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赴秋实之约,达州各地稻谷飘香“丰”景如画!

笔辉聊社会 2024-08-25 13:00:51

秋来稻花香,田间收割忙。眼下正值初秋时节,达州广袤的田野上,稻穗闪着金色的光芒,人们共赴秋实之约。

收割机在产业园里收割水稻

在位于南大万粮油园区的达川区万家镇万亩水稻绿色高质高效示范区,沉甸甸的谷穗随风起伏,涌起稻浪,好一派丰收景象。在种植大户赵勇的稻田里,三台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压倒、收割、脱粒一气呵成。

万家镇迎风村示范田里机器收割水稻

达川区万家镇种植大户赵勇说:“我今年种植了700多亩水稻,主要采取的是高标准种植方式,平均亩产能超过600公斤,产量还是很可观的。”

今年,达川区紧紧围绕“保播面、提单产、增效益”的思路,水稻种植面积43.15万亩,以提升科技创新在粮食生产中的综合运用为重点,建立专家联系帮扶机制,着力打造1个万亩展示区、5个水稻千亩高产展示片、6个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方,成效显著,预计9月中旬全部收割结束,产量可达22.12万吨。

达川区万家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吴宪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加强与农户沟通,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及时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推广高产优质品种,水稻旱育秧,规范化栽培等方式,保证水稻高产丰收。”

稻浪起伏,阵阵飘香。在通川金石梯田,金黄色的稻穗颗粒饱满,沉甸甸地低垂着,广袤的稻田像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层叠交错的梯田里,农户们热火朝天地工作着,割稻、脱粒、装袋、运输,一步一步,描绘出一幅幅丰收的画卷。

在通川区东岳镇玉钟村水稻千亩示范片,5台水稻收割机开足马力,同时运作,在滚滚稻浪中来回穿梭,黄澄澄的稻谷颗粒进仓,一幅农业现代化新图景正徐徐展开。

“我们以前打谷子要请十来个人,要打好几天,又热又累,效率也比较低。现在科技发展得好,不到半小时就可以把一块田的水稻全部收割了,省时、省力又省心,我们都很开心!”谈起机械化收割带来的便利,玉钟村村民刘先生兴奋地说道。

据了解,东岳镇玉钟村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采取统一品种、统一管理模式,今年共种植水稻1200余亩,预计亩产将达到650公斤左右,计划3天内全部收割完成。机械化作业为玉钟村水稻收割按下了“加速键”,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效率,减轻了农户的劳动负担,也有效保证了粮食生产稳产增产、节本增效。

近年来,通川始终坚守粮食安全生命线,深入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发展优质水稻种植,推行机械化作业和科学田间管理,全力保障粮食增收。预计,今年通川区水稻总产量将达到9.9万吨,较去年增长3.6%,通川以如磐“粮”心,为“天府粮仓”贡献更多更优“通川粮”,为全面提升首位度筑牢粮食安全坚实底板。

风吹稻田千重浪,稻穗飘香农家忙。目前,宣汉县51.65万亩水稻正在陆续收割。走进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层层稻田错落有致,一串串金黄的稻穗、一颗颗饱满的稻谷,满眼尽是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景象。种植大户袁军抓住晴好天气,驾驶着收割机驰骋在自家的稻田里。

胡家镇鸭池村稻田

胡家镇鸭池村是千亩‘稻—渔’种养结合的高产水稻示范片,种植4500余亩水稻。当地立足山区实际,在高标准农田里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种植“稻香杯”优质品种,推行“宽窄行”水稻密植栽插技术,大力开展绿色化、机械化耕作,建立起土地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不断提升粮食产能。

收割机在稻田里收割作业

“今年我种了340多亩水稻,采取全程机械化收割,一亩田基本上10分钟就可以收了。今年预计有一百五六十吨水稻,比去年肯定是要增产。”宣汉县胡家镇鸭池村种植大户袁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悉,宣汉县胡家镇今年全镇水稻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预计总产量达1万余吨。

今年,宣汉县以“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为契机,按照“稳定面积扩产能、调优结构提品质、轻简节本增效益”的方式,大力开展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应用“合理密植、配方施肥、综防病虫”等栽培技术,推动“良田、良种、良法、良制、良机”融合,做好技术培训和社会化服务两篇文章,将水稻生产科技成果不断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目前,全县51万余亩水稻正在陆续收割,总产可突破26万吨。

