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儒家文化的奠基人,孔子在中国千百年文化历史长河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学者。“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足以体现世人对孔子极高的推崇。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中国人便将儒家思想摆在了相当高的位置。孔子思想受历代推崇,也未因王朝更迭而受到打击。
自宋仁宗至和二年,也就是1055年,孔子的第四十六代嫡长孙受封为第一代“衍圣公”,便开启了孔子嫡传后代沿袭“衍圣公”爵位的传统。
然而,随着封建社会的结束,“衍圣公”的爵位最终在孔德成身上划上了句号。
上世纪90年代,孔氏家族重新着手修订家谱。最终定稿的《孔子世家谱》被誉为世界最长家谱,并纳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如今,孔子之后,孔家已经经历83代,出过许多名人政客,而当前辈分最小的,则是现居辽宁的90后女孩孔念莹。
海内外寻亲孔子家族繁衍了数千年,其后裔散落在在全世界各地。而对孔子家族来说,修订一本家族谱无疑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
从明代开始,孔子家谱便形成了每三十年一小修,每六十年一大修的传统。也是从那时候起,孔子的家谱被正式命名为《孔子世家谱》。
但实际上,因为战乱等原因,孔子家谱很难坚持这样的修订频率。据已有资料记载,封建社会留有记录的三次大修分别在明朝天启年间,清朝的康熙年间和乾隆年间。
1930年,《孔子世家谱》也曾进行过一次重修。当时收录了海内外孔子的后裔达56万人,也是孔子家族传承至今的一大盛事,这个家谱也被称为“民国谱”。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孔子的第77代嫡孙,也就是最后一任“衍圣公”孔德成离开大陆,以至于无人主持孔氏家谱的修订工作。
直到1996年,即距离“民国谱”修订已经超过六十年之后,孔德墉,也就是孔德成的堂弟,提出了大修家谱的设想。
当然,他也并不是说说而已。
首先,孔德墉赴台得到了孔德成的授权,后成立了专门工作协会,紧锣密鼓地着手孔子世家谱》的续修工作。
协会通过开宗亲大会,以及登广告等方式传播孔氏家谱重修的消息,动员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孔氏后裔前来“寻根”。
为了方便联系,协会在世界各地成立了超过450个大大小小的修订机构。
当然,不是姓“孔”就能载入孔氏家谱。修订工作的核实也非常的细致。
前来登记的孔氏后人均须完整填写自曾祖辈起的详细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一一的核对确认。同时,他们还根据孔氏各字辈,包括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等进行整理、核实,并排序。
最终,新续修的《孔子世家谱》寻回了孔子后裔达180万名,均悉数纳入家谱。该版家谱最终收录人数甚至超过民国时期孔氏家谱人数的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多家谱的收录中,女性后裔往往不纳入其中。曾经的孔氏家谱也不例外。
但是,现代社会强调男女平等。此次孔氏家谱的修订,无论男女,只要被认定为孔氏后人,均收录到《孔子世家谱》。并且,女性与男性一样以大字标注,其配偶则以小字标注,跟随其后。其子女但凡随孔姓者,也可一并列入家谱。
2009年,也就是孔子诞辰2560周年之际,《孔氏世家谱》的修订稿正式完稿。
最后一任“衍圣公”自宋仁宗时期始,朝廷就授予孔子后人以“衍圣公”的封号,并一直延续到了北洋时期。
在北洋时期,孔德成那是不过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却因其是第76代嫡系长孙,袭承其父孔令贻的“衍圣公”爵位。
从小熟读儒家经典,成长于山东曲阜孔府大院的孔德成,不仅承袭了孔圣人的血脉,也传承了几千年的儒家文明,确实配得上“衍圣公”的头衔。
只是,当时已经彻底废除封建制度,原本的世袭爵位也就显得不合时宜。1935年,“衍圣公”的名称改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
虽然称呼变了,但是“世袭”不变,曲阜的孔府也一切如常,而他们的任务依然是祭祀孔子以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只是,孔德成被历史的洪流中成为了末代“衍圣公”。
为了巩固政权,当时的老蒋不仅致力于军事上的准备,更是十分仰仗文化和宗教的力量。基于对孔氏后裔号召力的重视,他对孔德成相当器重。1948年,孔德成得以赴美留学,并负责在海外向华人传播中国儒学文化。
后来,为了凝聚民心,增强反攻的合法性和精神理想,他提出带领象征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物前往台湾。孔德成就是其中的关键人物。
而刚刚留美归来,未到而立之年的孔德成,为报“知遇之恩”,加上对那时政策情况的不了解,选择了与老蒋远赴台湾。
只是,去台后,尽管孔德成先后担任过“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国大代表”、台北故宫博物院终身院长等虚职,但在他几乎不参与政事,将全副心思投入到传统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上。
凭借着家学渊源,他曾先后台湾大学及辅仁大学等知名学府讲授文化课程,内容涉及“三礼”“金文”“殷周青铜彝器”等的研究,并长期担任了台湾大学中文系教授,培养了一批批知名学者。
孔德成一生都专注于传播中国儒家文明,以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为己任。他曾在台湾地区发起联名倡议,要求设立“中华文化复兴节”的倡议,宣扬孔子学说,推动传统文化复兴。
