通长春、白城及乌兰浩特。
长山镇水资源丰富,北侧嫩江过境,境内湖泊众多,南部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查干湖仅有几公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另外,境内有还有孝庄祖陵旅游风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满蒙文碑等。
对于前郭县到底是撤县设区或是县城择地搬迁,大家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