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孩子打开她们的妆台,那上面总是有一面镜子。镜子,自古以来便是女性妆容的必备之物,那如水般的明亮镜面,映照出她们青春的容颜。远古时期,先民们用自然界的水映照。而后于陶鉴中盛水映照,甲骨文中“监”字的写法,就是以器皿盛水而人观照于水。又因受到铜制工具光洁表面成像的启发,发明了铜镜。但是您可知道我国第一面镜子的故事吗?
时间来到1924年,在初夏的一天。西北黄土高原的某个村庄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这个人有着高大的身材的西洋人。他名叫安特生,是一位瑞典考古学家。
他的目的是寻找中国古代文明的蛛丝马迹。他感觉到了这片土地下隐藏着某种未知的历史。当不断挖掘下去时,渐渐地,一些红色的碎陶片被挖了出来。这块红陶片似乎是古代文明的遗物,它的形状和纹路都透露出深厚的历史底蕴。他明白,这些碎陶片代表着这片土地下埋藏着一个重要的考古发现。
安特生的考古挖掘工作持续了数周。每天都有新的发现,安特生挖掘出了更多的红陶片。几个月后,挖掘工作结束了。这些发现为研究西北黄土高原的人类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安特生也因此成为了考古界的明星。而那个曾经吸引安特生的洮河大拐弯处的村庄,名为齐家坪,后来成为了考古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到了1942年,夏鼐先生重新界定这个甘肃省齐家坪发现的遗址为齐家文化。这是一种古代文化,发生在大约公元前2200年到前1600年之间。它影响了中国西部的一些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在中原地区,这个文化时期与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相对应。它继承了马家窑文化,后来又发展成了寺洼文化。
齐家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文物之一是铜镜,就是上面说的那个。1975年,在齐家坪的石祭台遗址墓葬内,出土了我国迄今为止年代最早的一面铜镜。这面铜镜的直径为6.2厘米,背面光滑无纹,中心有一个半环状的钮,因此被誉为“中华第一镜”。这面镜子,根据专家考证应该照不清楚人像,可能是用来祭祀或者崇拜的。
这是一面非常规整的齐家文化铜镜,来自临夏。它的直径有14.6厘米,背钮圆厚,上面的纹饰非常华丽。以钮为中心,有两个同心圈,内圈有13个角星纹,外圈有16个角星纹。这些星纹都以平行斜线纹为背景,线条细密,图案整齐。有的学者认为,这种纹饰和殷墟出土的商镜纹饰很像,两者之间可能有一些联系。齐家文化“形成了中国铜镜的早期传统,然后才传播到全国各地”。齐家文化铜镜的发现,把中国的铜镜历史提到了公元前2000多年,这与传说中的黄帝铸镜的时代差不多。
据传说,我们的祖先黄帝和西王母在王屋山举行了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结束后,黄帝做了十二面不一样的镜子,每个月都用一面。这些镜子,最大的有一尺五寸,最小的只有三寸。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的镜子,它的制作技术可能来自西域,与天文、历法、权力和国家管理有很大关系。虽然我们不能详细了解这镜子的最初技术和功能,但是齐家文化铜镜的发现,或许和黄帝铸镜的传说有关。
同时,还出土了一柄全长15厘米、器身厚重、刃部锋利的铜斧。这两件器物是齐家文化铜器的代表。冶铜业的出现是齐家文化的一项突出成就。大量青铜器的出现,说明黄河上游地区已出现了早期文明和国家。
在过去的90多年,许多学者研究了齐家文化。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由于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齐家文化的真正意义并没有完全理解。事实上,关于齐家文化,我们还不知道的要比已知的要多得多。这片土地,如同一个沉睡的巨人,在历经沧海桑田之后,正在重新崛起,展现出更加辉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