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了,也没找什么事干;不久,原先在第一师范教书的杨昌济,在北京大学任教了,写信给毛泽东、蔡和森、肖子升,让他们到北京,考虑到法国留学。毛泽东等人,先步行、接着坐船到武汉,然后乘火车到北京。
毛泽东那次到北京,想着去法国留学,可到了北京,留学要有法文基础,高昂的留学费用,而且坐船到法国,也不是很保险。毛决定不去法国了;而且之前也未到过北京,在北京逛逛也好,如果能找个工作,就更好。毛泽东租住在景山东街三眼井的个简陋破损的房子里,是八个人合租的;挤在一起。
当时的毛泽东,可以说身无分文、衣食无着、又冷又饿。通过杨昌济,在北京大学找了个图书馆助理管理员的工作;对于个大学毕业生来说,那算不得工作。北大的教师学生不屑和毛泽东说话;像胡适,毛泽东有次在个讲座活动听讲,向胡适提了个问题,胡适问知毛泽东是个助理管理员,不是北大学生、教师,就傲慢的拒绝回答。还有像些北大学生,如张国焘;张国焘当时在北大读书,又是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到图书馆时,毛泽东和张国焘搭讪说话,张国焘高傲的敷衍。毛泽东只是读些书,整理书籍,打扫卫生。
毛泽东与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又重逢了,爱情的星星之火,终于燎原。经过接触和言语,确定了感情关系。之前,杨开慧随父亲杨昌济到了北京,毛泽东到北京后,与杨开慧有了进一步的交往。估计杨开慧的父母也赞同,毛泽东走着每个年轻人必走的人生道路。
为了抵御北京的严寒,八个人合买了一件大衣;毛泽东也初步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在次聚会上,毛泽东说,可以为他们洗衣服;有位说,洗吧;毛泽东就给洗了衣服,得到点洗衣钱。1919年春天,毛泽东离开了北京。毛泽东去了曲阜孔庙,游览了番;坐火车去了徐州,又到了上海;拜见了陈独秀,只是说了说话,并没有讨论实质问题。1919年4月,毛泽东回到长沙。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附属小学当教师,可能是找了以前第一师范教过毛的教师。新文化运动、新思潮也波及到了长沙;可以说,毛泽东领导了湖南的新文化运动。1919年秋天开始,毛泽东成了湖南的先锋领导人物,主要反对湖南军阀张敬尧。组建了湖南学生联合会;长沙爆发学生运动,有学生剁掉手指,抗议张敬尧;有女学生到省政府,要求改善妇女权利;提出“抵制日货”,学生们到店铺,查日货,要求店主销毁日货;......毛泽东创办了份刊物:《湘江评论》。报纸办的很好,第一期就售出两千份;之后扩大到五千份。毛泽东自己既是作者也是编辑、主笔。而且引起北京李大钊、胡适的注意,对《湘江评论》很赞扬。毛泽东很忙,写稿是在夜晚,暑气熏蒸、蚊子叮咬。写好稿子,自己编辑、自己排版、校对,有的时候自己拿着去街上叫卖。主要传播新文化新思想,也宣传过马克思主义。张敬尧出动军队查封了《湘江评论》,只出了五期;湖南学生联合会也被取缔。《新湖南》杂志邀请毛泽东做编辑,但不久也被查封了。《大公报》邀请毛泽东写稿,类似特约撰稿人。毛泽东写了许多新文章,在《毛泽东早期文稿》有收录。1919年12月,张敬尧派军队驱散在教育广场焚烧日货的群众;毛泽东写了份推翻亲日派张敬尧屠夫的宣言,一万三千多人签了字。张敬尧在群众学生运动下,焦头烂额;开始逮捕领头人,毛泽东为了躲避张敬尧的抓捕,离开长沙,到了北京。同时,新民学会也派遣毛泽东到北京请愿,是一百多人的请愿团;毛泽东是团长。请愿团和湖南会馆的千数人,进行请愿活动;但收效不大,北京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湖南的请愿,不大感兴趣。毛泽东租住在故宫附近的福佑寺;进行阅读写作请愿活动。毛泽东的北京之行,最大的收获是杨开慧;用现在的话说,同居了,也算成婚了;在当时,那样的婚姻方式,是很时髦新潮的。