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抗倭的后台老板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官员?

卡卡说天下 2022-04-24 17:37:14

1565年三月,胡宗宪回乡“平静养老”两年了,此时,灭顶之灾从天而降。

他因为触犯嘉靖的逆鳞,被捕入狱。在狱中,胡宗宪写下了上万字的《辩诬疏》,结果辩解无效。失望之余,胡宗宪自杀身亡。胡宗宪,绝对是大明平定倭寇的大功臣之一,他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何落得如此结局?

1、胡宗宪很有抱负,能力一流

嘉靖一朝,论业务能力,胡宗宪是能够排在前三位的,此人胸怀大志。他是嘉靖十七年的进士,26岁就进入仕途了,而且一开始就在刑部。这起点不低。从1538年入仕开始,到1565年去世,27年时间,胡宗宪做了这么几件大事。

第一,初出茅庐,治理蝗灾有功,收拾了一伙强盗

1540年,胡宗宪到了地方上,在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当县令。县太爷,在古代还是很吃香的,一方的父母官啊!有些县太爷,任职之后,想的是如何贪墨。胡宗宪想的不一样,去了之后,琢磨着如何搞好管理,做出政绩。因此,小伙子胡宗宪开始勤奋努力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自助者天助。

此话不假,面对胡宗宪的努力,老天仿佛格外开恩,让胡宗宪做事很顺当。多年悬而未决的案子结案了,发生的蝗灾,也在胡宗宪那里快速解决。最重要的是,当时,益都县内强盗横行,竟然也被胡宗宪给招安了,并整编成了官府的军队。如此,益都县出现了一片朗朗晴空,百姓纷纷叫好。

第二,胡宗宪对边境管理,很有一套

正在干事业的时候,胡母病逝了。怎么办?哪里有得选择,回家丁忧。(守孝)母亲去世刚刚两年,父亲又去世了。这双重打击,让胡宗宪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了。继续守孝。从1542年开始,胡宗宪整整在家呆了5年,也在家看了五年的书,什么《大学衍义》、《武经七书》等等,被胡宗宪看了个遍。1547年,35岁的胡宗宪被重新启用,一用就用到了边疆地区,他在大同等边防重镇开始工作。事实说明,这家伙很能干,整顿军纪,稳固边防,做得像模像样。于是,胡宗宪被朝廷看在了眼里:此人能用!

第三,平定倭寇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表现越来越突出的胡宗宪,官位渐渐升高。当沿海一带的倭寇横行霸道的时候,朝廷派出了胡宗宪,让其担任浙江巡抚。胡宗宪知道自己使命重大,因此,也立下了誓言:

我这次任职,不擒获汪直、徐海,安定东南,誓不回京”。

从1554年开始,历经8年,在胡宗宪的调度之下,沿海一带的倭寇基本被平息,那一刻,胡宗宪风头无两。在沿海,胡宗宪注重对海防的建设,赏罚较为分明,获得大量的好评。那么,靠胡宗宪一个人,倭寇之乱是不是能很快平息?绝对不能,他需要一等一的人才。

2、胡宗宪是个用人高手

我们一说起明朝平定倭寇,都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戚继光。历史读得多的人,还能想起一个俞大猷。更有甚者,会想起一个文人徐渭(徐文长)。胡宗宪是个敢用人才的官员。最先启用的当然是俞大猷了,这是个很有能力的将军,和胡宗宪关系一般。但是,架不住人家能力出色,因此,胡宗宪仍然重用俞大猷。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两人之间后来还是出现龌蹉,胡宗宪把一些责任推到了俞大猷身上,要不是俞大猷有一个叫陆炳的好哥们(锦衣卫首领),真就倒下了!

胡宗宪听说徐渭的大名,在1558年,把徐渭邀请到了自己这里,成为了他的幕僚。这样说吧,胡宗宪有了徐渭,就像刘备有了诸葛亮一样。而重用戚继光,也是一段佳话。戚继光到沿海一带,要比胡宗宪更早。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胡宗宪对戚继光的欣赏,戚继光在后来成为了胡宗宪平定倭寇最重要的一张牌了。总而言之,胡宗宪用人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慧眼识人”,他启用了大批的杰出人才。当然,最优秀的三位就是徐渭、俞大猷、戚继光。但胡宗宪想不到的是,这三人后来的命运,都比他要好一些。

3、胡宗宪善于玩弄权术,最后受了很大牵连

在古代,怎样才算是一个好官?有人说,不贪不占,清正廉明就是一个好官;也有人说,能做出一定政绩的,才算是好官。问题来了,有时候为了做出一定政绩,不可避免地结交权贵,最大可能地获得资源支持,甚至有时候会行贿受贿,这算是好官吗?这个问题太难解答了。如果不是胡宗宪,平定倭寇并不见得容易。胡宗宪的存在,给了戚继光等人巨大的支持。但是,胡宗宪此人为了完成自己的“事业”,也选择了结交权贵,他也抱了一个特别粗的大腿,而这个大腿就是严嵩父子。纵观嘉靖一朝,严嵩父子可谓是出尽了风头。自然,在出风头的时候,对巴结他们的人,也是给予了各种照顾。严嵩父子在的时候,胡宗宪日子过得不错。但是,1562年,严嵩父子垮了,徐阶成为了首辅。而和所有玩弄权术的一样,徐阶也要打击政敌严嵩的势力,于是,胡宗宪就成了靶子了。1562年年底,徐阶出手了,他授意南京给事中陆凤仪,以“贪污军饷、滥征赋税、党庇严嵩”等十大罪名上疏弹劾胡宗宪。面对这样的弹劾,胡宗宪有应对的办法吗?没有,因为都是事实。

