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婴儿睁开初见,我开始面对美——中国近代的油画先驱

草木年华茶杯淡 2024-03-08 09:12:58

“我看到了前所未见的图画和雕塑,强烈遭到异样世界的冲击,也许就像婴儿睁开初见的光景,我开始面对美,美有如此魅力,它轻易就击中了一颗年轻的心,他捕获许多童贞的俘虏,心甘情愿为它奴役的俘虏。十七岁的我拜倒在它的脚下,一头扑向着神异的美之宇宙。”——吴冠中

(吴冠中)

至此,中国的近代史上少了一个工业人才,却多了一个美术天才。

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宜兴北渠村,1934年考入浙江大学代办的工业学校电机科。在军训的时候,他与当时杭州国立艺术学校的朱德群编在同一队,那个时候,青年人的友谊炙热真诚。朱德群毫无保留地带吴冠中参观了自己的学校。

(吴冠中)

至此,中国历史上一颗被艺术击中的灵魂开始萌动 ,吴冠中被打开了另一个世界的门,嗅到了自己,他要换学校换专业。也许这对现在的人来说不算什么,艺术生也是一种人生选择。尽管在人们的心中,其实对艺术生还是充满了蔑视,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才会选艺术,尤其是绘画。

曾经有个朋友孩子在北京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的培训期间,就被其他孩子蔑视了,说你一个臭画画的~~这个小姑娘很坚韧,说我就是一个臭画画的怎么样?你们互相攀比你们的名牌包就好,但除了比名牌包、比男朋友是不是开豪车,再没有什么让你们喜悦和骄傲的。我呢,一个臭画画的,天天穿着我的牛仔裤甩油彩,照样每天高高兴兴,画画让我的心灵充满喜悦,我不再需要名牌来支撑我的灵魂。

(吴冠中)

但对于当时的吴冠中,这种决心异常艰难,他遭到了父亲的强烈反对,电机科在那时比画画更有明确前途。那是实际已捧在手的饭碗,离开电机科等于打了自己的饭碗,让未来充满迷茫和可以预见的穷困潦倒。父母之爱子总是忧心忡忡想为他周全,但是吴冠中很坚决,他已经没有办法再不扑向艺术、扑向美。

转入杭州国立艺术学校系统学习了绘画,1947年,吴冠中随着几十个孩子搭上了去往法国的邮轮,他跑遍了巴黎所有的博物馆,沉醉在那些大艺术家的真迹之中,印象派以及其后的其他学派的作品都让他陶醉,巴黎浓厚的艺术养分,让这一颗年轻的艺术之心泡得满满的,吴冠中说,巴黎是我崇拜的。

(吴冠中)

但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艺术家潜向的使命是有的,就是开启人类认识美、感悟美,让一颗颗被美启迪的灵魂更加纯净。吴冠中虽然爱着巴黎,但他更爱着自己的祖国,他也深受自己杭州国立学校校长林风眠的影响,想让自己出生的这块土地的人们认识美认识艺术,并因此崇拜美、激荡灵魂。

1950年吴冠中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法国,毅然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他说:我不愿自己的工作,与共同生活的人们漠不相关,祖国苦难憔悴的人面都伸到我的桌前,今天这样一个我,应该更懂得补鞋匠工作的意义,因为他的工作尚且与周围的人发生关联。艺术的学习不在欧洲、不在巴黎,不在大师们的画室,它在祖国!在故乡!在家园!

(吴冠中)

回国以后,吴冠中进入了当时徐悲鸿任校长的中央美术学院任教,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氛围,吴冠中的画法不被徐悲鸿和当时的社会所接受,总是被批dou的吴冠中转到了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后来又去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然而后来他的所有绘画和收藏还是在某个时期被付之一炬。

但吴冠中从未泯灭自己的艺术理想,到了农村的他坚持不缀的画着,1979年春天终于到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吴冠中的个展,吴冠中却没有关注什么成名成家的事,在他的心中,他所求的艺术应该像梵高一样,去表达生机和生命力,而不是当作为自己获取名利的工具。

(吴冠中)

人类需要火种,惟功利的路会很短很短。

历经人生坎坷已经名气大响的吴冠中,依旧风里来雨里去,绘画自然、绘画自然中的人,即使他的作品在拍卖会已被拍出很高的价格,他却对这些毫不在意。他说,拍卖的价格不能代表艺术的价值,只有能经受住历史和时间考验的作品才是真正的作品!

