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丨《教育七律》,为什么一百多年来都是经典?

童行书院育儿 2024-10-18 04:35:11

写在前面:

教育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可「教育」这个词太大,要透彻地说明白,并不容易。

而“家校沟通”,也是家长、老师、孩子,日常不可避免遇到的问题。

在家校沟通上出现的矛盾,大体上是因为双方对教育的认识不同,如果双方可以对教育达成某些共识,那么也就能更加方便地协力做好对孩子的教育。

最近我在无意中看到了《教育七律》,这本首次出版于1884年的书,而今看来依然适用,且历久弥新。

这本由约翰·弥尔顿·格里高利创作的书,彼时面向教会学校,去除其中的宗教因素,对于当下的教育来说很有指导意义。

所谓教育七律,指的是用教师、学生、语言、课程、教学、学习、复习和应用七个因素来探讨教育的一些准则。

早在1994年,有人将该书制作为电子书,并推荐所有教育工作者都研读一下这本书。

作为教师,我读来确实受益匪浅。实际上,家长读这本书也能更加了解孩子学习的情况,并给予帮助。

接下来我将结合我自己的阅读体会,以及教学实践分七个要素来谈一谈这本书,并且从中总结出一些家长面对孩子学习问题时可以用到的方法。

1教师之律

“教师必须精通所需教授的课程、事实或技艺。”

这句话听起来是那样理所应当,以至于我们有些时候会忽视,以为教师都做到了这点。

这里边的矛盾在于,教师所具备的知识,未能达到教学所需要的要求。

实际上书中写了一句让我听来很扎心的话——

有一种更卑劣的错误做法是,有的教师试图用华而不实的自吹自擂来掩饰自己的懒惰无知,用大量超出学生理解范畴的夸张词汇遮蔽自己腹内草莽的事实,自作聪明、一本正经地讲些陈词滥调,或者自称还有大量的学问和渊博的知识没有时间在学生们面前展现。谁没见过这种在学生身上练手的骗子?

在知乎上曾刷到这样一个问题:作为老师,你认为「教学水平」和「责任心/情怀」哪个更重要?

有人回答,为什么不能两者都有?

我比较赞同这种说法。

教学水平与情怀是挂钩的,一个有情怀的老师,会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一个教学水平高的老师,说明他曾经在教学上付出很多心血。

平时的教学中,我会遇到自己不太乐意去讲的知识点。

某天突然发现自己有些“酸葡萄心理”,因为自己并没有足够了解,因此心里没底气,找了借口去推辞。

教师是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只有自己明确路途是怎样的,才能做好这点。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想亲自带孩子学点东西,最好是从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这是后续教学的出发点。

2学生之律

“学生指的是对课程抱有兴趣并集中注意力的人。”

在教育的主体中,除了教师,还有学生,并且近年来的教育更加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里边的矛盾在于,我们总是以自身为主体,而忽视了学生。实际上教学是双向奔赴的过程。

上一条中提到,家长可以自己熟悉什么,就带孩子学什么。

实际操作起来就很容易发现并不是那么理想,原因也简单:孩子提不起来兴趣。

如何让孩子有兴趣呢?

书中提到:

“真正的兴趣可能来源于课程与学生经历过的事的联系,而在课程与学生的未来的联系中,兴趣来源会更丰富。”

所以,家长如想亲自带孩子学习,可以找孩子过往经历与自己擅长领域的交集,并且能和孩子的未来也有联系就更好了。

需要注意的是,注意力随兴趣而来,且注意力需要学生自身的意志力作为支撑。

不过,这并不意外着可以把一切都交给学生。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注意力上有不同的特点,

当孩子太小时,可以“少量多次”地教学,目的是不让孩子的注意力消耗完。这点类似于生病的时候医生会建议我们少食多餐。

因为一旦孩子没有了注意力,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学到东西。

我们还需时时刻刻将所讲内容与孩子的喜好以及经历联系起来,这有助于适孩子集中注意力。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之前我面对这句话常常无从反驳,读过这本书后我清晰意识到,作为引导者当然应该尽自己的努力,但是作为学生也需要做一定的准备,这是双向奔赴的过程。

3语言之律

“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充当媒介的语言,必须是共通的。”

这里边的矛盾点在于,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具备的知识,很难用孩子理解的语言说出来。那么,教学就很难取得应有的效果。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中,大家总是喜欢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某个知识点说出来。

