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并非曹操父子,而是最强毒士贾诩!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08-20 11:23:02

谁是毁灭汉室的元凶?

看到这个耸动的标题,我想大家心中会很快地闪过几个人名。

对三国有点概念的朋友可能会直觉性地回答:“曹操!”。

而再深入研究一点的朋友,可能会准确地回答出:“不是,是曹丕篡了汉室!”

而精通三国、涉猎更多的朋友可能会回答得更细微:“宦官和外戚内斗严重、董卓引兵进京废立少帝,诸侯逐鹿中原而天下大乱,汉室倾颓而造成天下三分,这些都是造成汉室覆亡的原因,才会有之后曹魏拥兵自立,曹丕篡汉之举!”

这些回答都很棒,但不会是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重点,今天的文章是要介绍一位小弟一向十分欣赏的“谋士”。

许多人在提到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时,通常都会马上回答在游戏中智力直逼诸葛亮和司马懿,但却英年早逝的郭嘉,毕竟连曹操都在赤壁之战之后说了:“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连曹操都用这种话来替郭嘉打广告拉票,因此很多人认为郭嘉的早夭甚至改变了三国历史,让刘备、孙权两个政权得以“苟延残喘”多年。

历史不容假设,但我个人仍对这样的说法存疑,因为以曹操本身的韬略和手下一票优秀的虎将谋士,如真能那么轻易算计刘备和孙权这两个英雄人物,那早就完成大业了,更何况郭嘉的才智是否真的在曹营排在首位,我是持保留态度的。

至少本文所要介绍的角色,我认为其才智和韬略才是真正的“曹营之首”,其诡诈多计决不在任何人物之下。

他就贾诩。

演义虽然过于吹捧蜀汉阵营、极力地贬抑曹操的功绩,但其实罗贯中对于曹营手下的良将谋士还算“手下留情”,他们重要人物的生平并未篡改过多,反而保留许多史书上的原汁原味,但苦于一般观众还是比较偏好“蜀汉控”,因此书中对曹营诸将的篇幅描写并不算多,有的甚至会草草带过。

三国的人物之所以奇、之所以令人神往,都在一个“全才”之上,你会发现在那个时代能扬名天下的人物,多是有勇有谋,勇冠三军的虎将若没有行军的谋算机变,则终究只能流于许褚、典韦等护卫队之流,而算无遗策的谋士若没有行军打仗的本领,也容易被归类为众多文官之一,难以成为出类拔萃之者。

是故,我们在认识三国人物时,常会发现许多谋士有很重的江湖味,而武将却又足智多谋,贾诩就是一个“武夫气”、“流氓气”极重的谋士,但他又神机妙算,是很有吸引力的一个人物!

贾诩,字文和,他在正史《三国志‧魏书》中的地位相当高,和曹魏重臣荀彧、荀攸叔侄并为一传,文列魏国众文臣之首,紧接在诸夏侯、诸曹列传之后。

贾诩的故事相当传奇,虽然普世皆认为他应该为文官之列,但其实由于他出身西凉之地,沾染当地豪迈放浪之气,行事大胆而且作风强硬,常常献上危险性很高、但若成功收获必极丰的谋略,这完全颠覆一般人对谋士文人那种弱不禁风又文绉绉的形象。

贾诩是武威姑臧人,姑臧是匈奴语,此地在古代是凉州的州治,所以贾诩身上的西凉印记是最难洗掉的。

《三国志‧魏书‧荀彧荀攸贾诩传》中记载贾诩:“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谓诩有良、平之奇。”,这段话是说他年少的时候故乡没有什么人注意到这个读书人,唯独汉阳的阎忠对他另眼看待,认为这个年轻书生不简单,有汉初时代的张良、陈平之“奇”,这个“奇”是指贾诩有张良、陈平这两位汉初优秀谋士的韬略,而且好行奇计,而贾诩的“奇”,在一件事情中立刻展现。

最初贾诩是在汉朝只当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官,但很显然他对大势倾颓难挽救的汉王朝没有什么兴趣,干没多久他就决定装病去职,准备返乡去另做打算。

当时的凉州地处汉朝边疆,而且正逢朝廷力量衰败、地方秩序失控的时代,时常会有边境部族和土匪强豪出现在乡里之间,因此就在贾诩返家的途中,他就遇上了一点小麻烦。

他向西走到汧地时,正好遇上反叛汉朝的氐族士兵,和他同行的数十个人都被叛军抓了起来。

而就在此时,心有奇计的贾诩完全不慌乱,竟然还不慌不忙地对这些叛军说:“我乃段公的外孙是也,你们千万别活埋我,日后太尉一定会用丰厚的赎金来向你们赎取我。”

而这“段公”是何人也?