在他的生前,他从来没有自己卖过自己的一幅油画作品来赚取金钱!这在今天,何其难得可贵?2005年和2008年,他分两次无偿把自己的作品全部捐给了上海博物馆。

如今,吴冠中的画被太多仿制和印刷品包围,以至于国内很多人认为他的作品,行画已。吴冠中的油画艺术,因为风景颇多,尤其是江南的乡愁,所以很多宾馆都挂着吴冠中的仿制品。但是仿制品和真品那是天与地的差别!吴冠中的油画艺术胜于他的中国水墨画,一绝是打光,一绝是色彩;那种一层层的光影呈现和对色彩,是他独有的艺术精华,仿制品你永远看不到这一点;只被仿制品包裹的众人,又怎可能被触碰出艺术感觉?触摸到美?

(徐悲鸿)

不知道是不是吴老的悲哀?不过,估计吴老只会付之一笑,但美的启迪,却莫名越来越远,各种人类艺术,现今只讲究流量当道,吴老还是会痛心疾首吧?他最渴望的是:让他热爱的这片土地的人们懂美、被美洗涤、追求美。然而,一部麻辣烫的狂欢,

提到艺术,还需要提及和吴冠中意见相左的徐悲鸿。徐悲鸿的艺术如何?不做评价了,他 也是当年派出去留学的学子之一,同样喜欢艺术的他同样选择的是法国,他着重学习的是学院派画法。

(徐悲鸿)

身为同乡,和吴冠中的恩怨,牵扯到那个时代的情绪故事,不谈。但是徐悲鸿将l体写生引入了中国美术课堂,这是中国艺术的一次跨越性的进步!徐悲鸿功不可没。可笑的是今天某些字居然打都不能打出来,更不要说展示l体油画艺术了,谁才是真低俗?对于是否触及敏感,能否不懒政?认真看一下文意和引用的油画是在表述什么再做判断,不行吗?

和他们同时代更早一些的中国油画艺术家,不得不提吴冠中的校长林风眠。

(林风眠)

中国近现代油画家,至少对于我来说,最喜欢的就是林风眠和常玉——两个孤傲而又孤独的灵魂。

前两天在上海博物馆再一次展出了林风眠的艺术,但据我朋友说这次展出多有不如人意,只能看见各种玻璃的反射……

油画艺术,其实挺怵被玻璃罩起来的,光影会变。很庆幸多年前在巴黎卢浮宫欣赏了尚未被玻璃罩罩起来的蒙娜丽莎,现在蒙娜丽莎也无奈的被玻璃罩罩了起来,因为这幅画总会被西方某类(打着为人类的旗号)群体选择做表达他们想法、攻击的对象,心中连对美的艺术品、对最为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都没有崇敬之情,你爱什么动物?你连自己的皮毛都没护!

展出之所以让喜欢艺术的人看得不尽兴。不过是展出人对于美的悟性不够,对于艺术的尊重不够,对于自己工作如何完美不够尽心,所以策展、布展才不如人意。在很多国家,每到一个城市,我都会去他们的博物馆和美术宫。大体上国外这些博物馆对于艺术的敬重比我们强很多,包括比我们落后很多的埃及。

(徐悲鸿)

林风眠的一生,更是曲折多悲,他的娘亲非常漂亮,然而却被当时的林家族长沉了谭,小小的林风眠亲眼目睹了他这无法理解的一幕,这一生,林风眠的艺术其实都是在寻找自己的母亲、童年的母亲。

这个贫苦石匠的儿子,1919年来到了上海,在当时华法教育会的帮助下,去了法国,到了法国,他先做起了油漆工,最后在族人的帮助下,进入国立巴黎最高美术学院,学习油画。北大蔡元培邀请他回来,成立了杭州国立学校,1977年林风眠在叶剑英元帅的帮助下远赴了香港。在这之前,他的画作在某个时期被林风眠在自己的公寓里,泡在浴缸里造成了纸浆,然后一勺勺倒入了马桶……

(林风眠)

“一九九一年八月十二日夜,台北中国时报来长途电话,隔着海告诉我林风眠已于当日晨十时病逝于香港之安医院。报社最早传来噩耗,希望我写到悼文电传过去,并接受电话采访,谈谈林老师。我崇敬的老师,现在中国绘画的宗师,一颗闪亮的巨星突然陨落于香江,我一时耳聋眼暗,难以允诺写悼文或接受采访。

夜无眠,黎明至林间坐到石头上,想写悼文,何须我来颂歌。我又看到了两只潘多拉的匣子,面对愚昧,在近一个世纪的动荡中,林风眠坚持挥舞彩笔。请不再谴责潘多拉,他的匣子里飞出的是人间挣扎、人生曙光,失途孤雁、夏娃身影,恰紫嫣红……”

(林风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