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中年追梦与大鹏的中年追梦有本质的区别。
大鹏是不论经历多少风雨,永远不放弃,并坚信美好的事物即将来临,小人物最终成功。韩寒是从高处跌落,但不怨天尤人,依然对世界嬉皮笑脸,尽管选择勇敢面对,但还要装的满不在乎,不能丢了面子,最后在人淡如菊中赢得胜利。
相较之下,大鹏的追梦比较理想化,韩寒的追梦较为真实点,更符合人到中年不得已的状态。由此,《飞驰人生2》中最打动我的剧情便有了,即张驰深夜练车翻车遇到厉小海,强装笑脸,蹦出一句“别偷师啊。”单独把这段拎出来,其实并不值得大书特书,相关的桥段不能说屡见不鲜吧,只能说已烂大街,可与前后一互文,再将现实一代入,那种感同身受就出来了。
张驰为什么要练车?因为他不想认输,想证明自己五年前的成绩是干净的。看见厉小海为什么要装?因为他不想别人看见自己的失败和眼泪,就算翻车了也要云淡风轻,骨子里的那份骄傲始终没丢。
一个人时和有其他人时的状态,张驰与大多数中年人何其相似。年少时,谁还没点轻狂,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但随着社会的毒打,以及认识到自己的平凡。逐渐接受了烟熏火燎,朝九晚五(更多是不可能)的普通生活,在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之下,时间都给了赚钱,梦想早就丢在一边。
久了,自己都忘了曾有过梦想,偶尔想起来,酒后谈起来,第二天也矢口否认,要么就推给醉酒乱言。反正不能在别人面前表露心迹,害怕自己的大言不惭被人笑话,也担心传出去被当成笑料成为酒桌文化。毕竟现在的自己已没能力实现当初的梦想,年龄、金钱、时间都不允许,你几乎不可能放下一切去追寻梦想,那样会被人看成傻子,如果成功了,回首是故事,倘若失败了,谈及是事故,心理、生活、工作的三重打击。
我们佩服勇敢的人,他们的坚持看起来格格不入。但他们扛住了世人异样的眼光,结合自己的奋进脱颖而出,与我们的一时热血,打回原样相比,这样的成功让人激励。所以翻车这段为什么令人动容?因为这是我们逝去的青春啊,这是我们消失的梦想啊,这是我们不得已的现在啊,这是我们心底的骄傲啊,这是我们捍卫梦想的尊严啊。
对于机会,韩寒也不是猛灌鸡汤,而是带有真实。面对机会张艺谋接受采访时曾说过:“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的来临。你只能做各种各样的准备,往往是准备之后你做了临时性的选择、不知深浅的决定。正是这些准备,让你的各种选择和决定改变了命运,等你若干年回过头看,你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次抓住的就是机会。”张艺谋的这句话能完美解释张驰所说的,“我努力了无数次,我知道机会只会出现在其中一两次”,同时这句话也能概括《飞驰人生2》的故事。
如张驰决定参加最后一届巴音布鲁克拉力赛,不想给自己的车手生涯留遗憾。中年男人想要拼一把,混个积分,拿到辛厂长的赞助,顺便再证明一下自己还有油,给自己一个交代。可当厉小海跑完后,张驰发现只要他再努努力很有可能夺得冠军,这是他之前没有想,也没有预料到的,张驰抓住了这次机会,跟孙宇强再次披挂上阵,圆梦巴音布鲁克。
但张驰的意外惊喜是凭空得来的吗?不是,是他“做了各种各样的准备,准备之后做了临时性的选择,改变了命运”,机会才被称之为机会。
张驰做了哪些准备?《飞1》里他因铅封丢失,成绩取消,手脚受伤,难回巅峰,但在这五年中,他并未一蹶不振,荒废技艺。反而以教带赛,时刻关注赛事,自己还偷偷跑出去练车,不断地激励自己面对恐惧,克服恐惧,方才能在绝境中绝地求生,超越五年前的自己。对天才车手厉小海,他也是毫无保留,倾囊教授。小海离开光刻,投奔于他,被他的精神所鼓舞,再加张驰为他搭配的天生就适合做领航员刘显德。以及碰撞试验不过关后,张驰的据理力争,孙宇强,记星的出谋划策,辛厂长派出高级技工刘昊然。他们携手让草台班子得以登上巴音布鲁克,这些环节哪怕有一个地方遗漏,张驰跟他们任何一个人闹掰,最终也是前功尽弃。这就是各种各样的准备的必要性,无数次的努力换来了一两次机会,是正推,倒推则不成立。倘若没有那些准备,机会摆在眼前也会溜走,因为“你没有办法辨别什么是机会,没有人能长一双慧眼,看到机会的来临。”
如果张驰在这五年间浑浑噩噩,辛厂长的邀请,他把握不住。如果张驰在这五年间意志消沉,厉小海的领先,他把握不住,如果张驰还像过去傲慢无礼,记星、孙宇强早就散了,所以那一两次为什么是机会,现在要恍然大悟了。这就是《飞驰人生2》好评的地方,即便讲的是普通人难以接触到的赛车,还是能够触达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