而聪明人王世贞曾经说道:“都知道胡宗宪的丰功伟绩,可他被徐阶所压制,不能表白他的冤屈。”

就这样,曾经名声显赫,权倾南方的胡宗宪,忽然之间失势了。这就是政治的残酷。1563年,51岁的胡宗宪,回家乡养老了。如果不出意外,那么,胡宗宪就能够安度晚年了。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1565年三月,胡宗宪曾经的抗倭好助手罗文龙被抄家,竟然抄出了一份胡宗宪的自拟圣旨。这胆子太大了吧,敢于制造假圣旨,这罪太大了!于是,嘉靖皇帝也受不了了:抓起来!1565年10月,胡宗宪再次被押解到了京城。在狱中,胡宗宪写下了一万字以上的《辩诬疏》,想为自己辩解。但是,这份“疏”递上去后,什么结果也没有,显然,嘉靖不听不看。或者,东西就没递上去。那一刻,胡宗宪心如死灰,往日一一重现,盘点自己的人生,对大明一朝奉献无数,到头来,却是这个结果,骄傲的胡宗宪的心里世界塌了。1565年11月初三,胡宗宪写下著名的诗句“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就此自杀身亡,时年五十四岁。1566年,嘉靖皇帝也死了。如果,嘉靖皇帝早死一年,或许,胡宗宪就死不了了。隆庆六年(1572年),朝廷为胡宗宪平反了。万历一朝,给胡宗宪追谥襄懋。终究,后人还是认可了胡宗宪的功勋。

怎么说胡宗宪这个人呢?是真的聪明,行政能力一流,用人水平也很高,而且善于做事,也愿意做事,是个干臣。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他和严嵩父子的距离实在太近了,如果仅仅是贪污、行贿的事,嘉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过去了,关键是胡宗宪为了达到目的竟然草拟过一道圣旨。啥都别说了,就这一点,就足以让他掉八颗脑袋。可惜了,这么一位大才!

8 阅读:6188
评论列表
  • 已半 34
    2022-05-05 12:41

    救国救民,远胜道貌岸然的酸儒。志向远大,初事圆滑干练,不拘小节的实干家,明朝读书人,就老王和于太保比他强点,其他真不及胡大帅

    端庄的特纯苏 回复:
    王阳明,大哥
    茶薄荷 回复:
    可惜他的心学,基本被徐阶等人弄成了权术工具,只有李贽、何心隐一脉相承
  • 2022-05-07 16:05

    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 胡部堂真英雄也!

    醉卧美人膝 回复:
    你懂个锤子!没有胡宗宪任浙直总督时的大力支持你戚继光抗哪门子倭?
    茶薄荷 回复:
    浙直总督,除了嘉靖、严嵩、徐阶,谁能绕开胡宗宪提拔戚继光。胡宗宪一揽浙江军权的时候,张居正在内阁就是个没权没势的五把手,直到严嵩、严世蕃、徐阶、高拱前面这四把手下台后才硬气起来,说白了戚继光最辉煌的时候,张居正自己都没起来
  • 2022-05-06 10:34

    这是一个为了实现抱负而无所不用其极的人!

  • OK哥 15
    2022-05-16 13:30

    虽然不是个清官但是是个能臣

    醉卧美人膝 回复:
    海瑞能像胡部堂一样牺牲自己的名誉抱严嵩大腿卫国抗倭吗?
    迪斯马森 回复:
    清官干不了事,海瑞能骂人但搞不成事
  • 勇哥 13
    2022-05-07 22:31

    典型的王门传人,为善去恶不择手段,幸好这“善”在他这里是救国救民

  • 2022-07-22 13:56

    东南一柱,国之干城![点赞][点赞][点赞]

  • 2022-05-09 22:24

    幕僚是文徽明,不是徐谓

    飞龙学习 回复:
    是徐文长,你以为徐文长不是抗倭有大贡献,仅仅是抖机灵能有那么大的名声?当年吴宗宪待徐文长不要太好!
    未来可期 回复:
    文徴明那时候是个老头了吧,都快进棺材了。文跟唐寅都是成化年的吧
  • 2022-08-22 23:14

    实心用事,公忠体国

  • 2022-09-29 15:21

    国家多一些这样的人才,才是百姓的福音。明朝就是在嘉靖朝开始走下坡路的。跟乾隆朝时期一样貌似强大,实际百病丛生。

  • 2022-09-28 13:10

    绝对是个栋梁之才,而且是真办实事的人,为了实现抱负站边了严嵩

  • 2022-05-09 10:03

    胡宗宪,汪直,徐海,三个安徽人[笑着哭]

  • 1120 1
    2022-09-28 19:22

    三个海瑞不顶一个

  • 2022-05-20 10:36

    然后被王本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