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00这一代年轻人,可能对李敖这个人了解不多,只偶尔在刷视频时,会看到关于他犀利“辩论”的剪辑画面。
例如1999年,李敖参加吴宗宪的一档节目时,他坐在舞台正中间,接受现场居心叵测台湾青年的提问,并将他们怼的心服口服,一些令人深感“舒服”的对话整理如下...
女学生:“为什么不能“两国两制”?”
李敖:“两国两制”你也要经过中国大陆的同意!”
女学生:“为什么要经过对方的同意?”
李敖:“因为国家很重要,中国古代四川的夜郎国名声很大不需要别人承认,可现在想成为一个国家需要别人承认,台湾进不去联合国得不到承认,也没有大国承认我们...”
女学生:“那现在有公投的方式,我们可以自己承认自己!”
李敖:“那好极了,大陆13亿人口也“公投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架,大陆一天生出来5万多人,台湾跟大陆打架,1个人打大陆60个你打吗?”
女学生:“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自决?”
李敖:“真的很可笑,你想自决也得有人承认你,没有人承认,你能怎么样...”
李敖在台湾是个出了名的“红”色人物,一直公开支持“一国两制”,并主张两岸统一,辣舌毒评,让“台湾分裂分子”都敬让三分。
在李敖眼中,海峡两岸能入他眼的文人学者政客不多,唯有毛主席例外。
李敖精通《毛选》《邓选》《列选》,对共产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曾说:“只有毛主席值得我喊万岁,其他人都不配”。
那么台湾这样一座远离大陆的小岛是如何孕育出李敖这颗闪耀“红星”的?他又为何如此敬重毛主席?
深居绿营却住有一颗红色的心李敖作为台湾的著名作家和历史学家,却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根据记载,李敖生于1935年的哈尔滨,那时东三省已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周遭都集满了恐怖的阴云。
李敖的父母都是有志气有文化的爱国人士,特别是李敖的父亲李鼎彝,曾是北京大学国文系的高材生。
不仅在吉林省立小学、大学教过书,还在东北、北京,参加过抗敌理事会,担任过太原禁烟局长。
可见李敖的爱国情怀和历史文学素养,都是受到家庭环境影响,而长年累积出来的结果。
但凡是在中国大陆生活过的老一辈,只要见识过日本人的残暴和战争的恐怖,都会懂得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有多幸福,发展得有多快。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李敖一家常年在北京和东北两地生活,内战结束之后,又南下前往上海。
直到1949年之后,李敖一家前往台湾,其间一直跟我党地下成员严侨秘密往来。
大约在李敖读高三之际,严侨同志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关在火烧岛,李敖随即休学在家自研,并帮助老师严侨照顾家人。
后来,李敖通过胡适得知严侨被释放,又继续跟严侨保持往来,李敖对于台当局的态度,“岛内”尽人皆知。
但由于那个年代的台湾人,有着很浓烈的国家情怀,始终梦想着回到大陆,遂像李敖这种向往祖国大陆的人,并没有现在这般遭受排挤。
青年时期的李敖头脑聪明,不拘一格,对哪个专业不懂或是感兴趣,就自学报考,考上了不合适就立即退学再修再考。
上世纪60年代,李敖两次进出“台大”,就因为对法律系抱有很大的希望,考上之后发现不是那回事,最终又选择了历史系。
快毕业的时候,李敖开始向报社发刊文,或写一些名人著作观感,或抨击国民党,还为此两度入狱。
如果以为李敖进了监狱就“老实”了,那就小看李敖了,他不仅在监狱里保持每个月出一版《李敖千秋评论丛书》,抨击台湾省的司法、冤假错案等等,还因个人影响力引发了少年监狱大暴动。
李敖就是这般桀骜不驯,他这一生斗国民党、抨击民进党,挑起中西文化争论。
李敖当过大学教授,也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1970-1982年间,还因自身争议先后坐过10年的牢。
台当局不准李敖离开台湾,更不准其踏上中国大陆的故土,李敖就利用书籍和历史,跟大陆的出版社接洽售书,间接地跟中国大陆保持联系。
不知不觉中,半个世纪过去了,直到李敖被囚在台湾50年整,世界进入21世纪新纪元,他有了自由之后,却不再想折腾了。
1999年李敖说:50年了,我可以走了,但我不想走,因为“重温旧梦就是破坏旧梦”。
意思是,他向往回归故土,可他害怕那种恍如隔世,物是人非的感觉,那样会冲击李敖的心灵,破坏他对大陆曾经留下的美好情怀与旧梦。
2005年,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李敖终于放下了57年的执念,开启了他的“神州文化”之旅。
期间他登上了天安门,参观了故宫,在北京大学演讲,跟老同学举行了见面会。
紧接着又前往上海,参观了外滩,在复旦大学做了演讲,看到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还回到了1949年他曾就读过的小学。
最后一站,李敖去了香港,看到香港高度自治,人民生活富足,李敖打心眼里消除了几十年来不敢触碰的“旧梦”。
他在无法抵达大陆之前,就坚持两岸实行“一国两制”,如今重归故土之后,李敖渴望两岸统一之激情便愈加强烈。
可惜的是,时间拖得太久了,现在主持台湾“政野”的,已经是野心勃勃的一群人。
李敖空有一番促统的热情,却无法左右日进膨胀的岛内势力,只能寄希望于中国大陆。
若问李敖此行收获最多的是什么,大抵就是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大陆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若要问李敖最失望的是什么,大抵是现在的北京让他感觉“处处设防”,远比不上他幼年读书时富有人情味。