在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现代农业园区,沉甸甸的谷穗压弯了腰,颗粒饱满的谷穗汇成金色的海洋。“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8月15日,天生镇塔坝村300亩“塔坝香米”示范田里,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行进,塔坝村的男女老少有的背着背篼、有的推着手推车、有的骑着三轮摩托穿梭于农田之间。村民们跟时间赛跑,想尽快完成收割、晾晒、筛选、归仓等工序,以粮变现。“以前水稻收割全靠人力,一个壮劳力一天仅能收割0.5亩到1亩田,现在把土地托管给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秋收工作省时又省力。”宣汉县天生镇新芽村村民向仕路说。

宣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肖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今年,预计全县水稻单产较去年增加8—10公斤,我们将引导农户抢时抢晴收获归仓,积极组织机收社会化服务,做好收割、晾晒、烘干、仓储等环节的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确保稻谷颗粒归仓。

在大竹县妈妈镇麒麟村的水稻种植基地,连片的稻田已满目金黄。大竹县丰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朱天容正指挥着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稻田中,一串串稻穗被齿轮快速卷入“腹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今年真是个好年景!”朱天容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为了这次秋收,专合社调动了5台先进的收割机,还有两辆大卡车随时待命,将收获的稻谷迅速运往烘干房,确保粮食的品质与安全。”

为确保全镇1.65万亩水稻颗粒归仓,妈妈镇组建抢收服务队,建立气象研判和夏粮收获统筹调度机制,每天发布农业气象信息,利用晴好天气,及时调动人力机械,集中力量抢收稻谷,做到应收尽收。目前已收获10000余亩,达到70%左右,预计8月下旬能够收获完毕。

同样,在大竹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机具轰鸣,人声鼎沸,忙而有序,到处一片丰收景象。

大竹县高明镇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入丰收季

据悉,大竹县已建成高明-周家-童家集中连片万亩制种示范带。2022年,高明镇优质水稻制种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24年,大竹县制种播种面积2.8万余亩,产种约450万公斤。

为全力确保大春作物收割,大竹县大力推动机耕、机播、机防、机收、机烘等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产出效益。

大竹县高明镇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进入丰收季

大竹县农业机械推广中心提前布局,组织了110名农技员、农机专合社负责人、种植大户及农机手,进行了全面的农业机械操作培训和安全知识教育。同时,根据水稻成熟情况,灵活调度县内外联合收割机超过1000台套,确保“熟一亩、收一亩”,抢抓农时,不误农时保障夏粮颗粒归仓。

此外,大竹县还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公路、学校操场、镇政府空地等作为临时晾晒场,同时调动全县37台粮食烘干设备,日烘干能力达到640余吨,有效解决了种植大户集中收割后的晾晒难题,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及时烘干入库,实现颗粒归仓。

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在蓝天白云下显得格外耀眼,稻穗低垂,随风摇曳,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田间一派丰收景象。

在开江县甘棠镇转洞桥村看到,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在蓝天白云下格外耀眼,稻穗低垂,随风摇曳,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现代化的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将一茬茬饱满的稻穗“吃入腹中”,割穗、脱粒、粉碎秸秆等一气呵成。不一会儿,收割机“吃饱”回到晒谷地,一颗颗金黄色的稻谷从收割机出粮口倾泻而下,家家户户门前堆满了稻谷,呈现出一幅繁忙的丰收景象。

今年开江县水稻种植总体保持稳定,共种植水稻26万余亩。目前,大部分水稻已进入成熟期,陆续开始收割。走进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一台台收割机正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将一粒粒饱满的“开江贡米”颗粒归仓。

“开江贡米”前身为“白鹤寺贡米”,曾供明清朝廷享用。品质香软糯弹、口感极佳,堪称“米中极品”。

开江县新宁镇白云村村民梁承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从2017年种植开江贡米,每年种5亩,收入在1万元以上。”

新宁镇白云村利用高山地理优势,从2017年开始选取优良品种发展贡米,通过党总支部+党小组+协会+基地+农户,统一标准、种植、管理、加工、包装、销售的“5+6”的模式发展,为村民以及集体经济双增收注入了新动能。目前,全村种植近1000亩。

据悉,新宁镇实施全域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提升农业机械化和农事服务水平,以国有公司+集体经济+农户的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年产优质大米1000吨以上,实现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是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五良”融合发展的有力探索。

因全部种植在高山地区,开江贡米收割时间比平坝地区晚20天左右。按照“集约化、标准化、规模化”要求,开江县大力培育专合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在高山地区推广种植。目前,全县种植开江贡米5000余亩,大面积集中在新宁镇,预计9月初可全部收割完毕。(图据当地宣传部和融媒体中心)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