因为一旦孩子能够做到这点,就说明孩子把知识消化了。

语言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谓教学,是两个人之间的精神交流。

但我们毕竟不是三体人,我们的思维是不透明的,只有通过语言等载体,我们才能传播自己的思想。

书中提到:

“任何人的语言都不会超出他的认知范畴。老师的词汇量可能要比他的学生多上好几倍,但是孩子们的想法是由他们的词汇体现的,老师必须进入到孩子们的语言能力范围之内,才能让孩子们理解他的意思。”

在求学期间,我遇到过因为不理解某个词语而经常困惑的事情。

我上学时候,数学老师在课堂上一再提到“常数项”,而这个词在我脑中连是哪几个字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明白这个概念了。多年后,才后知后觉知道曾经的数学老师在说什么。

了解到这点后,我就时常注意在教学中解释一个个的词语,某个词语意思的缺失会导致知识是破碎的,需要学生自己拼补,并且这些拼补往往是错的,孩子学到是“变样”的知识。

对于家长来说,和孩子沟通,也需要代入孩子熟悉的场景,进而表达自己的意思。

与此同时,引入新的词汇,扩展孩子的词汇量。

4课程之律

“有待学习的课程,必须能够通过学生已知的事实来解释,必须由已知来诠释未知。”

这里的矛盾点在于,孩子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他们自身很难发现联系,这就需要在课程的设计上下功夫。

课程是学生有待学习的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课程应该体现出阶梯性,设置好脚手架,让孩子跟着一个个的抓手拾级而上。

而在课程之初,需要了解孩子的知识储备,孩子们过往学到的知识内容并不只是存放在那里,这些知识是之后学习的重要去掉。

一门优质的课程,正是能够把新知识纳入学生之前的知识体系之中。

并且作为引导者,我们需要时时提醒学生联系之前的内容。

这样的话,学生脑海中的知识就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而是会连点成线、连线成网。

在不少课程中,都有课前导入的环节,这样做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也是为了让学生把之前认识到的事实在新课中运用起来。

5教学之律

“教学指的是,激发和利用学生的智慧去领悟他们想要领悟的思想或者掌握他们希望掌握的技艺。”

这里的矛盾点在于,家长与老师总是沉浸在自我的快乐中,只顾着自己把所有东西说出来,而忽略了孩子有没有动脑。因为我们常常忽视孩子自身的能力。

此处的重点在于学生本身的智慧。

认识到这点并不困难,只需想一下最初的知识从何而来就好。总有一些知识是人们无师自通的。

学校以及教师存在的目的不是代替学生思考,而是做好引路人,帮助学生找到知识之间的联系。

因此家长在带孩子学习时也应注意一下几点:

试图通过加大任务量提升孩子成绩是不可取的;

试图“代替”学生学习会扼杀孩子自身的能力;

注意孩子提出的问题,这正是教育开始的时刻。

6学习之律

“学习指的是,把对新的概念和事实的思考变为自己的理解,或者让一门新的技艺或技巧成为习惯。”

这里的矛盾点在于,孩子学到的很多知识是死的,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

教学是教师行为,学习是学生行为。

想要真正发现真理,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学习的过程迅速很多,因为这是一个理解的过程。只消想一下在学校学习的内容我们就能明白这点。

但是理解并不代表可以不用探索,探索的过程可以缩短,但是阶段不能跨越。

理解并不代表简单地对文字信息的识记。

理解的东西很容易记住,但是记住的东西不一定理解。

之前班中有一位女生,因为笔记稍微记得有些混乱,以至于她在学习的时候看错了顺序。只是,她硬生生把毫无意义的内容记了下来。

可见,因为不少人总是把教育简化为简单的背诵,以至于学生渐渐接受了这点,锻炼出了不管理解,只顾记忆的能力。

需要再次强调,这并不是真正的学习,学习的高级阶段是学生能够成为独立的研究者。

7复习和应用之律

“教学结束后的测试和校验——收尾和巩固环节——必须对教授的事物,交流过的知识、理念或技艺,进行复习、再思考、再熟悉、再现,以及应用。”

这里的矛盾点在于,老师总是会赶课,家长也常常想让孩子提前学,如此一来留给复习的时间久就不多了。只顾着赶路,却没有在乎是否走好了每一步。

在本条中,作者着重强调了复习与应用的重要性。

有以下方法可供家长学习借鉴:

可以在每天的课后询问孩子学到了什么东西;

可以在一段时间后,确定好主方便孩子回忆,借助于思维导图是很好的方法;