正是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台湾还将“孔子诞辰日”定为教师节。
当然,他也一直心系祖国,尤其挂念着老家曲阜的孔府,思念着胞姐。昔日一别,以为只是暂别,怎知一晃眼四十年过去了,他们才得以在异国他乡再次重逢。
在日本见过姐姐后,孔德成也了解到了祖国的情况,从此他和姐姐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
孔德成在2008年去世。
而在他临终前,也听说了《孔子世家谱》即将定稿的消息,也算得上不留遗憾。
留在大陆的孔子嫡系孔德懋2021年11月15日,初冬的北京传来一则噩耗。
孔子家族的第七十七代嫡系孙女孔德懋女士,结束了自己104年风雨沧桑而又多姿多彩的一生。全世界关注孔子文化的人得知了她的离世,均感悲痛不已。
孔德懋,1917年生于山东曲阜孔府,自幼父母双亡,便与姐姐德齐、弟弟德成三人,在孔府相依为命。
在许多人的认知里,以孔子文化的地位,孔氏后人应该都是养尊处优,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然而,他们三姐弟虽然比起其他同龄人,拥有更好的教育机会和资源,但是生活上却十分清苦。
经孔德懋自己回忆,家里的大型祭祀活动极尽排场,但是日常生活却奉行节俭。
日常的饭桌上,不过是煎饼、糊糊粥、地瓜和咸菜。她和姐姐每天也只能穿着单调的蓝布大褂,就连闺房里的门帘、桌布都是单调的蓝黑色系。
那些漂亮的衣服仅仅在重大节日时才能拿出来穿。
17岁那年,孔德懋嫁做人妇。原以为从此走出封闭的大院,却因为丈夫周身恶习,不学无术,让她沦落成底层夫人,靠给窑工洗衣服卫生。
1934年移居北京。她曾先后担任过第六届、七届、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并成为中国唯一一位终身制的政协委员。
她还曾作为特邀嘉宾,参加了35周年国庆大典;作为我国的正式代表,参加了1995年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她一生致力于传播孔文化,日常与中外学者一同研讨、交流孔子学术。她还曾多次受邀,赴日韩等国访问,参加国际儒学研讨会。
也正是在其中一次的访日活动中,她与弟弟孔德成实现了阔别40年后的首次相见。
她长期从事海峡两岸三通,致力于我国对外友好文化交流工作。直到去世之前,她还现任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等职务,为推广孔子文化和加强两岸交流而呕心沥血。
她的后半生,还不遗余力地投身慈善公益事业。
除了宣扬儒家文化,孔德懋也不曾彰显自己的身份以谋取个人利益。
晚年,她住在位于北京甘家口的单位宿舍楼,一间不足七十平米的小屋内,过着简朴平淡的生活。
小屋最显眼的,莫过于客厅主墙上挂着的两张合影。
一张是她和弟弟孔德成在日本重逢时拍摄的合影;
一张是她和弟弟、弟媳,在台湾所拍的合影。
照片的两侧,则是其弟亲手书写并赠予她的对联。
小小的客厅中,满满地承载着姐弟之间的情谊和思念。
当然,孔德懋留给世人最深的印象,还是她的文化素养,以及在深厚家学渊源中涵养起来的温润如玉的品德。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孔德懋也会经常回到曲阜,走访承载成满满回忆的孔府、孔庙、孔林。许多曲阜当地人也对她非常熟悉。她的离世也让这些故乡的朋友们万分悲痛。
如今,曲阜孔府作为重点文物单位,已完成修缮工作,接待着来自全世界的游客。
孔氏家族新一代宗主孔垂长也已挑起文化传承的大量,孔德懋日夜牵挂的孔子文化传承事宜也一直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相信她九泉之下也能够安心了。
孔子在中国文化上的巨大存在,奠定了两千余年中国文化的基石,而在曲阜,孔子的“文化存在”更变成了集中的物质形态的存在方式。
这种物质的文化存在形态,最突出的就是孔庙、孔府和孔林。
曲阜孔庙堪称古代封建王朝祭祀孔子最大的“文化道场”,与北京故宫、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三大古建筑。
众所周知,故宫和避暑山庄都归属皇家所有,而孔庙却是属于素人的。而在这座拥有千年文化沉淀的庙宇中,无处不彰显着千百年来,世人对于孔子的崇拜。
“德冠古今”“道侔天地”“生民未有”这样饱含赞誉的牌匾,怕是连许多王侯将相都不曾享有。
从封建时代起,每年农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个丁日都是祭拜孔子的日子,俗称丁祭,孔庙会举行盛大的祭奠仪式。
至今,在许多重要的日子,孔庙也都会举行庄严的礼仪活动来纪念孔子,这俨然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为孔子嫡亲血脉的孔垂长,目前担任至圣孔子基金会会长,在2021年时,联合了台北孔庙和台大中文系,参照了传统孔庙的典礼模式,结合现代需求,打造了一套更为简洁,却不失肃穆的丁祭典礼。
2021年农历二月,首次仲春丁祭暨团拜仪式就在台湾举办,该仪式得到了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基金会也致力于打造“孔子学堂”,不断探索孔子教育理念与现代教学的融合发展之路。
2023年以来,海峡两岸孔子文化春会也已经连续两届,在孔子的家乡曲阜举行。这些大型的文化活动不仅仅是为了祭奠先贤,更是将无形的精神纽带化为有形,拉近了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
延续千年,孔子的思想文化至今仍然是我们不必可少的精神食粮。我们虽然没有背负着传承与发扬的义务,但是却同样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份文化瑰宝延绵下去,更加长久地融入到我们的生活态度中。
世修降表衍圣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