诚然,这些话也只有李敖才能说得出口,毕竟他是经历过美式“自由民主”洗礼的人。
他要求中国大陆存在不同思想的人和声音,这个出发点是好的,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但就美国不遗余力地远程培养“电子宠物”,安插间谍,在中国网络带节奏、分裂中国社会和政府关系,打击中国民众自信,传播负能量的操作来看。
这种“水浅王八多”、“多几只王八也无害”的言论,已经变成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一把利剑,不防范是万万不能的。
不同时期,也要辩证看待李敖的言论,在台湾他抨击“台湾分裂分子”毫不手软,在大陆他指出弊端也毫不含糊。
但李敖对于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肯定的,也否认了中国共产党不让人说话的言论,因为他熟读毛主席作品及话本,但凡他能说得出口的,都能从毛主席的言论中找到答案。
李敖只对毛主席说“万岁”2005年9月21日,李敖在北京大学演讲,届时中共台办部、北大党委等都来人到场“观摩”。
李敖果然不出所料语出惊人,上来就将当时正在任的台湾国民党主席批评了一番。
紧接着李敖又调侃几句,称别人都讲他敢骂国民党,敢骂民进党,敢骂美国和日本,而到了中国大陆,大家都很“幸灾乐祸”想看他怎么说共产党。
在批判、夸赞、谈论自由主义之后,李敖要谈的重点来了,现场的学者们也都竖起来耳朵。
李敖道:“有人不是说共产党不让别人讲话吗?我这里有一本书可以反驳”。
紧接着李敖就拿出了一本《毛泽东文集》,并翻到了1962年,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认为老虎屁股摸不得,既怕担责任又怕负责任,这是错误的行为,有错必须自我反省”。
“你自己都不寻求心灵上的开放,又如何追求真正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是给是需要有很高的文化水平的...”
乍一听,几十年前的大陆,在老一辈革命家去世之后,社会上似乎少了许多不同的声音。
但事实上,是近年来不断努力搞发展的个人和政体体,过度精神紧绷,导致语言环境变得严肃。
其实作为一名从烟火里走出的普通民众,最知道什么是“自由”,也从未因为说过什么有悖人伦的话而受过任何处罚。
只不过人民的心中都有一条原则和底线,不认为侮辱国家、人民子弟兵、为侵略者粉饰就是“言论自由”。
更不希望黄赌毒、一百多种性别的“自由思想”,让孩子将穿防弹衣当做生活日常的言论当做“解放心灵”。
这世上不存在一个百分百的政党机构,也不可能百分百地受到人们追捧,但只要它能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给国民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它就是优秀的。
中国人民有权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不过什么样的生活,有权追求自己热爱的政党、团体和个人,这也是自由。
话罢,李敖又接着读《毛主席文集》,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共产党是在历史上诞生的,但凡在历史上诞生的最终都会在历史上消灭.”
这里智者读的是哲学,愚者读的是“幸灾乐祸”。
在毛主席看来,任何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力挽狂澜的个人和政党,都肩负着一定的历史使命,他们创造历史也会改写历史。
现在中国共产党正在为中国书写全新的历史,并带领中国人民站在时代浪潮的最顶尖。
我们要拥抱这支政党,并躺在他坚实的怀抱中,一起走向更长久的未来,至于千年万年以后的事,交给后来人考量罢。
紧接着李敖又列举,毛主席跟北大校长马寅初,谈论“人口政策问题”。
当时毛主席评价北大:“水浅王八多,但多几只王八也没什么,能鞭策我们前进...”
李敖称,污蔑共产党不允许人们讲话的,是错误的,只是一些党员将毛主席的话过分的紧缩了,才造成了不敢说、怕说错的现象。
紧接着李敖又翻到下一页道:“毛主席又说了,那些骂我们的,我们就要给他养起来,骂对我们接受,骂的不对我们反驳...”
现实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正在重拾过去的自信,以前网络不发达时,吐槽的声音听不见,如今处处有声音,处处有媒体,来之则面对之,这是个极好的现象。
说起来我们的党也经历了百年洗礼,是跟人民群众一起成长起来的,党在建设国家时会走弯路,会遇到阻碍,人民在生活过程中也会遇到迷茫和挫折,党和人民是相辅相成的。
李敖曾经公开高喊:“毛主席万岁”,而其他人都不配,但从李敖研究毛泽东文选、思想、诗词,处处引用毛主席的语录来看。
他对毛主席能够影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大陆人民,是十分庆幸的。
而李敖又说了:“希望共产党能存在1000年,因为这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党,人民需要他来做事”。
可见李敖已经将国家的发展,和人类生存“指南”结合在一起了,放眼世界,能将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的,除了我党也别无其他了。
很多人支持李敖的部分言论,即“毛主席万岁”,因为现在、未来,恐不会再出现第二个像毛主席这种,能在绝境之地指挥工农红军打出“四渡赤水”,一个世纪之后依旧是人民精神等灯塔的领袖了。
来源:历史有点冷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