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子、华夫人到碧眼狐狸,从一代侠女郑佩佩看香港电影产业变迁

波波谈影剧 2024-07-26 17:36:47

纵贯影坛近60年的一代侠女郑佩佩去世消息,享年78岁,引发影迷不舍与追思。

就连国外媒体也有相关报导,足见其文化影响力。

对于内地观众而言,一定伴随着周星驰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记忆。

片中时而肃杀冷酷、时而插科打诨的华夫人,不仅成为郑佩佩经典角色,更是陪伴无数观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但郑佩佩成就当然并不局限于此。

综观其演艺生涯,郑佩佩在不同年代都有经典角色,从名导胡金铨作品中的金燕子、周星驰经典喜剧的华夫人、李安扬名奥斯卡的碧眼狐狸……

亦或是无数电视剧中身怀绝技的婆婆、奶奶角色。

郑佩佩1946年出生于上海,到1960年14岁的时候,全家移居到香港生活。彼时正好碰上邵逸夫在1958年于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准备招收训练演员,郑佩佩就在抵达香港2年后的1962年,录取为邵氏南国实验剧团训练班的第一期学生;和郑佩佩同一期的学生里,还有后来演出《倩女幽魂》燕赤霞的午马。

和众多邵氏训练出身的年轻演员一样,郑佩佩从训练班毕业后随即签入到邵氏公司底下。郑佩佩以文艺电影《情人石》起步、并且和女演员江青搭档演出南国剧团《牛郎织女》,因演出牛郎一角而受到电影导演的注目。

而后有机会演出《宝莲灯》、以及1966年20岁的时候,演出胡金铨的《大醉侠》,没想到郑佩佩饰演片中的金燕子一角,让她从此奠定银幕女侠的招牌形象。

郑佩佩作品多产,以武侠片中的侠女角色最为闻名,也在香港武侠电影黄金时代,成为红遍华语圈的一代女侠。

台湾作家侯文咏曾在著作《我的天才梦》中回忆,他在读幼稚园时,父亲有次带他看完电影,走出影院时让他记住看板上“郑佩佩”3个字,告诉他,以后只要在电影院看板上再看到这3个字,回家跟父亲说,父亲就会再带他来看电影。这个故事,显见了当年发迹香港的郑佩佩,凭借影视作品,在内地深入人心的程度。

“侠女”的称号郑佩佩是当之无愧的。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她有个不幸的童年。

在她6岁的时候,父亲就被反动派抓走,此时最小的妹妹刚出生,此后全家再也不曾见过父亲,其生死下落也成为郑佩佩一家无解的谜团。

此后,郑佩佩与弟弟妹妹们改从母姓。

父亲出事后,母亲一肩扛起家计,此时与弟妹年纪相去不远的她,因为是家中大姐,因而也成为了照顾家庭的“小妈妈”。郑佩佩非常重视家人,尽管在青少年时期与家人各奔东西,但不时仍挂记着弟妹的发展,最小的妹妹往后担任她的经纪人。

母亲为了生计带着弟妹赴港,独留她一人与一位老保母在上海读中学,她因父亲身份的背景没有被北京舞蹈学校录取,因而才前往香港继续学舞,尔后考进了邵氏南国实验剧团,与江青搭档演出《牛郎织女》的牛郎一角受导演青睐,这才开启了她的武侠演艺生涯。

而后,母亲与继父、弟妹移民澳洲,郑佩佩则留在香港、台湾两地拍电影。

可以说郑佩佩演艺生涯,从1960年代邵氏独霸、1990年代香港影视产业高峰、2000年代香港电影人才的欧美市场尝试。

一直到2010年代两岸三地合拍片热潮与网络平台兴起,她见证了香港电影产业的兴衰与转型。

在1966年,由香港邵氏公司出品的《大醉侠》一片中,郑佩佩饰演拯救兄长而闯荡江湖的两江提督之女——神捕金燕子。

尽管片名是由岳华饰演的大醉侠,但在导演胡金铨的大师手笔与郑佩佩的演绎下,兼具侠义与俏丽的金燕子反而成为本片亮点。

邵氏公司更趁热打铁于1968推出同名电影《金燕子》,为郑佩佩奠定明星地位。

郑佩佩与邵氏合作的成名历程,恰好反应出香港电影产业蓬勃的重要关键——人口与人才的涌入香港,促进影视产业蓬勃发展。

尽管香港早在1913年,便自制出第一部作品《庄子试妻》,然而直到1920年代太平洋战争之下,大量人口开始涌入香港,带来大批潜在电影观众以及一批原先在上海的电影工作者,才真正为香港影视产业奠定未来享誉国际的资源与基础。

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香港于1960年代发展为工商业大城市,最早由邵醉翁等邵氏家族于上海创办的天一影片公司。

在经营重心从上海、星马转移到香港后,由邵仁枚、邵逸夫重整为邵氏兄弟公司并与国际电影懋业有限公司(电懋),借由导入好莱坞片厂式管理与生产方式,大量生产高品质影片而推动产业成熟发展。

在电影产销环节上,邵氏与电懋奠定统整生产、发行、上映等环节的垂直整合模式——透过自行兴建与收购其他电影院而建立起院线系统,配合以母公司强大资金制作的影片不断供应,使投资拍摄的影片,均能获得一定程度的票房与观众。

