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非厚,淡非薄"——武夷岩茶品饮之感,细腻入心

陈馨制茶 2024-11-29 04:25:14

在茶的世界里,我们常听到一句话:“浓非厚,淡非薄”。

这不仅是对茶汤口感的精妙概括,更是许多茶友在品茗过程中的共鸣。

今天,作为一位武夷茶人,我愿与诸位茶友分享我对“浓非厚,淡非薄”的浅浅表述,一同探索武夷岩茶中那独特的品感和魅力。

“浓非厚”的理解

“浓非厚”中的“浓”,通常指的是茶汤味道的强度,即我们常说的口味重或轻。

在品饮过程中,茶汤的“浓”往往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如投茶量、坐杯时间、茶叶的火功等。

投茶量与坐杯时间:投茶量过大或盖碗偏小,往往会使茶汤显得更浓,同样,坐杯时间过长,茶叶在水中浸泡过久,也会增加茶汤的浓度。茶叶火功:茶叶的烘焙程度也会影响茶汤的浓度,火功较重的茶叶,其内含物质转化较多,茶汤浓度通常也会更高。

然而,“浓”并不意味着“厚”。

在武夷岩茶的世界里,“厚”是一种更为细腻而深邃的口感,它指的是茶汤的饱满厚实感,入口有厚重感,嚼之有物,这种“厚”与种植山场的条件、栽培方式以及制作工艺都息息相关。

山场条件:优越的山场条件赋予茶叶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如土壤、气候、海拔等,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栽培方式:细心的栽培管理,如合理的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能使茶叶生长得更加健壮,为茶汤的“厚”提供物质基础。制作工艺:精湛的制作工艺,如摇青、杀青、烘焙等环节的精准控制,都能使茶叶的内含物质得到最佳的转化和释放,从而呈现出更加醇厚的口感。

“淡非薄”的领悟

与“浓非厚”相对应的是“淡非薄”。

这里的“淡”指的是茶汤味道不够重,比较清淡,而“薄”则是指茶汤很寡,没有内容。

在品饮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淡雅的茶汤。

这些茶汤可能因为投茶量少、泡茶时间短而显得清淡。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是“薄”。

相反,淡而有味的茶汤往往是顶级茶的表现,这些茶叶在种植、栽培和制作过程中都经过了精心的呵护和雕琢,使得茶汤在保持淡雅的同时,依然能够呈现出丰富的口感和层次感。

在武夷岩茶中,“淡非薄”的品质特征尤为明显,一款优秀的武夷岩茶,其淡雅香气并非无味或寡淡,而是细腻且富有变化的。

这些香气与茶汤完美融合,使得每一口茶汤都充满了淡淡的香气,既不突兀也不乏味。

同时,茶汤的口感也极为丰富和细腻,每一口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

武夷岩茶的“浓非厚,淡非薄”

在武夷岩茶中,“浓非厚,淡非薄”不仅体现在口感上,更体现在香气、色泽以及整体协调性上。

香气:武夷岩茶的香气浓郁而不失清新,淡雅而不失层次,这些香气由多种香气交织而成,如竹叶香、淡淡的花香、清新的粽叶香等,层次分明,柔和而持久,即便茶汤入口后,香气仍能在口腔中久久回荡,余韵悠长。口感:武夷岩茶的口感醇厚而不厚重、清爽而不单薄,入口后能够感受到茶汤的丰富度和层次感,如同品尝到多种味道交织的美妙,每一口都能带来新的发现和惊喜。色泽:武夷岩茶的茶汤颜色是红浓透亮的,这种颜色既体现了茶汤的浓度,又展现了其清澈透亮的质地,浓并不意味着颜色深沉或浑浊,而应是清澈中带有一定的饱满度,淡也不代表无色或稀薄,而应是淡雅中不失清亮。

在整体协调性上,武夷岩茶更是达到了完美平衡与和谐统一。

其香气、口感、色泽以及茶性都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武夷岩茶独特的品感和魅力。

小结

“浓非厚,淡非薄”不仅是对茶汤口感的描述,更是对武夷岩茶品饮过程中那份细腻与深邃的感悟。

在品饮武夷岩茶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茶汤的丰富口感和层次感,更能够领略到其香气、色泽以及整体协调性上的完美平衡与和谐统一。

这种浸染到骨子里的幽雅,是武夷岩茶独特的魅力所在。



0 阅读:0