毛泽东正式、更大规模接触了马克思主义,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列著作。毛泽东和人谈论起共产主义,就像那个人说的“搞共产,好是好,但要好多人掉脑袋。”是的,之后的中国共产革命,被杀了多少人;建国后,活着的那些人,是有幸活下来的幸存者;对牺牲的革命者,给了他们“烈士”称号,但归根结底,他们被杀了,有被政府杀的,有被自己人肃反杀的。也许说,他们为革命牺牲、为人民牺牲、为社会主义牺牲,死得其所;可对于现在中国的社会状况,他们真的“死得其所”吗?甚至可以说,烈士们白牺牲了。他们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是官员吃喝玩乐、贪污腐败;还有叫嚷土地私有化的。1920年起,毛泽东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了,开始了共产革命,信仰共产主义、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但具体的实际道路和需要做什么,并不明确。杨开慧在她父亲去世后,和母亲回到长沙。毛泽东也想回长沙,可湖南政局混乱,军阀张敬尧还在位。毛泽东卖了过冬的棉大衣,到上海,和陈独秀谈谈马克思主义。可陈独秀很忙,也无暇和毛泽东说更多。毛泽东在上海的一家洗衣店打工,负责烫洗衣服、送衣服;一个月十二块大洋,可送衣服的车费就需八块大洋。那段打工生涯,真正让毛泽东懂得了什么是“无产阶级”,与工人的艰辛。而且,毛泽东还受了些欺负;这也就是,为什么毛泽东后来很少对上海露出笑容。到1920年,湖南内战,张敬尧兵败下台,比较开明的谭延闿上台,湖南风气局面有所改善;毛泽东回到湖南。第一师范的校长,聘任毛泽东为附属小学的主事,即校长。
杨昌济去世后,杨开慧母女成了孤儿寡母,只好找个女婿了。之前,毛泽东和杨开慧有书信往来;杨开慧和母亲已回到长沙。毛泽东和杨开慧结了婚,估计毛泽东的父母也到长沙,见了见杨开慧。毛泽东和杨开慧住在长沙的所大房子里,也可称为豪宅;生活是平静而幸福的。1922年10月24日,毛岸英出生;起初叫毛永福,后叫远仁,字岸英,以后就叫毛岸英了。1923年11月23日,毛岸青出生,先叫毛永寿、毛远义,后来去苏联时,康生给改名为毛岸青。1927年2月,毛岸龙出生。毛泽东还开了家书店,卖的主要是新派书籍;既为赚点钱,也为传播新文化;文化书店的牌匾是请湖南督军、大书法家谭延闿题写的。在附近城市开了七家分店;出售像《社会主义史》、《马克思<资本论>入门》、《新俄国之研究》,杂志如《新青年》、《新教育》、《劳动界》等。毛泽东还办了个弾棉花作坊,但生意不太好。毛泽东已过的很好了,然而前面斗争的漩涡等着他。
毛泽东办了个青年图书馆,重建了湖南学生联合会,成立了“教育促进会”;同时为《通俗报》撰文,何叔衡任主编。毛泽东与何叔衡一起成立俄罗斯研究会,共产国际通过上海方面,给毛泽东发来建议,成立组成“共产主义小组”。毛泽东还组织了共产党外围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5月,《通俗报》的左派激进分子何叔衡等人,被统统解雇;毛泽东聘任他们为修业小学教师。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在1920年生病去世,经营的产业由毛泽东继承了。毛泽东安排二弟毛泽民到第一师范读书,三弟毛泽潭在所中学读书,妹妹毛泽建在衡阳的所师范学校读书。他们都参加了共产党组织。那时毛泽东的区域思想还不是后来的大一统,主张湖南高度自治,他后来放弃了这一错误思想。毛泽东的好友和同学肖子升从法国回来了;二人彻夜长谈,可他们都伤心落泪;他们的友谊出了问题,原因是政治观点的不同:毛泽东主张走苏联的道路、模式;肖子升更强调人权与民主。可以说,毛泽东从那时起,已决定联络群众、建立组织,走苏俄的道路:武装斗争,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