制片方面则以大片厂制度,借由拥有固定片场、导演、演员与制作人员,形成了流水作业式生产,加上明星制度的确立,吸引片商投资。在此成熟产业基础下,成为郑佩佩发挥明星特质,走红亚洲市场的重要关键。

到了1993年的《唐伯虎点秋香》,郑佩佩借由华夫人一角再度发光发热,接触到更多年轻粉丝。

此电影制作的高水准,是整个香港电影产业达到高峰的缩影。

而在1970年后,随着邹文怀创立嘉禾影业公司(嘉禾),并导入母公司作为投资者,投资子公司的卫星公司模式和分取利润的外判制度,让更灵活组成的制片形式取代大片厂雇佣制,促进产业更灵活发展。

加上80年代德宝、新艺城等电影公司创立后,使香港本地与海外市场的大量资金开始投入电影市场。

在电影与音乐、电视产业相辅相成之下,香港跃升与韩国、东南亚地区的娱乐业领导者。

而《唐伯虎点秋香》的演员构成、文化融合与票房表现,正是此背景下的代表作之一。

或许有人认为,郑佩佩因为这部喜剧片被多数人铭记,似乎有点可惜。

但我个人却认为这部片是周星驰主导下,给邵氏电影全盛时期的一封情书。

借着翻玩、颠覆过去的经典形象,让郑佩佩在“侠女”核心不变之下,有更宽广的戏路,也在其演艺生涯中发挥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某种意义上,与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不可饶恕》、罗伯特·德尼罗在《老大靠边闪》颠覆既有形象的演出,可相互辉映。

其实郑佩佩曾与商人原文通有一段婚姻,在1970年她事业如日方中之时,宣布息影与对方结婚,年仅24岁的她更是为爱而到美国定居生活。

当时有指原文通是台湾富商,不过当年两人结婚时,原文通仍是留学生,而他的父亲也只是邵氏公司在台湾省的代理商。

人在婚后育有3女1子,但其实郑佩佩是个相当传统的女人,一直都想为独子的原文通生下儿子继后香灯,为此她经历了8次怀孕及4次流产,她曾在访问说过︰当时的女人,都觉得自己是传宗接代的。能为夫家生儿子是很重要的。嫁进原家之后,知道他们家是三代单传,更觉得自己有一种使命感。从结婚那一刻起。我就下定决心,要拿自己的肚子给他们原家播种。

婚后的郑佩佩并没过上悠闲的贵妇生活,照顾家庭之余,还背上管理公司的责任。而当时她创办华语电视台,自掏腰包制作美国华人纪录片,制作、主持,出外景时做司机全都是由她自己一手包办,最后原文通难以忍受她只为理想做节目,两人想法不同而大吵一场。

但很可惜,二人最后是以离婚收场。

婚姻息影的郑佩佩,马上又投身于影坛之中。

2000年《卧虎藏龙》的碧眼狐狸,其阴险、毒辣与坚毅不拔的性格,撑起了电影中江湖的恩怨情仇,她也是贯穿全片、推动剧情的重要角色。

郑佩佩亦在《卧虎藏龙》中展现精彩、功底深厚的武打身段。

这也成为郑佩佩再度成功并走向国际的代表作。

然而在两岸三地合拍片《卧虎藏龙》成功的背后,反映的是香港电影产业自1993年后,台资不堪制作费用的高昂而撤出香港市场后的产业冲击。

加上1997年前后,好莱坞对香港市场的密集宣传与观众培养、香港电影本身创作疲乏、盗版猖獗,以及亚洲金融风暴导致外埠市场缩减等因素,导致香港电影从业人员,试图寻找新市场与更多合作机会的努力。

在《卧虎藏龙》后的20年间,郑佩佩又陆续接演了大量电影与电视剧,尽管这些作品重心已转移到更多后进的年轻演员。后来郑佩佩持续在美国影视发展。

近年最知名的角色的2020年迪士尼《花木兰》真人版电影的媒婆一角。

特殊的妆容高度还原1998年的动画形象,出场时间不多、也没有武打镜头,但依然令观众一眼就难忘。

在2010年《杨门女将之军令如山》之中郑佩佩饰演的佘老太君仍有吃重戏份。

虽然外界对此作品的评价不一,但这部作为合拍片正好反映了香港电影产业的整体战略。

面对2000年后香港电影本身面对产业、资本与卖埠的多重危机之下,由于2003年内地与香港签订了《CEPA》,放宽香港电影进入内地市场配额的影响,使得香港电影一度思考该“西进好莱坞、东征内地市场”的路线之争,最后由内地市场胜出。

在合拍片对于内地演员比例的要求,以及重点市场观众的改变下,香港电影逐渐失去了更明确的城市意象、在地语言与文化以及在地明星与演员,而导致“港片”的流失,也让许多港片不再为影迷所熟悉,因此对于郑佩佩的作品印象,或许很多人都停留在“华夫人”的时代。

在2010年之后,郑佩佩大量接演了内地市场的电视剧,其中也包含几部网络剧,虽然戏份比重不若全盛时期,但郑佩佩的演出就像是重要的调味剂,仍让人眼睛一亮。

出生于内地、发迹于香港、结婚于台湾省、又到美国生活,郑佩佩的人生经历许多异地离散的波折,也是一个历史时代的缩影。

综观郑佩佩的演员生涯,既辉煌璀璨更与香港电影产业紧密相连,从大银幕到串流平台都能发挥其演员魅力,除了缅怀郑佩佩的大量优秀作品,也怀念香港影视产业的黄金岁月。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