对于能够动手的知识,有条件的话带孩子亲手试一试;

与孩子探讨学到的知识,让知识常学常新。

写在最后的话

本书并不是很厚实,并且在行文上按小条来进展。在进行分享时,我只是选取了有限的内容。虽然很多东西我们都能了解到,但是看着书中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会有很通透的感觉。

更不用说书中的那些“毒舌”会很容易让我们清醒,意识到自己哪里做错了。

总结来说,本书提供针对教育提供了一些可以遵照的法则。它呈现出了教育的规律,让我们有法可循。

当在教育上有困惑是,可以查阅相关内容,纠正自己的行为。

当家长与教师在教育上达成共识,遵从相互认可的教育规律,那么就不会陷入有沟通却没效果的情况中。

用书中的话作为结尾——

如果本书成功地实现了这七个要素的分类,人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它们的自然顺序和相互关系,并且可以对它们进行系统性的学习和应用,那么,作者的愿望就达成了。

经过今日作者推荐,我们看出这本经典书籍100年多前提出的“教育七律”的思想理念道出了教育的本质,对今天高科技发展下的教育依然有效, 非常适合所有教育工作和和家长阅读。

童行专注的通识教育理念,PBL项目式教学与“教育七律”的思想观念相一致:以人为本出发学习的知识,学生更有兴趣,可理解,会应用,会迁移和再创造。助力校内学习,帮助实现自我。

如何有效助力校内学习?

现象:我们发现,从小学升到初中阶段,孩子学习的科目增多,一些孩子难以应对,于是成绩会出现比较大的下滑。

滑坡现象的本质其实是学生的底层思维能力需要晋级。

从小学低年级要求拥有记忆力,上升到小学高年级需要有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等。

同时,《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本书的作者表明,很多学生觉得学习枯燥和困难,是因为背景知识不够。

怎么解决滑坡现象?

让孩子早一点接触这个广大的世界,多方面拓展他们的背景知识,让他们更多的从具象上去理解学科,同时锻炼孩子的高阶思维能力。于是当孩子进入初中,他们的学习就轻车熟路了,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高于考试所要求的水平,从而形成降维打击——这是就是童行一直坚持的事情:

以人格成长为目标的教育,为孩子搭建顶层认知和脚手架,提供广博的视野,宽广的胸怀。同时注重底层思维能力培养,孩子具备跨学科思维能力,一通百通。关于童行和通识想了解更多可以戳:《郝景芳:为什么通识教育是帮助孩子直面未来的教育?》

童行书院根据哈佛大学通识教育体系等,专门研发适合中国孩子的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成立7年来,深受高知家庭的喜爱,累计服务50万+用户,这里是很小部分的好评:

向下滑动查看

我们经典的通识基础课一共4门,全部研发完毕,但是我们发现经常关注4~5年的粉丝还不曾体验过课程(拍大腿),那一定不要错过今天的通识套餐卡福利活动了!平时只做过单一课深度体验推荐,这次四课打包,可以收听627个通识音频故事+永久玩中学20个AI通识游戏课!邀请好友3人成团仅9.9元!

如果您买过全家桶永久卡会员,或者分别买齐四门课,请勿参加本活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您是其中1-2门课程会员,适合参与,老学员需自己开团;如果您是非任一经典四课的正式会员,不论新老关注,可闭眼拼,别错过~如果您是非任一课程正式会员,但激活后无法使用,说明您之前兑换多该门课,可以赠送朋友或者让家人注册兑换。

通识教育打破”学科壁垒,让孩子一通百通“的特点,能更好帮助孩子,更好适应注定要面临的未来技术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来体验。

当然了,仅用1元,也可以体验「通识教育」的核心理念!

欢迎体验哦!

作者 | 败涯

普通科幻爱好者,常在折叠宇宙写文;

平凡教育实践者,偶有奇思妙想在身。

微信改版啦!

互动话题

读完了本文,你对“家校沟通”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吗?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

如何搜索文章

在公众号文章列表页面,点击右上角处,输入关键词,可搜索过往文章。

拓展阅读

成功用钱就能砸出来么?不,做不到这点,怎么“鸡娃”“富养”也没用开学了,儿童精神科爆满,是因为这种“有毒的爱”郝景芳:为什么孩子爱看书,但是阅读和作文分数不高?

✏ 投稿 | 欢迎投递原创稿件,来稿请投邮箱:zhangqing@tongxingschool.com

转载 | 后台回复“转载”,获取授权方式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