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醉驾死刑第一人,男子庭上高呼爸爸救我,没想到竟真的改判!

濛濛评娱乐 2024-10-14 17:51:27

2008年,四川一名男子孙伟铭,因酒后驾车,造成四死一重伤。毫无疑问,法院依法判处孙伟铭死刑,这也成为全国第一例因为酒驾被判处死刑的案例。

在宣判那天,孙伟铭崩溃大哭,当场大喊:“爸爸救我!”

没想到这句话真的有用,再次开庭的时候他竟然从死刑改判为无期!甚至后来又减刑至18年!

能让一审判决的死刑改判,孙伟铭的父母究竟有多大的背景?

本文信源来自官方媒体,具体链接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的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孙伟铭是四川广安人,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担任项目经理。他为人随和,工作能力出众,在公司里颇受好评。

那天是他二叔的七十大寿,作为晚辈的孙伟铭自然不能缺席。他请了两天假,驱车四个小时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

寿宴设在镇上最大的酒楼里,来了近百位亲朋好友。孙伟铭一进门就看到了许久未见的父母,他们的头发又白了几分。

母亲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说着家常,父亲则笑呵呵地拍着他的肩膀,脸上满是骄傲。孙伟铭心里一阵温暖,他知道父母一直以他为荣。

酒过三巡,气氛渐渐热烈起来。孙伟铭因为高兴,喝了不少的酒,酒精很快便冲昏了他的头脑。

宴会结束时,已是深夜。孙伟铭摇摇晃晃地站起身,脸色通红,眼神迷离。他的表哥看出他醉得厉害,主动提出送他回家。但孙伟铭却固执地摆手拒绝,坚持要自己开车。

"没事的,我还清醒着呢。"孙伟铭口齿不清地说,"再说了,我住的地方就在附近,开车十分钟就到了。"

表哥还想再劝,但孙伟铭已经踉跄着走向了停车场。他摸索着掏出车钥匙,好不容易才打开车门坐了进去。

发动引擎时,他的大脑还在嗡嗡作响,视线也有些模糊。但他却认为自己还能控制得了局面,于是毫不犹豫地踩下了油门。

车子歪歪扭扭地驶出停车场,在马路上左右摇晃。孙伟铭努力睁大眼睛,想要看清前方的路况,但酒精却严重影响了他的判断力。他没有注意到前方的红灯,直接闯了过去。

就在这时,一辆白色轿车突然从侧面驶来。孙伟铭反应不及,重重地撞上了对方的车尾。巨大的冲击力让两辆车都打起了转,发出刺耳的摩擦声。白色轿车的驾驶员被吓得不轻,连忙下车查看情况。

然而,孙伟铭却没有停下来。他的大脑一片混沌,唯一的念头就是赶紧离开这里。于是他猛踩油门,扬长而去,留下一脸惊愕的白车司机。

逃逸的过程中,孙伟铭的车速越来越快。他完全忽视了交通规则,闯红灯、逆行,把路上的其他车辆吓得纷纷避让。

然而,他的好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一个十字路口,他的车子与一辆迎面而来的面包车猛烈相撞。

巨大的撞击声响彻夜空,两辆车都严重变形。面包车里的乘客被甩出车外,躺在血泊中一动不动。路人们惊恐地尖叫着,有人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

当警察和救护车赶到现场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心碎。四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一人重伤昏迷。孙伟铭则被卡在变形的驾驶座里,浑身是血,但仍有微弱的呼吸。

救援人员花了将近一个小时才把孙伟铭从车里救出来。他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同时警方也展开了调查。很快,他们就查明了孙伟铭醉酒驾驶且无证驾驶的事实。

这起惨烈的交通事故迅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愤怒。人们纷纷在网上发帖,谴责孙伟铭的行为,要求严惩不贷。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检方以危险驾驶罪和交通肇事罪对孙伟铭提起公诉。在法庭上,面对铁证如山的指控,孙伟铭低着头,不停地道歉,声音里充满了悔恨和恐惧。

"我真的知道错了,我愿意接受惩罚。"他哽咽着说,"但是请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为自己的过错赎罪。"

然而,考虑到案件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社会的强烈反响,法院最终作出了判处孙伟铭死刑的一审判决。这个结果震惊了所有人,因为这是全国首例因酒驾被判死刑的案件。

判决宣布的那一刻,孙伟铭如遭雷击。他瘫坐在被告席上,泪如雨下,声嘶力竭地喊道:"爸爸,救我!"

坐在旁听席的孙父闻言,顿时老泪纵横。从那天起,孙父开始了漫长的求情之路。

他四处奔走,恳求受害者家属的谅解。每到一户人家,他都跪下磕头,诚恳地道歉。有的家属痛骂他,有的甚至动手打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他说:"我儿子犯了大错,我来替他赎罪。请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与此同时,孙父开始变卖家产、四处借债,想要筹集赔偿金。他把自己的退休工资也全都拿了出来。最终,他艰难地凑齐了100万元。

在孙父不懈的努力下,受害者家属们的态度逐渐软化。他们看到了这位老人的诚意和决心,也体会到了他作为父亲的痛苦。

最终,几个月后,受害者家属们签署了谅解书。

谅解书的出现为案件带来了转机。在二审中,法院考虑到孙伟铭获得了受害者家属的谅解,且赔偿到位,决定将死刑改判为无期徒刑。

这个结果让孙家人如释重负,尤其是孙父,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案件并没有就此结束。在服刑期间,孙伟铭表现良好,积极参与劳动改造,多次获得减刑。经过几次减刑后,他的刑期最终被缩短到18年。

这起案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话题。它不仅是全国首例因酒驾被判死刑的案件(虽然后来改判),更引发了人们对酒驾危害的深刻反思。

许多人开始意识到,酒后驾驶不仅仅是违法行为,更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悲剧。各地交警部门加大了对酒驾的查处力度,媒体也频繁报道相关案例,警示大众拒绝酒驾,维护交通安全。

与此同时,这个案件也引发了人们对司法公正和人性化的讨论。有人认为,原判过重,不符合罪刑相适应原则;

也有人认为,改判太轻,无法给受害者家属一个交代。这些讨论促使司法部门在今后的类似案件中更加慎重。

案发后,孙伟铭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为了筹集赔偿金,他们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甚至连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也卖掉了。孙父退休后,只能靠微薄的养老金维持生活。

有一天,孙父在街头摆摊卖水果,被以前的同事认出来。那位同事惊讶地问:"老孙,你怎么沦落到这个地步了?"

孙父苦笑着说:"没办法啊,总得活下去。再说了,我儿子还在里面呢,我得攒点钱,等他出来时好照顾他。"

而孙伟铭在狱中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早日出狱,拥抱自己的父母。他常常对狱友说:"等我出去后,最想吃的就是我妈做的饭。"每当想到父母,他就更加努力改造,希望能够早日回到他们身边。

这个案件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它提醒我们,一时的疏忽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酒后驾驶的代价可能是无法承受的。

同时,它也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既有孙伟铭酒后的自私和鲁莽,也有他父亲不顾一切挽救儿子的父爱;既有受害者家属的痛苦和愤怒,也有他们最终选择宽恕的胸怀。

如今,每当人们谈起酒驾,总会想起孙伟铭的案例。

它成为了一个活生生的警示,时刻提醒着人们:生命可贵,安全至上。

也许,这就是这个悲剧唯一的正面意义——用一个人的教训,换取千万人的警醒。

参考资料

四川新闻网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