当时的汉朝太尉段熲,是久经沙场并且威震西凉的边疆大将,在凉州当地威名远播,贾诩故意假冒为他的亲戚,因此让氐族叛军不敢轻易对他加害,甚至还和他称兄道弟的热络起来,甚至送他离开,而其他同时被捉的数十人则全部惨遭活埋,从这段故事就可以看出贾诩的脑袋灵活,而像这样的“奇计”在他的一生中并不少见。

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历史学到几件事,首先就是当你想要转换工作跑道时,最好还是确定一下跳槽的过程中不会遇上什么人事上的麻烦,别看另一家公司明明水深火热你还硬要往里面跳。

其次就是当你不幸遇上匪徒挟持时,就算你想乱攀关系吓退对方,也千万不要搬个没有实力的靠山出来,贾诩遇上危险时,他可没乱喊说他是当朝皇帝的亲戚,人家歹徒才不甩你什么皇帝不皇帝,先埋了再说,对付“武力派”的人就是要搬个“更武力派”的人出来威赫,说个威震西疆、武力雄厚的太尉出来,就由不得你乱来了!

而贾诩后来在董卓麾下打工,贾诩在董卓集团干得不错,不过好景不长,董卓被他的义子吕布所杀,手下大将李傕、郭汜生怕被清算,都想逃亡,贾诩却及时劝谏:“如果现在逃走的话,只需要一个小小亭长就能将我们一网打尽,我们应该回军攻打首都长安。”李傕、郭汜两人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带军回攻长安,果然大破吕布,掌握了朝政大权。连天子汉献帝都在他们手中,贾诩也因此深受重用。

稀客李傕、郭汜两人都是没什么脑子的纯粹武夫,起初合作非常愉快,但随着权力的争夺,两人的隔阂越来越明显,最终冲突一发不可收拾,贾诩又出来痛骂两人:“看看你们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李傕、郭汜这次把贾诩的话当耳边风,心灰意冷的贾诩决定帮助汉献帝刘协与其他大臣逃离两人的魔掌。

汉献帝希望返回汉朝的旧都洛阳,在贴身武将段煨等人护送下返京。贾诩认为段煨与他是同乡,或许是值得跟随的老板,而段煨也对贾诩的智谋能力赞誉有加。然而,生性多疑的段煨渐渐就故态复萌,生怕能干的贾诩会取代他的地位,想趁机会加害他,不料诡计早就被贾诩识破,但贾诩并没有因此跟老板反目,反而选择好聚好散,自己捆包袱离开。

贾诩接下来投靠割据南阳的张绣,成为其身边的重要谋士,他不仅帮张绣制定了发展方略,还在战争中屡献妙计。贾诩先劝说张绣与南边的刘表结盟,一起对付崛起的曹操,还在“宛城之战”设下计谋,成功击杀了曹操手下大将典韦,以及曹操的长子曹昂,贾诩的谋略可谓刀刀见骨,让当时的曹操又敬又害。

虽然贾诩与张绣重挫了曹操的势力,但他们仍挡不住一代枭雄的崛起,北方已成曹操、袁绍两强争霸的局面。公元200年,曹操、袁绍间的大决战“官渡之战”已是箭在弦上,贾诩认为曹操“挟天子”有合法性,推测曹操日后必定会战胜袁绍统一北方,于是劝说张绣投靠曹操,张绣担心过去曾杀害过曹操的儿子以及大将,担心会被曹操所害,但贾诩认为曹操并非心胸狭隘之辈。

果然,贾诩的预测又料中了,曹操不计前嫌收留了两人,最终还以寡击众大败袁绍,一统北方,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

投靠曹操后的贾诩随着曹操征讨西凉的马超、韩遂,远道而来的曹军起初被勇猛善战的西凉军打得落荒而逃,不过善于出奇计的贾诩很快就向曹操献出了“离间计”,这出离间计让马超、韩遂两人起了内讧,最终惨遭曹军打败,贾诩为曹操立下大功。

晚年的贾诩更劝说曹操不要学袁绍、刘表“废长立幼”,应该按照传统选择长子曹丕继承大业,避免夺嫡内乱。

曹操听完觉得有理,最后立曹丕为继承人。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刘协退位,开创魏国,曹丕登基后为了报答当年贾诩帮他确定继承人地位,册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贾诩的两个儿子也加官进爵,享尽富贵。

纵观贾诩一生,你就可以看出汉室的覆灭,完全是他一手导致的,他就是毁灭汉室的元凶。你可以说他不够忠诚,但他凭借着过人的智谋与胆识,得以在乱世中生存,更“慧眼识英雄”投靠曹操建立霸业,可见他不凡的智慧。贾诩也知道曹操可能会心生猜忌,因此他一生严于律己、不攀亲带故,最终这位最强毒士位极人臣,得以善终。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